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語文現代文閱讀十大考點
(
四
)
[
考點內涵解說
]
解說型考點在中考閱讀試題中涵蓋廣泛,分量較重,很多解釋、說明類的答題內容都屬于
“
解說
”
的范圍。概括地說,解說型考點主要解決
“
有什么
”
、
“
是什么
”
這方面的問題。諸如
“
指出加點的
‘
這
’
所指代的內容
”
、
“
解釋下面的詞在文中的意思
”
、
“
根據文意說說這個詞的具體含義
”
、
“
說說這句話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
、
“
文中的這一段寫出了事物哪些主要的特點
”
、
“
文中畫線句所用的表達方式是
……
其作用是
……”
、
“
聯系全文看,文意兩題所包含的內容有
”
、
“
試說說作者之所以這樣寫的理由
”
、
“
說明這篇文章第
3
、
4
段之間的關系
”
。
“
本文在選材上的特點是什么,這個特點在本文中是怎樣體現的
”
。從故事中我們可以感受到文中的
‘
父親
’
是一個怎樣的人
”
、
“
從全文看,本文寫作的宏觀背景是
”
、
“
本文主要內容所針對的現狀是
”
等等,都可以是解說題。
[
應對技法點撥
]
解說型考點的答題特點就是解釋與說明。其答題方法與思路要求大致有如下幾種:
1
.直接利用、選用或組合文中語言答題,如
“
從全文看,書的
‘
侵略性
’
表現在哪些方面
”
之類的題,答案肯定在文中,只須我們全面地、準確地組織起有關的語言文字。
2
.找出對應關系之后再答題,如
“
文中加點的
‘
值得警惕
’
是指什么而言的
”
之類的題,可或往前、或往后找出其對應的內容,再簡潔答題。
3
.調動自己的知識與經驗的積累來答題,如
“
說明段與段之間的關系
”
、
“
說明文章的選材特點
”
之類的題,答題肘一定要用到
“
術語
”
,此時就不能用含混不清的語言或自己隨意的表達來答題。
4
、在揣摩文意的基礎上答題,如對詞語的意思、句子大意、標題含義、文意選材的特點、對人物形象的感受等等,都應根據具體的文意來進行解說。
從語言表達上,回答解說題需要把握好語言表達的層次,對于那些
“
舉例說明表達的特點
”
的題,要先概說特點,再列舉例子:對于那些
“
指出表達方式并說明其表達作用
”
的題,要先
“
指出
”
,然后再
“
說明
”
。
[
基本層級訓練
]
會變色的花很多。例如紅喇叭花,它初開的時候是紅色,開敗的時候就變成紫色了。杏花含苞的時候是紅色,開放以后逐漸變淡,最后幾乎變成白色了。最有趣的要數
“
弄色木芙蓉
”
。它的花初開是紅色,第二天變成淺紅色,后來又變成深紅色。到花落的時候又變成紫色了。這些變化看來很玄妙,其實都是花內色素隨著溫度和酸、堿的濃度變化所玩的把戲。
1
.說說
“
弄色木芙蓉
”
的
“
最有趣
”
表現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文段中
“
這些變化
”
指的是哪些變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花色變色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這段文字緊扣的說明對象的特征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發展級練習
]
鳥類學家研究發現,烏鴉的聰明機靈令人吃驚。在歐洲的一些公路兩旁,常常可以看到烏鴉,因為每當載重汽車在公路上行駛時,地面震動往往迫使地下的蟲子爬出地面,這樣,烏鴉一伸嘴便可把蟲子吃掉。烏鴉還會把核桃扔在馬路上,讓汽車替它們把殼壓碎,它們再吃殼里的果實。
在英國,烏鴉吞食耗子很有趣。烏鴉站在豬背上
“
值班站崗
”
,因為它確信,在豬圈干草堆中爬來爬去的耗子,絕不會留意哼哼叫個不停的肥豬,于是烏鴉從豬背上猛然往下跳,便可將耗子叼到嘴里。
烏鴉看到狗在吃東西,往往會有幾只飛去啄它的屁股,等待狗反身攻擊時,另外幾只即迅速將它放下的食物搶走。
斯堪的納維亞半島上的漁民常常把漁竿擱在冰窟窿中釣魚,烏鴉會利用漁民不在的機會,用嘴叼著釣魚戲,把線繩子抱著,直到魚鉤上出現活蹦亂跳的魚。美餐一頓后叫幾聲便飛走了。
新喀里多尼亞島上的烏鴉還會用樹葉和細枝制作捕捉昆蟲的
“
工具
”
。它們折斷一些鉤形小枝以腳固定,除去樹皮和葉片,用喙把鉤部整理成像魚叉且帶有倒鉤的工具,然后用這種工具設下陷阱引誘并捉住獵物。
草原上的烏鴉還會銜著充滿膻氣味的羊糞
“
空投
”
于狼腳爪下,給狼報信和
“
導航
”
,饑餓的狼跟蹤烏鴉找到羊群,乘牧羊犬疏忽之時叼走小羊。狼飽餐之后,烏鴉再飛來吃
“
殘羹剩飯
”
。
1
.文題
“
鳥中諸葛
”
擬得好嗎?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說說這篇文章主要運用了什么樣的說明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文中哪些事例說明了烏鴉能聰明地利用他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試舉一例說明這篇文章語言生動形象的特點。
4
、
[
解說型考點
]
練習答案提示
[基本層級練習]
l
、從花開到花落顏色變化多端(要組合文中的語言)
2
.指的是紅喇叭花、杏花和
“
弄色木芙蓉
”
的變色(往前找對應關系)
3
、是花內色素隨著溫度和酸、減的濃度變化而變化(提取、改用文中的語言)
4
.花會變色
[發展層級練習]
1
.用得好
它用比喻說明了烏鴉是鳥類中充滿智慧的物種,它概括了全文的主要意思
2
、舉例子(可以說全篇都是例子)
3
、烏鴉在公路上吃蟲
烏鴉把核桃扔在馬路上
烏鴉釣魚
烏鴉給狼報信等等
4
、根據答題實況進行評改(提示:可以從字詞運用、從借用、從比擬、從語言的通俗生動等角度選擇其一進行說明)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zhong/407268.html
相關閱讀:中考語文:現代文閱讀的八大熱點
關于進行課外閱讀積累的建議
歸納文章要點四法
記敘文閱讀步驟
中考說明文閱讀答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