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大洲或國家的位置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七年級 來源: 記憶方法網


關于轉發初一年級地理期末復習、考試意見的
通知
各中學:
現將我區初中地理中心組關于本學期期末初一年級地理學科復習、考試的研究意見(見附)轉發給你們,請將本意見轉發給相關教師,作為期末復習的參考。

附:
標中七年級下地理重點內容
1、能說出從哪幾個方面去描述一個大洲或國家的位置(半球、海陸、維度)。
2、利用地圖和資料歸納一個大洲或國家的自然特征和相互關系。(地形、氣候、河流及其關系)。
3、幾個主要國家或地區的自然和經濟方面的突出特點(標題是核心)。
主要圖幅:
(一)亞洲的氣候類型圖(掌握):見書P7圖6.9或《地理圖冊》P7
①說出有哪幾種氣候類型;(得出亞洲氣候復雜多樣的特點)
②熱帶、亞熱帶、溫帶各有哪些;
③東部、東南部由南向北依次是哪些氣候類型;(得出季風氣候顯著的 特點)
④從圖上讀出哪種氣候分布范圍最廣泛?(溫帶大陸性性氣候)
⑥陸上相接的大洲和相鄰的海洋各在的位置及名稱(《地理圖冊》P2—3)
(二)日本圖(掌握):書P18圖7.2或《地理圖冊》30—31
1、領土組成及各島的名稱、位置。
2、能說出朝鮮海峽、日本海、太平洋、漱戶內海的位置。
3、日本工業分布地區。
(三)、印度地圖及印度小麥和水稻分布圖(掌握):書P35、38圖或《地圖圖冊》34—35
1、印度中南部輪廓的幾何圖形(三角形),主要緯線:北回歸線
2、地形分布規律(北部為喜馬拉雅地,中部為恒河平,南部為德干高原)
3、相鄰的國家和海洋,首都新德里,最大港口和棉紡中心孟買。
4、印度水稻,水麥的分布地區及主要地形類型。
(四)、美國地形圖和美國農業帶的分布圖(掌握):《地圖圖冊》46—47
1、基本的幾何輪廓,
2、主要的地形區,主要河流及流向。(書P82圖9.5)
3、本土的鄰海和鄰國,五大湖的位置。(書P82圖9.5或《地圖圖冊》46—47)
4、主要農業區帶的名稱,位置。(書P85圖9.9或《地圖圖冊》47)
(五)、南北極地區圖:(了解)書P100—101或《地圖圖冊》50—51
1、北極周圍三大洲相鄰位置的判定
2、南極周圍三大洋相鄰位置的判定(按順時針方向:印度洋、太平洋和大西洋)
3、南北極地區方向的判定及0°或180°經線的判定。

七年級地理復習要點
第一 我們生活的大洲-亞洲 第一節 亞洲的自然環境
1、學會從幾個方面去描述一個大洲或國家的位置,如亞洲:
①緯度位置:大部分在北半球,少部分在南半球
②海陸位置:東臨太平洋,南臨印度洋,北臨北冰洋。
③相對位置:東北方向以白令海峽與北美洲為界,西北以烏拉爾脈、烏拉爾河、里海、大高加索脈、黑海和土耳其海峽與歐洲為界,西南以蘇伊士運河與非洲為界,南面隔海與大洋洲相望。
④半球位置:主要位于東半球、北半球
2、亞洲是世界第一大洲:面積最大,跨緯度最廣,東西距離最長。
3、人們按地理方位把亞洲分為:東亞、南亞、西亞、北亞、中亞、東南亞;中國位于東亞
4、主要從哪些方面歸納一個大洲或國家的自然特征。如亞洲:
⑴地形特征:①地形復雜多樣,以高原、地為主,平均海拔高。
②地面起伏大,高低懸殊
地勢特征:中部高(高原,地)、四周低(平原,丘陵)
⑵氣候特點:①氣候復雜多樣(沒有溫帶海洋性氣候和熱帶草原氣候)②季風氣候顯著③大陸性氣候面積廣。(分布面積最大的氣候是溫帶大陸性氣候。)

亞洲三種典型的季風氣候


亞洲東部和南部夏季降水的多少與夏季風的強弱有著密切的關系。
⑶河流特點:發于中部高高原,順地勢呈放射狀向四周奔流入海
※世界之最
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號稱世界屋脊。世界上最大的高原是巴西高原。
亞洲最大的平原是西西伯利亞平原。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是亞馬孫平原。
死海低于海平面400米,是世界陸地最低點。
喜馬拉雅脈是世界上最高大的脈。珠穆朗瑪峰是世界最高峰。
世界上最長的系是科迪勒拉系。
世界上最大的半島是阿拉伯半島。馬群島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島。
世界上最大的湖泊、最大的咸水湖是里海。
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淡水湖是蘇必利爾湖。
世界最深,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是貝加爾湖。
尼羅河是世界上最長的河流。亞馬孫河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河流。
俄羅斯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

