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美國》 第二課時 教學設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七年級 來源: 記憶方法網


一、課程標準要求

1、用實例說明高新技術產業在某一國家經濟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2、舉例說出某一國家在開發利用自然資源和保護環境方面的經驗、教訓;

3、活動建議:結合地區熱點問題,收集有關資料,并展開討論。

二、內容分析

《美國》是七年級地理教科書中第九章第一節的內容。它和第二節《巴西》共同構成了第九章《西半球的國家》的教材內容,使學生對西半球兩類不同性質的國家的概況有所了解。本節教材的四個部分都圍繞美國經濟發展展開。本節第一課時分析了美國的人種構成以及美國的農業地區專業化。第二課時則主要認識美國是世界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和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資源消耗國和廢物排放國。第二課時是在第一課時的基礎上深入地分析美國經濟高速發展的條件和帶來的問題。

世界高新技術技術產業基地—這部分內容,突出美國擁有世界上最發達、最完整的工業體系和高新技術工業在美國工業及經濟發展中所起到的作用。

資源消耗大國—在學生了解了美國是世界上經濟大國同時辯證地讓學生看到美國也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資源消耗大國和環境污染大國。

三、學情分析和學法指導

學生通過前面兩章對我們鄰近的國家和地區以及東半球的國家和地區的學習后,已經能夠掌握學習區域地理的簡單方法,并且對于世界地圖、區域地圖和統計圖表具備一定的讀圖能力。所以教學中,指導學生通過讀圖認識美國的工業分布以及美國的資源消耗和環境污染情況。

七年級下半學期,學生分析材料的能力也有所增強,指導學生通過分析閱讀材料和活動中的材料,引導學生認識美國工業的地位和高新技術產業對促進其經濟增長的作用。

充分利用學生的求知欲和對時事的關心,開展模擬世界氣候峰會的角色扮演活動,激發和組織學生就美國對保護世界資源和環境應盡的責任和義務展開討論。

四、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 知道美國經濟在世界上的地位,了解美國工業的分布;

2. 理解高新技術對美國經濟增長的作用;

3. 認識美國消耗了全球的資源,過度排放污染物;

4. 進一步培養學生從地圖和材料中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1. 通過讀圖認識美國主要的工業區和工業城市;

2. 通過分析材料認識美國經濟在世界上的地位,理解高新技術對美國經濟增長的作用;

3. 通過分析統計圖表認識美國是資源消耗大國和廢物排放大國;

4. 通過角色扮演使學生理解美國對保護世界資源和環境應盡的責任和義務。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1. 通過了解美國高新技術產業對經濟增長的作用,幫助學生樹立科教興國的思想;

2. 全面、客觀地認識美國的繁榮和發達是建立在大量消耗全球資源和大量排放污染物的基礎上。

五、教學重點

1. 理解高新技術產業對美國經濟增長的作用;

2. 了解美國是世界最大的資源消耗國和廢物排放國。

六、教學難點

理解高新技術產業對美國經濟增長的作用。

七、課前準備

學生搜集有關“無錫物聯網基地”和《京都議定書》的材料。

八、教學過程

教學

流程

教師活動

學生

活動

設計意圖

復習導入

提問:美國農業生產的特點是什么?

導入:美國農業生產高度機械化的基礎是有發達的工業。今天我們就接著上節課來認識有關美國工業的特點。

思考、回答

復習上節課的所學美國農業的特點,由機械化程度高的基礎是發達的工業,導入到美國發達的工業。

課堂活動

投影:美國的著名的工業產品的商標:可口可樂、耐克、通用汽車、英特爾、柯達。

小結:美國擁有完整的工業部門體系。

思考、搶答

通過搶答活動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

呈現的商標按輕工業、重工業、高新技術工業和精密儀器工業的順序出現,讓學生認識美國有完整的工業部門體系。

材料分析

追問:美國除了有完整的工業體系外,它的工業在世界中的地位如何呢?

