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上《秋天的懷念》導學案
學習目標:
1、了解借景抒情的寫作手法。
2、反復朗讀,抓住人物的動作、神態、語言等描寫體會人物形象。
學習重難點:
領悟文章蘊涵的深沉無私的母愛,聯系生活激發感恩情懷。
學習過程:
【課前自主學習案】
1.通讀課文找出生字詞,并在自查字典標注“讀一讀,寫一寫”讀音和詞義。
2.圈劃、朗讀我和母親的神態、動作、語言等描寫,作好簡單批注。
3.朗讀作家史鐵生的三段話,思考:能說出這樣話的人,你覺得應該是怎樣的人?
A“幸福是要自己去尋找的……哪怕是你現在正在經歷著一場大的浩劫,你也應該幸福,因為你可以在浩劫中看到曙光,能從浩劫中學到很多別人可能一輩子都學不到的東西,當你擁有了別人所不曾擁有的東西那你就是唯一。 ”
B“不能決定生命的長度,但你可以擴展它的寬度;不能改變天生的容貌,但你可以時時展現笑容;不能企望控制他人,但你可以好好把握自己;不能全然預知明天,但你可以充分利用今天;不能要求事事順利,但你可以做到事事盡心。”
C“人生如夢。生命從無到有,又從有走向無,生生死死,構成社會和世界。從人生無常這一點來說,人生有如夢幻。因此,一個人只有活得有聲有色、有滋有味,才不枉到這世界上走一回。”
我覺得他是:。
【課堂合作探究案】
4.課文圍繞我與母親主要寫了哪四件事?
5.思考討論文題“秋天的懷念”的含義是什么?
(提示:可從“作者懷念誰?為什么會懷念?為什么在秋天懷念?”幾個方面來理解文題。)
6.直接描寫和間接描寫相結合是本文寫作上的又一特色,思考文章哪些地方使你體會到母親那深沉而無私的愛?
(提示:細細體會文中直接描寫母親的神態、動作和語言的詞句,分析其中蘊涵的思想感情,還可以通過對“我”暴躁任性的描寫和母親的慈愛寬厚的描寫相對照中體會母愛的深沉與無私。)
7.文章最后一段表達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如何理解“我懂得了母親沒有說完的話”和“要好好兒活”?
(提示:可以從母親活著的時候曾經多次要帶“我”去看花,幾乎都遭拒絕,而在母親去世后“我”卻與妹妹一同去看花來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本段菊花的天真爛漫的描寫中蘊涵著生命的一些精神和意義,以及作者所寄之情)
【當堂拓展檢測案】
8.你認為本文能感動人的原因是什么?
9.試著把第五段結尾的“母親沒有說完的話”補充完整。
10.文章最后自然段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多次提到菊花,有何用意?
11.仿照文中寫菊花的寫作手法,試著寫一段景物描寫以抒發某種情感。
12.仿寫:
母愛是兒女離家時親切的叮鈴,那份牽掛陪伴我們遠行;
母愛是,;
母愛是,。
【課后反思總結案】
13.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收獲了什么?
母親走了,帶著對子女深深地掛念;母親走了,遺留給兒子永無償還的心情。聯系你的生活實際,回憶你的父母為你做的點點滴滴的小事,此時此刻,你想對他們說些什么呢?你又打算怎么回報他們呢?試寫150字的感悟。
以上就是為您提供的《秋天的懷念》導學案,祝學習進步。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zhong/606691.html
相關閱讀:《我的母親》課內閱讀答案
《散步》導學案(附答案)
人教版語文七-九級課后“讀一讀、寫一寫”歸納(八級下冊)
《蘆花蕩》的“詩性美”
《孤獨之旅》選段(13分)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