第二節亞洲的人環境
6、亞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東亞、東南亞和南亞是人口稠密的地區
7、經濟發展差異:亞洲除日本是發達國家外,其余國家為發展中國家。
新 標 第一 網xkb1
第七我們鄰近的國家和地區 第一節日本
8、日本領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四個大島和附近的小島和海域組成。首都是東京。
①島嶼 A_北海道島_;B_本州島_;
C_四國島_;D_九州島_。
②日本的首都是_E_、_東京 (寫出字母
及名稱)
①日本的最高峰是_富士_,它是一座
活 火。
⑤H是 日本 海;I是 朝鮮 海峽;J是
瀨戶 內海;是太平 洋。


9、地形特點:以丘陵、地為主(占3/4)。平原面積狹少,分布在沿海地區。關東平原為日本最大的平原。
10、、日本多火、地震(因為位于環太平洋火地震帶上)。被稱為“地震國”和“世界火博物館”。
11、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灣。
13、發達的經濟:
⑴、是經濟發達的國家,經濟發展水平僅次于美國.居世界第二位。
⑵、“進口——加工——出口” (加工貿易為主)型經濟模式。日本的貿易對外貿易主要有美國、中國和歐洲。
⑷、日本工業分布:太平洋沿岸和瀨戶內海沿岸狹長的地帶(這里海運方便,便于對外貿易)。(書P23活動2)
15、日本的民族單一,大和民族占絕對優勢。
16、日本的化既有濃厚的大和民族傳統色彩,又有強烈的現代氣息,是東西方化交融的典型。

第二節東南亞
1、東南亞地處亞洲與大洋洲,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的十字路口。馬六甲海峽位于馬半島和蘇門答臘島之間,是連接太平洋與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2、東南亞的范圍:包括中南半島和馬群島兩部分
3、中南半島屬熱帶季風氣候(全年高溫,有旱季和雨季),馬群島屬熱帶雨林氣候(全年高溫多雨)。
4、東南亞的河流大部分發于我國的青藏高原地區,如湄公河(瀾滄江)——亞洲流經國家最多的國際性河流
5、地形特點:⑴、中南半島——河相間,縱列分布。
⑵、馬群島——地勢崎嶇,多火和地震!坝∧帷背煞Q為火之國。
6、東南亞以水稻為主要的糧食作物。東南亞也是世界上重要的熱帶經濟作物生產基地之一,是世界上橡膠、油棕、椰子和蕉麻的最大產地。泰國是世界最大橡膠生產國家。
7、東南亞居民絕大部分是黃種人。是華人和華僑的集中地區。

第三節 印度
1、印度的地形可以他為三大地形區:北部為喜馬拉雅地,中部為恒河平原,南部為德干高原。(南部呈三角形)
2、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國
3、印度的名勝:泰姬陵。
4、印度的大部分地區處熱帶和亞熱帶,以熱帶季風氣候為主(全年高溫,有雨旱兩季)。雨季(6——9月)風從海洋吹向陸地(西南風),旱季(10月——次年5月)風從大陸吹向海洋(東北風)。西南季風使得印度水旱災害頻繁,如是季風得早,退得晚,風力強的時候,形成水災,季風得晚,退得早,風力弱的時候就形成了旱災。
5、加爾各答是印度最大的麻紡織中心,孟買是最大的棉紡織中心。首都新德里。(在地圖上可以填出)
水稻和小麥是印度主要的糧食作物
6、印度是南亞經濟發展最快的一個國家,電腦軟產業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
7、水稻、小麥分布地區
水 稻小 麥
分布(地形類型)東北部,半島沿海地區德干高原西北部,恒河上游

