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題。(12
分)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
于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9
、本文選自《
》,孟子,名
,是春秋時期著名的
家,
家。(
2
分)
10
、下列畫線詞的意義完全相同的一項是( )(
2
分)
A.
屋舍儼然 舍魚而取熊掌者也
B.
故患有所不辟也 且人患志之不立
C.
非獨賢者有是心也 是進亦憂,退亦憂
D
、
同舍生皆被綺繡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11
、根據文段內容填空。(
2
分)
⑴選段中,作者將 比作魚,將 比作熊掌,提出了他的主張:當二者不能兩全時,應
⑵孟子說:“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與文段中的“ ”這個詞含義相同。
12
、翻譯下面的文言語句。(
4
分)
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
翻譯:
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翻譯:
13
、孟子認為“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請舉出你所了解的一位“賢者”,并寫出他的一句表明其氣節的名句。(
2
分)
答:
參考答案:
9
《孟子•告子上》
軻
思想家
散文家
10
、
C
11
、派 ×x 舍生取義 ⑵賢者
(2
分
)
12
、①由此可見,采用某種手就能夠活命,可是有的人卻不肯采用
;
采用某種辦法就能夠躲避災禍,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
、诓粌H僅是賢者有這種秉性,人人都有,不過賢人能夠不喪失罷了。
13
、如:文天祥
;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zhong/405821.html
相關閱讀:《散步》導學案(附答案)
《孤獨之旅》選段(13分)閱讀答案
人教版語文七-九級課后“讀一讀、寫一寫”歸納(八級下冊)
《我的母親》課內閱讀答案
《蘆花蕩》的“詩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