指導學生帶著問題閱讀材料“美國居世界第一、二位的工業產品”。

閱讀、思考、

回答

通過追問和指導學生分析材料,讓學生總結出美國工業的特點。

讀圖分析

投影:美國的主要的工業區和工業城市

指導學生讀圖找出美國的主要工業城市和工業區。

讀圖

培養學生從圖中獲取信息的能力。

小結

承轉

小結:美國是世界上的第一經濟強國,其基礎是發達的農業和發達的工業。

承轉:20世紀90年代以來,美國有一項產

業部門飛速發展,給美國經濟發展打了一針“興奮劑”。這個產業就是美國的高新技術產業。

過渡到美國的高新技術產業,并突出其作用。

讀圖

對比

指導學生讀教材86頁圖9.13,認識美國的有

哪些高新技術產品。對比傳統工業產品,從而認識高新技術產業。

讀圖、思考、歸納

高新技術產業的概念較抽象,學生不易理解。從認識高新技術工業的產品入手,幫助學生認識高新技術產業。

課堂活動

投影:一列工業產品,一列工業類別。開展“連連看”的活動。

討論、

思考

既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又檢驗學習效果。

分析材料小組討論

投影:比爾蓋茨的資料

指導學生閱讀教材87頁活動第二題。

閱讀、

討論、

一句話概括高新技術產業對促進美國經濟增長的作用。

從學生熟悉的比爾蓋茨入手,引導學生認識高新技術產業不僅僅給比爾蓋茨個人帶來巨大的財富,還推動了整個美國經濟的發展。

通過引導學生分別用一句話來歸納四個材料,理解高新技術產業對促進美國經濟增長的作用。從而突破教學重點,化解教學難點。完成課標要求1。

拓展延伸

介紹美國的硅谷、無錫中科院物聯網基地。

根據課前查找的資料,介紹無錫物聯網基地。

幫助學生樹立熱愛家鄉和科教興國的思想。

課堂活動

承轉:美國世界上工業最發達的國家發展工業離不開資源。美國資源豐富嗎?

投影:美國自然資分布圖、美國礦產資源的儲量和產量在世界的排位表、美國進口礦產資源在世界的排位

指導學生完成教材88頁活動題,認識以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的資源消耗情況

提問:美國消耗的資源多不多?消耗的是本國資源還是世界資源?

指導學生完成教材88頁的活動題第2題,計算美國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別相對于中國和世界平均水平的倍數。

讀圖、

計算、討論

通過讀圖表和計算讓學生直觀地總結出美國為了發展本國經濟,大量消耗世界資源并且大量排放污染物。從而突破教學重點。完成課標要求2。

拓展延伸和角色扮演

提問:以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向大氣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會給地球環境帶來哪些影響?

讓學生介紹課前準備的有關《京都議定書》,教師點出布什政府拒絕執行京都議定書。

投影:哥本哈根氣候峰會,美國政府含糊的說辭。

將學生分成兩組,一組代表參加氣候峰會的發展中國家的領導人,另一組代表發達國家的領導人,模擬氣候峰會,先組內討論后進行辯論。

投影:議題

1、美國在保護世界資源和環境中有沒有盡到應盡的責任和義務;

2、美國為什么要在保護世界資源和環境中履行應盡的責任和義務;

3、美國在保護世界資源和環境中應盡哪些責任和義務。

引導學生用今天學習的知識和事實依據進行

辯論。

介紹、討論、辯論、自主學習

就教材中的活動所反映出來的美國二氧化碳排放的問題,進行延伸,使學生認識美國大量排放廢物對全球帶來的影響。進而過渡到《京都議定書》的目的以及美國不負責任的行為,再聯系熱點問題“哥本哈根氣候峰會”組織學生模擬氣候峰會,根據相應的議題,對美國在保護世界資源和環境中應盡的責任和義務展開討論。既給學生創設了有激發性的情景又引導學生有序地進行討論。從而,促使學生有效地進行自主學習。

課堂升華

提問:面對美國經濟發展中出現的問題,我們中國應該怎么做?

聯系中國政府積極倡導發展低碳經濟。

討論、回答

對教學內容進行升華。

課堂總結

美國是世界高新技術產業基地,高新技術產業大力促進美國經濟增長。

美國在發展本國經濟的同時,大量消耗全球資源,破壞全球環境。

鞏固教學重點。

八、教學反思

課堂的辯論活動氣氛很好,學生積極表達自己的觀點。但是前面的介紹過分強調了美國污染物排放過多的基調。如果討論前僅給出相關的材料,讓學生,特別是代表發達國家的學生充分闡述觀點。然后再根據學生辯論的結果,進行總結引導。相信會更能激發出學生思維的火花,使學生探究得更開放、更深入。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yi/79639.html

相關閱讀:西半球地區
在地圖上辨別方向教學設計
認識地球
世界主要氣候類型
水資源 教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