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擴大知識面
豐富的想像力是以豐富的知識和經驗為基礎的,也是以記憶為基礎的。而一切科學的創造、技術上的革新和藝術上的創作,都是在豐富知識經驗的基礎上,通過創造性想象而獲得的。一個人知識、經驗、信息儲備的多少,對于想象的廣度和深度有著重要的影響,但這并不意味著想像力與知識經驗成正比。缺乏獨立思考、滿足已有知識的人,將壓抑自己的想像力。
。玻3趾闷嫘
好奇心是發揮想像力的起點,因此要提倡科學的懷疑精神。遇事多問幾個“為什么”,使自己大腦的想象功能在思考中升騰。而要使大腦的想象奔馳起來,還要保持豐富的情感,情感可以刺激想象;悲觀失望的情緒不能使大腦高度興奮和活躍起來,這時想像力自然也不會高度發揮出來。
。常挥诼撓牒突孟
從廣義上講,想象包括聯想和幻想。
2、創造性思維——突破思維定勢
1.突破書本定勢
有位拳師,熟讀拳法,與人談論拳術滔滔不絕,拳師打人,也確實戰無不勝,可他就是打不過自己的老婆。拳師的老婆是一位不知拳法為何物的家庭婦女,但每每打起來,總能將拳師打得抱頭鼠竄。
有人問拳師:“您的功夫都到哪兒去了?”
拳師恨恨地道:“這個死婆娘,每次與我打架,總不按路數進招,害得我的拳法都沒有用場!”
拳師精通拳術,戰無不勝,可碰到不按套路進攻的老婆時,卻一籌莫展。
“熟讀拳法”是好事,但拳法是死的,如果盲目運用書本知識,一切從書本出發,以書本為綱,脫離實際,這種由書本知識形成的思維定勢反而使拳師遭到失敗。
2.突破經驗定勢
怎樣才能突破經驗定勢呢?要有“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初生的牛犢之所以不怕虎,是因為不知老虎為何物,在它腦中沒有“老虎會吃人”的經驗定勢。因此見了老虎,敢于本能地用牛角去頂,而這時,帶上“牛見了我會逃跑”思維定勢的老虎,反倒不知所措,于是落荒而逃。
在科學史上有著重大突破的人,幾乎都不是當時的名家,而是學問不多,經驗不足的年輕人,因為他們的大腦擁有無限的想像力和創造力,什么都敢想,什么都敢做。下面的這些人就是最好的例證:
愛因斯坦26歲提出狹義相對論;
貝爾29歲發明電話;
西門子19歲發明電鍍術;
巴斯噶16歲寫成關于圓錐曲線的名著;
……
。常黄埔暯嵌▌
法國著名歌唱家瑪迪梅普萊有一個美麗的私人林園,每到周末總會有人到她的林園摘花、拾蘑菇、野營、野餐,弄得林園一片狼藉,骯臟不堪,管家讓人圍上籬笆,豎上“私人園林禁止入內”的木牌,均無濟于事,數厦菲杖R得知后,在路口立了一些大牌子,上面醒目寫到:“請注意!如果在林中被毒蛇咬傷,最近的醫院距此15千米,駕車約半小時即可到達!睆拇耍僖矝]有人闖入她的林園。
這就是變換視角,變堵塞為疏導,果然輕而易舉地達到目的。
。矗黄品较蚨▌
……
“司馬光砸缸”的故事也說明了同樣的道理。常規的救人方法是從水缸上將人拉出,即讓人離開水。而司馬光急中生智,用石砸缸,使水流出缸中,即水離開人,這就是逆向思維。
逆向思想就是將自然現象、物理變化、化學變化進行反向思考,如此往往能出現創新。
。担黄凭S度定勢
在一塊土地上種四棵樹,怎樣使他們之間的距離都相等?
