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嘗①見一蜘蛛布網壁間,離地約二三尺。一大蛇過其下,昂首欲吞蜘蛛,而勢稍不及。久之,蛇將行矣。蜘蛛忽懸絲而嘗見一蜘蛛布網壁間,離地約二三尺。一大蛇過其下,昂首欲吞蜘蛛,而勢稍不及②。久之,蛇將行矣。蜘蛛忽懸絲而下,垂身半空,若將③追蛇者;蛇怒,復昂首欲吞之。蜘蛛引絲疾上;久之,蛇又將行矣,蜘蛛復懸絲疾下,蛇復昂首待④之,蜘蛛仍還守其網,如是者三四次。蛇意稍倦,以首俯地。蜘蛛乘其不備,奮身飆⑤下,踞蛇之首,抵死不動;蛇狂跳顛擲,以至于死。蜘蛛乃?⑥其腦,果腹而去。
注:①嘗:曾經②而勢稍不及,及:到,到達。③若將,若:好像。④待:防備。⑤飆:像疾風一樣。這里指迅速。⑥?(gǔ:)吸飲。
15
.
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在文中的意思。(4
分)
⑴
公將鼓
之
:
⑵再
而衰:
⑶
如是
者三四次
:
⑷
果腹而去
:
16
.翻譯下列句子。(4
分)
⑴彼竭我盈,故克之。
⑵
蜘蛛乘其不備,奮身飆
⑤
下,踞蛇之首,抵死不動
。
17
.
甲文中魯國軍隊抓住有利時機克敵制勝是在
之時;乙文中的蜘蛛是在蛇
之時,乘其不備,置蛇于死地。
(
2
分)
18
.甲文曹劌在這場戰役中的表現給了你什么啟發?(
2
分)
19.
甲乙兩文說明的一個共同道理是
。
(
2
分)
參考答案:
15
.(1
)擊鼓(2
)第二次(3
)像這樣(4
)離開
16
.(1
)他們的勇氣已經完了,我們的勇氣正旺盛,所以戰勝了他們(2
)蜘蛛乘蛇不防備,迅速懸絲垂下,盤踞在蛇的頭上。17
。轍亂旗棄靡,以首俯地
18
.示例一:我們遇事要三思而后行,切不可莽撞行事。示例二:對事物的正確判斷應建立在仔細觀察,周密分析的基礎上
19
.弱者如果能抓住時機,也可以戰勝強者。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zhong/561631.html
相關閱讀:《勉諭兒輩》閱讀答案
初中文言文閱讀《以柔克剛》附答案及翻譯
“宋陳諫議家有劣馬”閱讀答案及翻譯
《酒以成禮》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
《牧豎捕狼》閱讀答案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