第四節 俄羅斯
1、俄羅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世界唯一地跨歐亞兩大洲(界是烏拉爾)和東西半球的國家。
2、俄羅斯以葉尼塞河為界,以西為平原,以東為高原、地
3、地形以平原為主(70%)。西→東:東歐平原、西西伯利亞平原、中西伯利亞高原、東西伯利亞地。
4、“母親河”伏爾加河位于東歐平原,自北向南注入里海,是歐洲最長的河,也是著名的內流河。
5、氣候:大部分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特征冬季漫長而寒冷,夏季短促而涼爽)。
6、資:自然資種類豐齊全,儲量豐富,是世界上少數幾個資能夠自給的大國之一。
⑴、水資豐富(伏爾加河、貝加爾湖);
⑵、森林資豐富(有世界最大的亞寒帶針葉林);
⑶、礦產資豐富(主要礦產地有:秋明油田和第二巴庫油田、庫爾斯克鐵礦、庫茲巴斯煤礦)。
7、俄羅斯是一個以重工業為主的工業大國,工業主要分布在歐洲。
8、交通運輸:俄羅斯交通運輸部門齊全,鐵路、公路、航空、內河、管道運輸均很發達,以鐵路運輸為主。歐洲部分鐵路網密集,以莫斯科為中心呈放射狀。亞洲部分鐵路網比較稀疏,主要有西伯利亞大鐵路(亞歐大陸橋)。
9、主要城市:莫斯科(首都,最大城市),摩爾曼斯克(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響,是終年不凍港)

第八東半球的其他國家和地區 第一節中東
1、重要的地理位置:兩洋(印度洋、大西洋)三洲(亞、非、歐)五海之地。溝通大西洋和印度洋,蘇伊士運河溝通了地中海和紅海,土耳其海峽溝通了地中海與黑海,因此戰略位置十分重要。
2、中東是世界上石油儲量、產量、出口量最多的地區。主要產油國有阿拉伯聯合酋長國、沙特阿拉伯、伊拉克、科威特、伊朗等國家,能在圖上填出。
3、中東的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灣及其沿岸地區。中東的石油,大部分由波斯灣沿岸港口用油輪運往西歐、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書P53活動3)
4、耶路撒冷是基督教、猶太教、伊斯蘭教的圣城。中東主要是白色人種。

第二節 歐洲西部
1、歐洲西部位置和范圍:歐洲西部指歐洲的西半部,西臨大西洋,北臨北冰洋,南臨地中海;面積500萬平方千米。
2、歐洲西部溫帶海洋性氣候為主。
3、地形:地勢低平,以平原為主。平原分布在中部,以萊茵河為界,以西為西歐平原,以東為波德平原。地主要分布在南部和北部半島上。北部有斯堪的納維亞脈,南部有阿爾卑斯脈。阿爾卑斯脈呈東西走向,有利于大西洋暖濕氣流深入內陸。
4、地處中緯度大陸西岸的地理位置→溫帶海洋性氣候;以平原為主的地形→多汁牧草、草場廣布→畜牧業發達
5、歐洲西部畜牧業發達,原因是: A 位置:地處中緯度大陸西岸 B 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 C 地形:以平原為主。因此特別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長
歐洲西部工業特點:制造業為主,從事制造業的人口比重高。
6、本區的區域性國際組織是歐洲聯盟(簡稱歐盟)。現有27個成員國,統一貨幣是歐元.
7、歐洲西部旅游業發達,如地中海沿岸的陽光沙灘,挪威的峽灣,倫敦的塔橋,法國的艾菲爾鐵塔,雅典的巴特農神廟。

第三節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1、非洲:赤道從中部穿過,地跨南北兩半球。東臨海洋,面臨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和直布羅陀海峽與亞歐相望,東北和東面隔蘇伊士運河和紅海與亞洲分界。
2、地形多以高原為主(高原大陸)
3、氣候:⑴、非洲絕大部分在熱帶,稱為“熱帶大陸”,是世界上干旱面積最大的國家。
⑵、氣候特點(分布規律):以赤道為軸,南北對稱狀分布(見下圖)

A、G地中海氣候
B、F熱帶沙漠氣候
C、E熱帶草原氣候
D、熱帶雨林氣候
M、高原氣候


4、撒哈拉以南非洲是黑色人種的故鄉,百分之90為黑色人種. 世界上人口自然
5、撒哈拉以南非洲經濟特點:單一商品經濟(出口初級產品,進口工業制成品)
6、撒哈拉以南非洲急需解決的問題是:人口、糧食、環境問題。