答案是將其中一棵樹種在山頂上。找不到答案的原因是習慣于平面思維,沒有建立立體的空間思維習慣,而現代化大都市的交通都是立體思維的產物。
認識對象,研究問題要從多角度、多方位、多層次、多學科、多手段去考慮。而不只限于一個方面,一個答案。
3、創造性思維——頭腦風暴
(1)召集一種特殊會議,與會人數5-10人之間。人數多了不便充分發表意見。如要吸收更多人的意見,可召開幾個會。
(2)會議有一名主持者,有1-2名記錄員,后者最好不是正式參加會議的人員。
主持人在會議開始時簡要地說明會議目的:要解決的問題和要找出的答案;在會議進程中要注意創造一種讓每個人都能充分發言的氣氛,必要時可點名讓不說話的人發言;主持人原則上不提新設想,但可提誘導性的意見,鼓勵大家從已經提出的設想中派生出其他設想;當組員有很多人舉手時,主持人應讓那些積極思維的人先發言,這樣可以在更大程度上發掘他們的聯想能力;當發言混雜時應簡潔地加以疏理并告訴記錄員記下。
記錄員要記下提出的所有方案、設想(包括平庸、荒唐、古怪的設想),不要遺漏;當組員同時提出多種新設想記錄有困難時,可請主持人進行必要的歸納;會議結束后協助主持人分類整理各種新設想,這種分類工作應讓那些沒有參加會議的人去完成。
(3)會議時間以一小時為限,一般在半小時至一小時之間。時間長了腦子容易疲勞,開會時思想要高度集中。
(4)會議地點應選擇安靜而不受外界干擾的場所。切斷電話,謝絕會客。
(5)事先通知。組長要選擇與會人員,組內最好有幾個思想活躍的、善于拋磚引玉的人,但這些“引路人”應該注意在其他人提出設想的時候不去打擾他們,不要主導整個會場。組長選定與會人員后,至少要提前幾天發出通知,并告訴他們會議議題,使他們事先有所準備。每次會議要限定題目范圍,使組內成員都能集中于一個目標提出自己的設想,否則,會議容易偏離方向。
為了使會議與會者都能充分表達和發揮自己的設想,會議必須遵守以下四項規則:
·自由奔放。提倡任意、自由思考,自由想象,想法越新奇越好。有的看起來是很荒唐的設想卻可能很有價值。
·嚴禁批判。對別人提出的想法不能批評,不得阻攔,即使是幼稚的、錯誤的、荒誕無稽的,也不得批判。也就是說,要排除評論性的判斷,對設想的評論要放在以后進行。這叫保留判斷原則。
·求數量。要求提出一定數量的設想,提出的設想越多,就越有可能獲得更多的有價值的設想和方案。
·善于利用別人的想法開拓自己的思路。
提倡與會者傾聽他人的設想并提出改進他人設想的建議,或將他人的幾個設想結合在一起提出新的設想。也就是說,可以對他人的設想進行補充,利用別人的設想來誘發自己的靈感,這樣每個與會者就可以順著他人的設想而把想法展開、延伸出去。
經過智力激勵,當各種設想提出來之后,還要在歸納分類的基礎上對它們進行評價。評價從兩方面著眼:一是是否可行;二是實行后是否有效果。對于既可行而又有效果的設想,應該立即采用。對于無法實行或實現后無效果的設想,不予采用,但要說明理由,對提出者有所交代。在一般情況下,那種實行起來困難較多,但在實現之后效果可能較好的設想或方案較多。這類方案,日本人稱之為“寶山”,意指內有寶藏但開采起來比較困難。對于這類方案或設想,可另開智力激勵會議,研究其如何實現。有時要經過多次智力激勵會議,才能找出效果較好又能實行的好辦法。
要把智力激勵會議開好,要遵守上面講到的四條規則,這中間,特別要注意的是貫徹保留判斷原則,這是一條最重要的原則。奧斯本認為,只有當會議成員嚴格遵循保留判斷的原則,會議才能稱得上名符其實的“頭腦風暴”會議。
