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
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
“
天下無馬!
”
嗚呼!其真無馬耶?其真不知馬也。
19.
解釋下面句中加點詞的意思。(
4
分)
⑴
食
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
⑵
策
之不以其道(
)
⑶
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
)
⑷
執策而臨之
(
)
20.
用現代漢語寫出文中劃線句子的意思。(
3
分)
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21.
作者借
“
千里馬
”
的遭遇,寄托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2
分)
22.
如果你是一匹
“
千里馬
”
,而尚未被
“
伯樂
”
發現,你該怎么做?(
2
分)
【答案】
19.
⑴
通
“
飼
”
,喂養(喂)
⑵
鞭打(駕馭)
⑶
通曉(知道、明白、懂得)
⑷
面對
20.
想要與普通的馬一樣尚且做不到,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21.
寄托了作者懷才不遇的憤懣之情。(或
“
對統治者埋沒人才、摧殘人才的強烈不滿。
”
)
22.
示例一:我要毛遂自薦,主動展示自己的才能。示例二:我要努力完美自己,做得更好。示例三:要做到心態平和,相信是金子總會發光。
(
2006
浙江舟山中考語文試卷)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zhong/421368.html
相關閱讀:《孤獨之旅》選段(13分)閱讀答案
《我的母親》課內閱讀答案
《散步》導學案(附答案)
人教版語文七-九級課后“讀一讀、寫一寫”歸納(八級下冊)
《蘆花蕩》的“詩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