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單元 揚帆起航
第一 走進中學
時間: 年 月 日 星期:
題校園風景線本期總節數1
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價值觀熱愛學校,適應新的學習環境
能力目標培養觀察、感悟生活的能力
知識目標了解新學校的發展歷史,知道制定校訓的意義,了解新學校校訓的含義
教學重點校園剪影,校史追蹤
教學難點校訓感悟
教學過程及措施
教學環節教學活動設計設計意圖
導入 教師利用投影或黑板寫出幾個大字:親愛的同學們,歡迎你們!
對學生說,9月是一個特別的日子,我們應該給它起一個名字——開學節。每個中學大致都在每年的這一時刻重復著辭舊迎新的程式,一批一批的初一、高一的新同學步入了更高一級的學習殿堂。
走進中學(板書)
提議:教師準備若干張本校的校園風景照片或明信片,通過投影或在班內傳閱展示給同學們看。
1. 校園風景線(板書)
漫步校園,我們會發現,這里的風景獨好,并且比小學大得多,有很多場地和部門,有很多場館和社團組織,下面我們一一辨識一下。 活躍堂氣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增加學生的直觀感受和興趣。
第一層次
校園剪影 活動1:學校平面圖
活動方式:
(1)教師在黑板上畫出學校平面圖(或掛出事先準備好的學校畫圖),平面圖上要畫出校長辦公室、團委辦公室、班主任辦公室、任教師辦公室、校醫室、圖書館、餐廳等與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密切相關的部門。
(2)教師講解這些部門的責任和職能。
(3)教師鼓勵學生上臺,試著在圖上標出部門的位置和負責人的名字,并要講臺下的學生指出其中的錯誤之處。
在這里,每一個同學都能培養自己的興趣和愛好,展示自己的特長和才能。那么,你希望發展哪方面的能力呢?
活動2:學校社團組織
活動方式:
(1)填寫。
你所知道的學校社團組織;
你想參加的社團活動;
你還想讓學校組織的校園活動。
(2)學生堂發言與交流。
每一所學校都有自己的風格和特色,只要我們用心觀察,細心感受,一定會發現它的可愛之處。
經過老師的講解和同學間的交流,學校在你心中是什么樣子?
活動3:“話說”我們的學校
活動方式:
(1)用大致5分鐘時間讓學生描述或描繪自己的學校,著重突出學校的特色。
(2)通過上臺展示,或小組同學互換的方式,同學間相互交流自己的作品。
(3)小組推薦、挑選出優秀作品展示并張貼于班級的板報欄中。 通過師生互動,更好地實施堂教學活動,增強教學的實效性。
豐富學生的生活,更增強學生對學校的喜愛。
通過“師生”活動,讓學生更快地熟悉學校的環境,通過學生自己參與的形式,自發地對學校的一切產生濃厚的興趣。
第二層次
校史尋蹤 每所學校都有自己的歷史。校史記錄著學校誕生和發展的歷程,見證了學校歷史發生的大事,留下了師生們共同前進的足跡。
活動4:校史尋蹤
活動方式:
(1)教師講述學校的重要發展歷程,尤其是學校的成績。
(2)學生一邊聽講解一邊記錄,填寫到教科書第5頁的橫線上。
(3)學生獨立思考“校史”帶給自己的啟示,并把思考的火花記錄到教科書第5頁的方框內。 了解學校的過去,形成對學校的整體印象。
第三層次
校訓感悟 校訓是學校為了樹立優良校風而定的,是要求全體師生共同遵守的行為準則和道德規范。校訓集中反映了一所學校的教育宗旨、歷史傳統和辦學特色,體現了學校的化品位和精神面貌。
活動5:校訓感悟
(1)教師把校訓寫到黑板上。
(2)針對本校的校訓引發討論:我們的校訓代表什么含義?你有什么感悟?
(3)如果我們學校還沒有校訓,你的提議是什么? 從不同側面了解學校。了解學校的歷史、今天,展望學校的未。
總結無論是自己感受到的學校,還是從老師和同學口中得知的學校,你喜歡學校的什么地方? 問句式結尾,使學生發自內心地思考問題。
教學反思
時間: 年 月 日 星期:
題跨越陌生本期總節數2
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價值觀融入集體,熱愛老師,團結新同學,建立新友誼。
能力目標提高與同學、老師進行溝通和交往的能力;增強自我管理、適應新環境的能力。
知識目標熟悉新同學,建立和詣的師生關系。
教學重點同學、老師進行溝通和交往。
教學難點自我管理、適應新環境。
教學過程及措施
教學環節 教學活動設計 設計意圖
導入 教師提問:“同學們,新學期初始,我們熟悉了校園,你們對新學校有什么感受和體驗,喜歡新學校嗎?”
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那么,你思考一下,學校對你的學習起重要作用的是什么?”思考后若答不上,再問:“是人還是物?”學生肯定回答是“人!”
教師:“那么,在開學后的這些日子里,你接觸了多少人呢?與周圍的同學、授老師之間還存有陌生感嗎?”
學生回答。 一問一答;钴S堂,調動堂氣氛。
活動一:自我介紹
案例分析:楊亮的故事 (見教科書第7頁)
教師:我們告別昔日的同窗好友,到中學這個新的環境,面對新同學,新老師,我們可能會感到陌生。但是,如果結識了新同學,認識了新老師,建立了新友誼,在這個新環境里,你很快就可以找到另一個屬于你的天地。在你的世界里,沒有損失任何東西,反而又增加了很多好朋友,你是不是會感到很開心呢?若想結識新同學,讓同學走近自己,了解自己,接受自己,可以先向同學敞開心扉,主動伸出友誼的“橄欖枝”,對新同學說聲 “你好”,可以主動給周圍的人送去一個善意的微笑,也可以做出一個友好的動作,這樣你會很快擁有友誼。
具體活動如下:
(1)教師鼓勵學生積極上臺自我推薦,讓別人更快地認識自己。
(2)學生走上講臺作自我介紹,提醒每一位同學要突出自己的性格、愛好特長及個性中的特別之處,比如常用動作與語言。
(3)最后,大家一起鼓掌以示對勇敢自薦者的鼓勵。
被人記住名字是被尊重和被接納的體現,記住他人的名字,是良好友誼的開端。能很快地記住身邊同學的名字是一很開心也很有學問的事。現在,讓我們從彼此的名字開始,再次認識,再次了解! 借用教科書上的小故事與學生的內心產生共鳴,使教學活動更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避免僵硬化教學。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yi/49606.html
相關閱讀:學會拒絕
《鋼鐵是這樣煉成的》導學案
第五單元人們說我長大了教案
魯教版初一政治上冊復習提綱
七年級政治法不可違導學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