……
保留判斷原則,可以使人們充分發揮想像力,可以擺脫外部對價值判斷的壓力,獲得“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不必擔心被人譏諷為瘋子、犯人,而框住自己的思路。過早地進行判斷思維則不可避免地會扼殺那些很有價值的設想。
智力激勵法是一種有助于集思廣益的集體思考的方法。當一個人獨自反復思考一件事或一個問題時,他的思路容易限制在一條道上,大腦的活動區域較少轉換。現在幾個人對同一個問題進行思考,各人都以自己的知識經驗為基礎,又從各自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問題,這就有利于相互啟發,相互激勵,引起聯想,產生共振和連鎖反應,從而誘發出更多的設想。
4、創造性思維——檢查單法
檢查單法是在實際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根據需要創造的對象或需要解決的問題,先列出有關的問題,然后逐項加以討論、研究,從中獲得解決問題的方法和創造發明的設想。這種方法可以有意識地為我們的思考提供步驟。
……
檢查單法實際上是一種多路思維的方法,人們根據檢查項目,可以一個方面,即一條一條地想問題,這樣,不僅有利于系統和周密地想問題使思維更帶條理性,也有利于較深入地發掘問題和有針對性地提出更多的可行設想。
有人認為,檢查單法幾乎適用于各種類型和場合的創造活動,因而可把它稱作“創造技法之母”。目前,創造學家們已創造出許多種各具特色的檢查單法,但其中最受人歡迎,既容易學會又能廣泛應用的,首推奧斯本的檢查方法。
。ǎ保┈F有的東西(如發明、材料、方法等)有無其他用途?保持原狀不變能否擴大用途?稍加改變,有無別的用途?
……
某個東西,“還能有其他什么用途?”、“還能用其他什么方法使用它?”……這能使我們的想象活躍起來。當我們擁有某種材料,為擴大它的用途,打開它的市場,就必須善于進行這種思考。德國有人想出了300種利用花生的實用方法,僅僅用于烹調,他就想出了l00多種方法。橡膠有什么用處?有家公司提出了成千上萬種設想,如用它制成:床毯、浴盆、人行道邊飾、衣夾、鳥籠、門扶手、棺材、墓碑等等。爐渣有什么用處?廢料有什么用處?邊角料有什么用處?……當人們將自己的想象投入這條廣闊的“高速公路”上就會以豐富的想像力產生出更多的好設想。
。ǎ玻┠芊駨膭e處得到啟發?能否借用別處的經驗或發明?外界有無相似的想法,能否借鑒?過去有無類似的東西,有什么東西可供模仿?誰的東西可供模仿?現有的發明能否引入其他的創造性設想之中?
當倫琴發現“X光”時,并沒有預見到這種射線的任何用途。因而當他發現這項發現具有廣泛用途時,他感到吃驚。通過聯想借鑒,現在人們不僅已用“X光”來治療疾病,外科醫生還用它來觀察人體的內部情況。同樣,電燈在開始時只用來照明,后來,改進了光線的波長,發明了紫外線燈、紅外線加熱燈、滅菌燈等等。科學技術的重大進步不僅表現在某些科學技術難題的突破上,也表現在科學技術成果的推廣應用上。一種新產品、新工藝、新材料,必將隨著它的越來越多的新應用而顯示其生命力。
。ǎ常┈F有的東西是否可以作某些改變?改變一下會怎么樣?可否改變一下形狀、顏色、音響、味道?是否可改變一下意義、型號、模具、運動形式?……改變之后,效果又將如何?
