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子吹起,小鼓敲起,歌聲唱起,卡拉瑪開始舞蹈了。
她用她的長眉,妙目,手指,腰肢,用她髻上的花朵,腰間的褶裙,用她細碎的舞步,繁響的鈴聲,輕云般慢移,旋風般疾轉,舞蹈出詩句里的離合悲歡。
我們雖然不曉得故事的內容,但是我們的情感,卻能隨著她的動作,起了共鳴!我們看她忽而雙眉顰蹙,表現出無限的哀愁;忽而笑頰粲然,表現出無邊的喜樂;忽而側身垂睫表現出低回婉轉的嬌羞;忽而張目嗔視,表現出叱咤風云的盛怒;忽而輕柔地點額撫臂,畫眼描眉,表演著細膩妥帖的梳妝;忽而挺身屹立,按箭引弓,使人幾乎聽得見錚錚的弦響!像濕婆天一樣,在舞蹈的狂歡中,她忘懷了觀眾,也忘懷了自己。她只顧使出渾身解數,用她靈活熟練的四肢五官,來講說著印度古代的優美的詩歌故事!
一段一段的舞蹈表演過(小妹妹拉達,有時單獨舞蹈,有時和姐姐配合,她是一只雛鳳!形容尚小而功夫已深,將來的成就也是不可限量的),我們發現她們不但是表現神和人,就是草木禽獸:如蓮花的花開瓣顫,小鹿的疾走驚躍,孔雀的高視闊步,都能形容盡致,盡態極妍!最精彩的是蛇舞,頸的輕搖,肩的微顫:一陣一陣的柔韌的蠕動,從右手的指尖,一直傳到左手的指尖!我實在描寫不出,只能借白居易的兩句詩珠纓炫轉星宿搖,花?斗藪龍蛇動來包括了。
1.第三自然段主要通過對卡拉瑪舞蹈時的_.表情__和 動作 描寫來展示其絕美的舞蹈。
2.作者在上面的描寫中主要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有著怎樣的表達效果?
.排比,渲染出卡拉瑪舞姿的表現力和感染力.
3.想想看,是什么原因使語言不通的我們起了共鳴?
.人類對美好事物的感受是相通的。
4.卡拉瑪姐妹的舞蹈帶給我的感受是什么?作者是從哪些方面來表現的?
飛動的美,身體、神態、服飾、心靈。
5.選文中哪一句話最能表現舞蹈者舞蹈時的最高境界?
.她忘懷了觀眾,也忘懷了自己。
6.從文中摘出照應離合悲歡的句子?
我們看到她忽而錚錚的弦響。
7.文中引出白居易的兩句詩有什么作用?
生動、形象地表現了卡拉瑪姐妹舞姿的優美。
8..本文和《安塞腰鼓》都是寫舞蹈的。在舞蹈的風格上,《安塞腰鼓》主要表現的是一種什么美?而本文主要表現的又是一種什么美?
《安塞腰鼓》表現的是一種陽剛之美,《觀舞記》表現的是一種陰柔之美。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zhong/838285.html
相關閱讀:《蘆花蕩》的“詩性美”
《我的母親》課內閱讀答案
人教版語文七-九級課后“讀一讀、寫一寫”歸納(八級下冊)
《孤獨之旅》選段(13分)閱讀答案
《散步》導學案(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