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人教版七級上冊第四單元教學指導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初中課內閱讀 來源: 記憶方法網
第四單元 文化藝術 學習目標 1 .閱讀 ( 1 )識記、理解、掌握本單元課文中的重點字詞。 ( 2 )誦讀,讀出文章的氣勢,注意誦讀的節奏、重音、停頓等。 ( 3 )理解文中短句的運   第四單元
文化藝術
  學習目標
  1
閱讀
 。1
)識記、理解、掌握本單元課文中的重點字詞。
  (2
)誦讀,讀出文章的氣勢,注意誦讀的節奏、重音、停頓等。
 。3
)理解文中短句的運用及使用排比、反復的表達效果。
 。4
)找出課文中運用描寫手法的句子或段落,細心體會并加以積累。
 。5
)了解中外傳統文化藝術,了解人類悠久、燦爛的文明,提高藝術修養。
  2
.寫作
 。1
)學習情景交融的寫作手法。
 。2
)學習課文多用短句,而且自始至終交錯運用排比、反復等修辭手法的方法。
  3
.口語交際
 。1
)對于文化藝術的學習和理解,要盡可能地開闊視野,接觸各種各樣的文化藝術形式,初步形成自己的審美觀、價值觀,對文化藝術有一定程度的認識。
 。2
)從你閱讀、觀看或聆聽的文藝作品(舞蹈、文學、繪畫、雕刻、影視、音樂)中舉例,說說你的理解與感受,與同學進行交流。
  學法指導
  1
.單元聚焦
  本單元文章主要是反映文化藝術方面的內容,如《社戲》中的鄉村戲劇;《口技》中的民間傳統藝術;《安塞腰鼓》、《觀舞記》中的中外舞蹈藝術;《竹影》中的繪畫藝術。但是學習的內容并不僅限于文化藝術,像《社戲》《竹影》還表現了童真童趣。因此,這個單元的學習內容是多方面的。
  2
.閱讀建議
 。1
)《社戲》:作者描寫了天真爛漫、自由有趣的童生活,充滿浪漫色彩,表現對理想境界的渴望和追求。這包括人物和環境兩方面:作者塑造了一群淳樸可愛的農村孩子的形象,如雙喜、阿發、桂生等,這些小伙伴聰明活潑,膽大心細,熱情友愛。民風淳樸、善良的鄉村,對一個在封建家庭中成長、受各種規矩束縛的孩子來說,確實是快樂自由的天堂。
 。2
)《安塞腰鼓》:關于這篇文章的主旨,有多種見解:一是歌頌生命中奔騰的力量。這股力量,由西北漢子熱情奔放的腰鼓表現出來。二是歌頌陽剛之美。“一群”“樸實得就像那片高粱”的“茂騰騰的后生”,“釋放出那么奇偉磅礴的能量”,表現了一種獨特的美。三是表現要沖破束縛、阻礙的強烈渴望。貧瘠的黃土地、困頓的生活,生活在這里的人們,物質上、精神上受到太多的壓抑、羈絆。四是表現了掙脫、沖破、撞開一切因襲重負的力量。人就應該這樣痛快淋漓的生活、表現。學習本文以誦讀為主,讀出這篇文章的氣勢。
 。3
)《竹影》:學習這篇課文,主要是體會課文表現的天真爛漫的童真童趣。最好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來理解。至于后半部分有關中國畫和西洋畫的內容,了解即可,不必過多探究。
 。4
)《觀舞記》:這篇課文對舞蹈藝術的描寫優美生動,應該作為學習重點。用語言來表現舞臺藝術,是很困難的,需要高超的語言技藝。本文主要是用比喻和排比等修辭手法,形象生動地表現了卡拉瑪姐妹精妙的舞蹈。
  (5
)《口技》:揣摩語言,體會文中對口技表演者高超技藝的生動逼真的描寫,以及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相結合的手法。
  3
.相關知識
 。1
)社戲
  社,指土地神及祭祀土地神的活動;同時,又是古代的一個地區單位。社戲,指在社中進行的有關宗教、風俗的戲藝活動。在紹興,社日演戲是由來已久的了。南宋時,陸游的《社日》詩中就已經有“太平處處是優場,社日兒童喜欲狂”的題詠。至清代,社戲成為亂彈戲劇的主要演出形式。
  紹興亂彈戲班所演的戲,大致可以分為廟會戲、節令戲、祠堂戲、喜慶戲、事務戲、平安戲等等。
 。2
)戲劇的行當(生、旦、凈、末、丑)
  京劇的行當分為生、旦、凈、丑四大類。但在初期,京劇的行當仍分為生、旦、凈、末、丑五大類,后來才把生行和末行合并,取消了末行。
  京劇班社舊有“七行七科”之說:七科為音樂、劇裝、容妝、盔箱、劇通、交通、經勵;七行即生行、旦行、凈行、丑行、雜行、武行、流行。
 。3
)冰心
  現、當代女作家,兒童文學作家。原名謝婉瑩,筆名冰心。原籍福建長樂,生于福州,幼時代就廣泛接觸了中國古典小說和譯作。1918
入協和女子大學預科,積極參加五四運動。1919
開始發表第一篇小說《兩個家庭》,此后,相繼發表了《斯人獨憔悴》《去國》等探索人生問題的“問題小說”,同時,受到泰戈爾《飛鳥集》的影響,寫作無標題的自由體小詩。這些晶瑩清麗、輕柔雋逸的小詩,后結集為《繁星》和《春水》出版,被人稱為“春水體”。1921
加入文學研究會。同起發表散文《笑》和《往事》。1923
畢業于燕京大學文科,赴美國威爾斯利女子大學學習英國文學。在旅途和留美期間,寫有散文集《寄小讀者》,顯示出婉約典雅、輕靈雋麗、凝練流暢的特點,具有高度的藝術表現力,比小說和詩歌取得更高的成就。這種獨特的風格曾被時人稱為“冰心體”,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4
)林嗣環
  林嗣環,字鐵崖,明末清初福建晉江人。清順治六(公元1649
)中進士。著作有《鐵崖文集》《湖舫存稿》《海漁篇》等!犊诩肌肥撬摹丁辞锫曉姟底孕颉返囊徊糠。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zhong/376380.html

相關閱讀:《孤獨之旅》選段(13分)閱讀答案
《散步》導學案(附答案)
人教版語文七-九級課后“讀一讀、寫一寫”歸納(八級下冊)
《我的母親》課內閱讀答案
《蘆花蕩》的“詩性美”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