如汽車,有時改變一下車身的顏色,就會增加汽車的美感,從而增加銷售量。又如面包,給它裹上一層芳香的包裝,就能提高嗅覺誘力。據說婦女用的游泳衣是嬰兒衣服的模仿品,而滾柱軸承改成滾珠軸承就是改變形狀的結果。
(4)放大、擴大,F有的東西能否擴大使用范圍?能不能增加一些東西?能否添加部件,拉長時間,增加長度,提高強度,延長使用壽命,提高價值,加快轉速?……
在自我發問的技巧中,研究“再多些”與“再少些”這類有關聯的成分,能給想象提供大量的構思設想。使用加法和乘法,便可能使人們擴大探索的領域。
“為什么不用更大的包裝呢?”——橡膠工廠大量使用的粘合劑通常裝在一加侖的馬口鐵桶中出售,使用后便扔掉。有位工人建議粘合劑裝在五十加侖的容器內,容器可反復使用,節省了大量馬口鐵。
“能使之加固嗎?”——織襪廠通過加固襪頭和襪跟,使襪的銷售量大增。
“能改變一下成分嗎?”——牙膏中加入某種配料,成了具有某種附加功能的牙膏。
。ǎ担┛s小、省略。縮小一些怎么樣?現在的東西能否縮小體積,減輕重量,降低高度,壓縮、變?……能否省略,能否進—步細分?……
前面一條沿著“借助于擴大”、“借助于增加”而通往新設想的渠道,這一條則是沿留“借助于縮小”、“借助于省略或分解”的途徑來尋找新設想。袖珍式收音機、微型計算機、折疊傘等就是縮小的產物。沒有內胎的輪胎,盡可能刪去細節的漫畫,就是省略的結果。
。ǎ叮┠芊翊谩?煞裼蓜e的東西代替,由別人代替?用別的材料、零件代替,用別的方法、工藝代替,用別的能源代替?可否選取其他地點?
如在汽體中用液壓傳動來替代金屬齒輪,又如用充氬的辦法來代替電燈泡中的真空,使鎢絲燈泡提高亮度。通過取代、替換的途徑也可以為想象提供廣闊的探索領域。
。ǎ罚⿵恼{換的角度思考問題。能否更換一下先后順序?可否調換元件、部件?是否可用其他型號,可否改成另一種安排方式?原因與結果能否對換位置?能否變換一下日程?……更換一下,會怎么樣?
重新安排通常會帶來很多的創造性設想。飛機誕生的初期,螺旋槳安排在頭部,后來,將它裝到了頂部,成了直升飛機,噴氣式飛機則把它安放在尾部,說明通過重新安排可以產生種種創造性設想。商店柜臺的重新安排,營業時間的合理調整,電視節目的順序安排,機器設備的布局調整……都有可能導致更好的結果。
。ǎ福⿵南喾捶较蛩伎紗栴},通過對比也能成為萌發想象的寶貴源泉,可以啟發人的思路。倒過來會怎么樣?上下是否可以倒過來?左右、前后是否可以對換位置?里外可否倒換?正反是否可以倒換?可否用否定代替肯定?……
這是一種反向思維的方法,它在創造活動中是一種頗為常見和有用的思維方法。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有人就曾運用這種“顛倒”的設想建造艦船,建造速度也有了顯著的加快。
(9)從綜合的角度分析問題。組合起來怎么樣?能否裝配成一個系統?能否把目的進行組合?能否將各種想法進行綜合?能否把各種部件進行組合?等等。
例如把鉛筆和橡皮組合在一起成為帶橡皮的鉛筆,把幾種部件組合在一起變成組合機床,把幾種金屬組合在一起變成種種性能不同的合金,把幾件材料組合在一起制成復合材料,把幾個企業組合在一起構成橫向聯合……