第四節澳大利亞
1、澳大利亞是世界上獨自占有一個大陸的國家。
2、地形:地勢低平。地形自西向東明顯地分三部分:西部是低矮的高原、中部是平原(中部有大自流水盆地)、東部是地(大分水嶺)。
3、澳大利亞世界活化石博物館:特有的動物有袋鼠、鴯鹋、樹袋熊、鴨嘴獸等。
4、澳大利亞是騎在羊背上的國家:是世界上綿羊數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國家。
5、澳大利亞是坐在礦車上的國家:礦產資料十分豐富,鋁土世界第一。
6、澳大利亞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地區。悉尼——最大城市、海港;堪培拉——首都。
新 標第一 網x kb1
第九西半球的國家
第一節美國
1、①經緯度位置:美國本土大部分處在北溫帶和亞熱帶,只有阿拉斯加屬寒帶和亞寒帶,夏威夷州在熱帶,美國位于北半球和西半球。
②海陸位置:美國本土三面臨海,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東南臨墨西哥灣,美國北與加拿大相鄰,西南與墨西哥相鄰,阿拉斯加臨北冰洋和太平洋,夏威夷臨太平洋。
2、領土組成:本土由48個州和一個特區組成,海外州有阿拉斯加州和夏威夷州。
3、人口:外移民大匯集。
4、 美國地形:南北縱列:西部是高區、中部是平原區、東部是低緩的高地
西部高區(科迪勒拉系是世界上最高大的系,落基脈)
東部低區(阿巴拉契亞脈)
中部平原區(中央大平原,密西西比河沖積平原, 大平原)
5、密西西比河由北向南注入墨西哥灣,為世界第四長河
6、蘇必利爾湖、密歇根湖、休倫湖、伊利湖、安大略湖是世界最大淡水湖群。
7、世界面積最大的淡水湖是蘇必利爾湖。最大系科迪勒拉系。
8、主要農業帶。
9、美國是世界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如舊金附近的硅谷是美國興起最早、規模最大的高新技術產業中心。
美國的硅谷在舊金的東南。是美國興起最早、規模最大的高新技術中心。
10、發達的經濟:
⑴、工農業生產總值居世界首位。
⑵、農業生產實現了機械化和生產專門化。
11、人口和城市:(1)居民主要是歐洲白人移民的后裔,有色人種主要是黑人。美國境內的華人、華僑主要分布在洛杉機和舊金。唐人街在舊金、紐約、洛杉磯。
(2)、城市:①、首都-華盛頓;
②、最大城市(聯合國總部)—-紐約;
③、太平洋沿岸最大的城市—-洛杉機(好萊塢和迪斯尼樂園); 
④、有“硅谷”分布的城市-——舊金;   
⑤、底特律-汽車工業中心;
13、資消耗大國:美國是世界最大的資消耗國和廢物排放國,應對世界資的環境的可持續發展負主要責任。

第二節巴西
1、巴西是拉丁美洲人口最多,面積最大的國家。
2、地理位置:大部分位于赤道和南回歸線之間,屬于熱帶;東臨大西洋。也是擁有熱帶面積最大的國家。
3、有狂歡節、桑巴舞。
4、地形主要是平原和高原
⑴、亞馬孫平原:世界面積最大的平原,該地區是常年高溫多雨的熱帶雨林氣候。有世界上最大的熱帶雨林區(被稱為地球之肺),有世界動植物王國之稱。
⑵、巴西高原:世界上面積最大的高原,該地區是熱帶草原氣候。
⑶、亞馬孫河:由西向東注入大西洋,是世界上第二長河,也是世界上水量最大、流域面積最廣的河流
7、豐富的資:鐵礦豐富;水能資豐富(世界最大水電站---尹泰普水電站)。
熱帶雨林的危機。
8、為了解決城市化問題,巴西政府把首都從里約熱內盧遷到巴西利亞,以促進內地的發展。
9、人口和城市
⑴、巴西是南美洲人口最多的國家。人口主要分布在東部沿海地帶。
⑵、居民主要是白種人和混血人種,通行葡萄牙語。
⑶、最大的城市——圣保羅;首都——巴西利亞。
10、巴西咖啡、甘蔗、柑橘的產量居世界第一位。

第十極地地區
1、北級地區:北冰洋是世界是緯度最高、跨經度最廣的大洋。
⑴、北極圈以北的地區,包括北冰洋,亞歐大陸和北美大陸的北部一些島嶼(世界最大的島嶼格陵蘭島)。
⑵、北極地區的土著居民是因紐特人(黃種人)。
2、南極地區:南極洲是緯度最高的大洲和跨經度最廣的大洲。南極洲被三大洋環繞,按順時針方向,即由西向東南的方向是:印度洋、太平洋和大西洋。
氣候特點:酷寒,干燥、烈風。
3、極地動物:南極的企鵝,北極的北極熊等。
4、中國在南極的兩個科學考察站:長城站(第一個)、中站。
每年的11月至次年3月,是南極洲的暖季,是到南極考察的最佳時間。
5、南極地區有冰雪高原之稱。資有:礦產、大量的固體淡水、海洋生物、原始的自然環境。
方向:在北極點,每一個方向都指向南方;在南極點,每一個方向都指向北方。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yi/49372.html

相關閱讀:在地圖上辨別方向教學設計
水資源 教案
西半球地區
認識地球
世界主要氣候類型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