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閱讀《奇妙的克隆》節選(附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初中課內閱讀 來源: 記憶方法網
閱讀《奇妙的克隆》中的節選文字,完成 14-18 題。 一個細菌經過 20 分鐘左右就可一分為二;一根葡萄枝切成十段就可能變成十株葡萄;仙人掌切成幾塊,每塊落地就生根;一株草莓依 閱讀《奇妙的克隆》中的節選文字,完成14-18
題。
一個細菌經過20
分鐘左右就可一分為二;一根葡萄枝切成十段就可能變成十株葡萄;仙人掌切成幾塊,每塊落地就生根;一株草莓依靠它沿地“爬走”的匍匐莖,一內就能長出數百株草莓苗……
凡此種種,都是生物靠自身的一分為二或自身的一小部分的擴大來繁衍后代,這就是無性繁殖。無性繁殖的英文名稱叫“Clone
”,音譯為“克隆”。實際上,英文的“Clone
”起源于希臘文“Klone
”,原意是用“嫩枝”或“插條”繁殖。時至今日,“克隆”的含義已不僅僅是“無性繁殖”,凡來自一個祖先,無性繁殖出的一群個體,也叫“克隆”。這種來自一個祖先的無性繁殖的后代群體也叫“無性繁殖系”,簡稱無性系。
自然界的許多動物,在正常
情況下都是依靠父方產生的雄性細胞(
精子)
與母方產生的雌性細胞(
卵子)
融合(
受精)
成受精卵(
合子)
,再由受精卵經過一系列細胞分裂長成胚胎,最終形成新的個體。這種依靠父母雙方提供性細胞、并經兩性細胞融合產生后代的繁殖方法就叫有性繁殖。但是,如果我們用外科手術將一個胚胎分割成兩塊、四塊、八塊……最后通過特殊的方法使一個胚胎長成兩個、四個、八個……生物體,這些生物體就是克隆個體。而這兩個、四個、八個……個體就叫做無性繁殖系(
也叫克隆)。
可以這樣說,關于克隆的設想,我國明代的大作家吳承恩已有精彩的描述
——
孫悟空經常在緊要關頭拔一把猴毛變出一大群猴子,猴毛變猴就是克隆猴。
14.
節選文字說明的主要內容是(

A.
動物的克隆
B.
有性繁殖
C.
植物的克隆
D.
克隆是什么
15.
第二段文字中加點詞語“正常”的作用是(

A.
排除特殊繁殖情況,體現說明語言的準確性。
B.
還可能有其他情況,體現說明語言的生動性。
C.
排除特殊繁殖情況,體現說明語言樸實的特點。
D.
還可能有其它情況,體現說明語言靈活的特點。
16.
第三段文字引用孫悟空的故事的用意是(

A.
表明我國關于“克隆”的設想在世界上是很早的。
B.
表明文章是按照由植物到動物的順序來介紹的。
C.
生動形象地說名了克隆的含義,增添說明的趣味性。
D.
深入準確地介紹克隆的知識,增添說明的神秘性。
17.
文中畫線句子運用的說明方法及其表達作用是(

A.
引用,體現無性繁殖的普遍性,消除讀者的困惑。
B.
引用,把高深的科學知識直接明白地介紹出來。
C.
舉例子,體現有簡單到復雜,由個別到一般的說明順序。
D.
舉例子,以常見的無性繁殖現象作為文章的開頭,通俗易懂。
18.
文中使用了英語和希臘文,其作用是(

A.
使得文章形式多樣,富有文采。
B.
說明“克隆”的普遍性。
C.
從詞源上追溯“克隆”的詞意。
D.
突出“克隆”的研究價值。
參考答案:更多文章請參考:中小學作文閱讀答案
14.D
15.A
16.C
17.D
18.C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zhong/462616.html

相關閱讀:《散步》導學案(附答案)
《孤獨之旅》選段(13分)閱讀答案
《蘆花蕩》的“詩性美”
人教版語文七-九級課后“讀一讀、寫一寫”歸納(八級下冊)
《我的母親》課內閱讀答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