有人認為以上各種方法中,組合在產生新的設想方面,其效率勝過其他各種方法。
檢查單法給予人們一種啟示,考慮問題要從多種角度出發,不要受某一固定角度的局限;要從問題的多個方面去考慮,不要把視線固著在個別問題上或個別的方面。這種思考問題的方法,對于企業、事業單位和國家機關的管理者來說,也都是富有啟發意義的。
5、創造性思維——類比推理
類比是在兩個(或兩類)特殊事物之間進行的,它既不同于從特殊到一般的歸納方法,也不同于從一般到特殊的演繹方法,而是從特殊到特殊的一種獨特的方法。黑格爾曾說過:“在歸納法里我們是無法窮盡所有的個體事物的。當我們說所有金屬,所有植物時,我們只是說直到現在為止我們所知道的所有金屬,所有植物而已。因此每—種歸納總是不完備的。我們盡管對于這個那個作了許多的觀察,但我們總無法觀察到所有的事例,所有的個體。歸納推論的這種缺點便引導我們到類推。”
歸納必須在分析研究大量特殊事物的基礎上才能進行。演繹又依賴于歸納,也必須在從大量特殊事物中抽引出來的普遍原理的基礎上才能進行。如果事例太少,就難以進行歸納和推理。而類比則是在兩個特殊事物之間進行分析和比較,因此它可以在科學資料積累水平較低,還不具備進行歸納和演繹的條件下進行,是一種很有用處的方法,特別是在探索科學前沿、交叉學科和新技術領域時,更具有重要作用。
為什么能夠進行類比推理?這是因為類比這種方法是植根于世界的統一性這個基礎之上的。因為供類比的對象之間存在著同一性、相似性,對象的屬性存在著相關性。對象之間的同一性、相似性提供了從一類對象推到另一類對象的可能性,對象之間的相關性提供了從對象的某些屬性推到另一些屬性的可能性。正由為類比推理的客觀依據是對象之間的同一性和對象之間的相關性,因此同一性和相關性是高還是低,必然會影響到推論的可靠性程度。如果對象之間的共同屬性是主要的、本質的,對象屬性之間的相關性是必然的,那么,推論就是可靠的;反之,如果對象之間的共同屬性是次要的,對象屬性之間的相關性是偶然的,那么,所得推論就不一定可靠。這說明,類比法和其他邏輯方法一樣,也有它的局限性。例如:
上一世紀人們根據火星與地球有許多相似之處,因而得出火星有人群在的結論,這已被近年來空間探測結果所否定。又如,1846年有人根據行星攝動雙論發現了海王星,解決了天王星的軌道和理論計算不符的矛盾。但在當時,水星軌道也與理論計算不符,于是有人就用類比方法,假設水星與太陽之間還有一顆星——“火神星”,并用理論計算了這顆星的軌道。這以后,許多人探索了幾十年,仍然不見這顆星的蹤跡。直到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發表,才把謎底揭開,原來并無此星,水星軌道的極攝動是引力波所引起的,從而否定了這“錯誤結論!
……
類比推理,簡稱類比或類推,可用如下公式表示:
。翆ο缶哂校,b,c,d屬性
。聦ο缶哂校幔,b',c'屬性
所以,對象B可能也具有d'屬性。
這里,a',b',c',d'分別與a,b,c,d相同或相似。前三項是同屬性,d'是推理屬性。
類比發明法在生活中有許多用處。
德恩在水下隧道施工中遇到了難題,在往水下掘進時,兩邊的土不停地往中間堆積,實在沒有辦法,怎么辦呢?
