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習重點:
1、
把握散文概念,散文特點及散文分類
2、
掌握散文中考考點及能出現的各種題型
3、
掌握并運用各種答題技巧
復習難點
掌握散文中考考點及能出現的各種題型
復習過程
一、散文概念:是作者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摹社會生活中的人、事、景、物,深入挖掘其中的內涵、哲理,表達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感悟的一種文體
二、散文特點:形散而神不散
三、散文分類:抒情性散文、記敘性散文
、議論性散文
四、中考考點
1
、
把握文章內容,概括文章主題
2
、
理清文章脈絡,把握順序
3
、
品味語言
4
、
表達方式的作用
5
、
表現手法
6
、
發展性考題
五、實例分析:結合考點,進行閱讀指導
六、歸納答題技巧
(一)稻子
(張佐香)
(1
)布谷催播,勞燕護耕,黃阡紫陌之上,農人把古老的土地犁開一條條垅溝,整理成平整如方磚的秧圃,撒下稻谷的種子。春雨陸陸續續來過幾次之后,秧圃上可以見到苗兒破土而出。
(2
)季節一抬腳邁進初夏的門檻,田埂上便站滿了插秧的人們,男女老少綰起褲腿捋起衣袖。天空跌進了水田里,打濕了幾朵淘氣的白云。父親挑著碼得像寶塔似的秧把走到田邊,弓腰放下扁擔,用衣袖抹了抹額上的汗滴,提起秧把在空中劃出一道優美的弧線,秧把們“啪啪”地站到水田里。母親順手抓起秧把,把腰上的稻草扎兒拆開,一分為二,左手握住半把秧苗,然后用拇指、食指、中指敏捷地捻動,秧苗兒就一株株地分開,右手快速地夾住,再往水田里插去。母親的左右手配合得極為默契,她插秧時手指撩起的水花從不間斷。在母親移動過的水田里,嫩綠的秧苗一行行豎了起來,整齊勻稱,像一塊綠色的地毯。母親
是一位高明的織工,織著綠錦。母親用她的汗水染綠白晃晃的水田。
(3
)村莊不動水稻在動,生動的水稻用葉片、用色彩托起了家園。站在村頭河堤上極目遠眺,滿天的綠像一場大火在田園里燃燒。故鄉秧苗的綠是一種燃燒的色彩。誠然,除了綠之外還有紅、黃、綠、白,或其他顏色,就像世事一般混亂繁雜,沒有章法。但對于一場自天而降的燃燒的綠色,其他顏色都可以忽略。它們漫天遍野孕穗、灌漿、成熟,每一個步驟都轟轟烈烈。風一陣接一陣來,像一些清清涼涼的水從水稻的心上潤過去,潤過去
……
水稻把想說的話語輕輕地藏在心底,水稻把夢中的細節靜靜地藏在胸中。風吹翻了水稻的結構,吹動了水稻的情節。我一路踏著水稻的青春,在水稻的目光里緩緩行走。
(4
)有了稻田,秋天才搖擺出各種姿態。稻子一天天走向成熟,空氣里彌散著稻香。風拂動著農事,彎鐮銀光閃閃,割稻的人們身軀起伏著。父親彎腰探身,先用有力的手臂把一鋪稻子攬在懷里,再把臉伸進稻棵中深吸一口氣,然后把鐮刀插進了稻叢中。“唰唰唰”的鐮刀聲擦過我的耳際,父親一路勢如破竹。燦白的陽光從父親的肩頭滑過去,在刀刃上畢畢剝剝地碰撞出透明的火花。稻谷上灑滿了陽光的碎片。
(5
)稻子以自己的倒下為人類的站立奠基。稻子骨肉分離,被分割成稻茬、稻草和稻谷。稻谷脫胎換骨變成一種稱做米的物質,空氣一般滋養著人類和人類源遠流長的歷史。一粒米置于手掌上,無論凸立于一哪一條紋路,都可以溫暖我。一粒米是稻子獻給人類的庇蔭;一粒米是一種溫暖的光澤;一粒米營養著人類的肉身和靈魂。
(6
)大片大片的稻茬靜靜地躺在大地的河床上做夢。齊刷刷的稻梗直挺挺地站立,被秋天捧在手里,在村前村后向最遠的地方延伸。稻子由光禿禿而綠油油而金燦燦,這是所有生命沿襲的軌跡,人類也不例外。稻子的使命并非在于其生長的過程中妝扮自然,而在于滋養生命的新生。這一種死亡與新生的轉換,數千來不可或缺。緣此,稻子才叫稻子,一叫千百。
(選自《散文百家》)
10
.用一句簡略的話說說作者通過對稻子形象的描寫,所表達的主題思想。(
3
分)
答:
11
.貫穿全文的線索是
。(
2
分)
12
.選文語言生動優美,請從第二自然段中找出一個比喻手法的句子,并說說他在文中的表達作用。(
4
分)
⑴
運用了比喻手法的句子是
⑵
他在文中的表達作用是
13
.選文末段中加線的句子頗富哲理,含義深刻。根據自己的理解說說這句話的深刻含義。(
3
分)
答:
參考答案:
10
.本文是一篇優美的詠物散文,主要贊美了稻子對人類的突出貢獻。
11
.稻子
12
.例:選句:稻子以自己的倒下為人類的站立奠基。
作用:稻米是稻子獻給人類的庇蔭,營養著人類的肉體和靈魂,滋養生命的新生,能給人溫暖和力量,使人類得以生存和發展。(本文的語言優美、富有詩意、委婉含蓄;運用了比喻,擬人、排比等多種修辭手法;字里行間洋溢著對稻子的喜愛和贊美之情。)
13
.略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zhong/354690.html
相關閱讀:中考語文:現代文閱讀的八大熱點
關于進行課外閱讀積累的建議
歸納文章要點四法
記敘文閱讀步驟
中考說明文閱讀答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