小蟲使勁地往堅硬橡皮里鉆,這使他恍然大悟。河下施工為什么不能用這種小蟲的掘進技術呢?終于發現了“構質施工法”——用空心鋼柱打入河底,以此為“構盾”,邊掘進邊延伸,在構盾的保護下進行施工。在這里,思考對象——水下隧道施工技術;某一客體——以殼護身鉆進樹皮的小蟲。他通過聯想和類比,將兩者聯系起來,以樹皮孔壁到空心鋼柱體的相似,找到啟示,產生出創造性的設想。
類比發明法是一種富有創造性的發明方法。它有助于發揮人的創造力,從同中求異,或從異中求同,從而產生新的設想。
總之,類比方法在創造活動中應用較廣泛,但是,它的可靠程度取決于前提中確認的共同屬性的多少,以及共同屬性和類推出來的屬性的關系是否密切。它是一種或然推理,因而在運用時要注意避免輕率的機械的推理。
·類比推理法訓練
訓練1:
擬人類比法
在進行創造活動時,有時可將創造對象“擬人化”。如挖土機的問世就是模擬人體手臂的動作來進行設計的。它的臂壁如同人的手臂的動作來進行設計的;它的主臂如同人的手臂,可以上下左右彎曲,挖斗如同人的手掌,可以插入土中,將土挖起。你可以想象一些其他的機械跟人體的功能有什么相似的地方,或者你想一想人體的某些功能可否用來當作機械使用。
訓練2:
直接類比法
從自然界或者從已有的發明成果中,尋找與創造對象相類似的東西,通過直接類比,創造新的事物。如利用仿生學原理設計飛機外殼、潛艇體形,仿效蝙蝠而提出超聲波定向,等等。你再想象一下我們身邊的許多東西是怎樣來自大自然的。
訓練3:
象征類比法
所謂“象征”是指用一種具體事物來表示某種抽象概念或思想感情的表現手法。在創造活動中,人們有時賦予創造對象以一定的象征性,使之使具風格,這叫象征類比。這種方法在建筑設計中用的較多,例如設計紀念碑賦予“莊嚴”等象征格調,設計音樂廳賦予“幽雅”等象征格調,設計旅游建筑群使人感到有“旋律”的美。這種方法有點抽象,我們許多藝術作品就是通過這種方法來創造的,你可以仔細觀察一下。
訓練4:
因果類比法
兩個事物的各個屬性之間,可能存在著某種因果關系,因此人們可以根據一個事物的因果關系推出另一事物因果關系,通過因果類比創造出新的事物。例如,在面粉中和入發酵粉可做出松軟的饅頭,底特律一家橡膠廠由此考慮能否在橡膠中放入“發泡劑”,終于制成了海綿橡膠,通過同樣類比,有人又在合成樹脂中加入“發泡劑”,制成了重量輕、隔熱、隔音、性能好的泡沫塑料;日本人鈴木又由此聯想到水泥中加入某種“發泡劑”,發明了隔熱、隔音、又輕的泡沫水泥。
牛黃是種珍貴的藥材,過去一直取自宰牛,數量少,滿足不了醫學上的需要。醫生從河蚌育珠中得到啟示,通過因果類比,用人工方法培植牛黃成功。河蚌經過“插片”,將砂子遷入蚌內,蚌分泌出粘液將砂包住,形成珍珠。牛黃的生成也是由于膽囊里混進了異物,周圍凝集了許多囊分泌物,日積月累成膽結石的結果。他們通過類比選擇失去醫用價值的殘牛作試驗,施行外科手術,在牛的膽囊里植入異物,一年后取出膽囊里的結石,它和天然牛黃一模一樣,試驗成功了。你是否也具備了這種創造法?
訓練5:
對稱類比法
許多事物,相互間具有對稱性,人們可以通過對稱類比,創造出新的東西,例如英國物理學家狄拉克從描述自由電子運動的方程中,得出正負對稱的兩種能量解。一個能量解對應著電子,那么另一個能量解對應著什么呢?通過對稱類比,他提出了存在“正電子”的大膽假設,1931年,終于由美國的安德學在宇宙射線實驗中得到證實,這是首次發現的反粒子。
大自然是正負相對的,通過一些方面,你是否能想到另一方面?
訓練6:
綜合類比法
物質屬性之間的關系是錯綜復雜的,但是,人們可以綜合它們相似的特征進行類比。例如設計一架飛機,可先做成模型,放在風洞中進行模擬飛行試驗,這就綜合了飛機在飛行中的許多特征,進而進行綜合類比。同樣,也可用船模來模擬設計要建造的船舶。這種方法在很多地方可以得到應用,你也可以嘗試一下?
本文來自:快速記憶法 http://www.885221.com/dp-bbsthread-11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