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論壇通告:學習中有不清楚的地方就點擊>>站內搜索<<,大部分的問題都有對應的解答!
您的位置:快速記憶法 > 思維導圖論壇 > 思維模式 > 思維能力訓練二

思維能力訓練二

2011/5/29 16:48 作者:feihong198 本文已影響:39400人 
第三、抽象邏輯思維
一、定義
邏輯思維是人們在認識過程中借助于概念、判斷、推理反映現實的過程。它與形象思維不同,是用科學的抽象概念、范疇揭示事物的本質,表達認識現實的結果。邏輯思維是一種確定的,而不是模棱兩可的;前后一貫的,而不是自相矛盾的;有條理、有根據的思維;在邏輯思維中,要用到概念、判斷、推理等思維形式和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概括等方法,而掌握和運用這些思維形式和方法的程度,也就是邏輯思維的能力。
  邏輯思維是分析性的,按部就班。做邏輯思維時,每一步必須準確無誤,否則無法得出正確的結論。我們所說的邏輯思維主要指遵循傳統形式邏輯規則的思維方式。常稱它為“抽象思維”或“閉上眼睛的思維”
  在邏輯思維中,是使用否定來堵死某些途徑。比喻說,邏輯思維是在深挖一個洞,它就是為了把一個洞挖得更深的工具。
  邏輯思維是人腦的一種理性活動,思維主體把感性認識階段獲得的對于事物認識的信息材料抽象成概念,運用概念進行判斷,并按一定邏輯關系進行推理,從而產生新的認識。邏輯思維具有規范、嚴密、確定和可重復的特點。(MBA智庫百科>百科>邏輯思維)
二、特點
a、概念的特點
內涵和外延。(MBA智庫百科>百科>邏輯思維)
b、判斷的特點
一是判斷必須對事物有所斷定;二是判斷總有真假。(MBA智庫百科>百科>邏輯思維)
c、推理的特征
演繹推理的邏輯特征是:如果前提真,那么結論一定真,是必然性推理;非演繹推理的邏輯特征是:雖然前提是真的,但不能保證結論是真的,是或然性推理。(MBA智庫百科>百科>邏輯思維)
三、方法
【1】比較與歸類
1、比較法
A、對比
a、對立對比
對立比較是指把相互對立的事物放在一起加以比較分析形成反差極為強烈的鮮明對比,易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記住了一個就往往掌握了另一個。在知識的學習中,對立的例子比比皆是。(《全腦超能全書之分析力》)
b、差異對比
差異比較是指對兩種易混淆的事物進行分析,著重找出其差異,通過突出它們各自的“個性”來區別。如,表象與想像兩個概念常常易混淆。表象與想像雖同是頭腦中出現的形象,但前者是已感知過的形象在頭腦中的再現,想像則是出現在頭腦中的新形象,它可能是感知過的形象的組合,但絕不是感知過的形象的現成翻版。因此,區別易混事物,關鍵是要抓住各自的不同點,不同點找到了,兩者的界限就自然清楚了。(《全腦超能全書之分析力》)
B、類比
a、類比的特點
類比是在兩個(或兩類)特殊事物之間進行的,它既不同于從特殊到一般的歸納方法,也不同于從一般到特殊的演繹方法,而是從特殊到特殊的一種獨特的方法。黑格爾曾說過:“在歸納法里我們是無法窮盡所有的個體事物的。當我們說所有金屬,所有植物時,我們只是說直到現在為止我們所知道的所有金屬,所有植物而已。因此每—種歸納總是不完備的。我們盡管對于這個那個作了許多的觀察,但我們總無法觀察到所有的事例,所有的個體。歸納推論的這種缺點便引導我們到類推!
  歸納必須在分析研究大量特殊事物的基礎上才能進行。演繹又依賴于歸納也必須在從大量特殊事物中抽引出來的普遍原理的基礎上才能進行。如果事例太少,就難以進行歸納和推理。而類比則是在兩個特殊事物之間進行分析和比較,因此可以在科學資料積累水平較低,還不具備進行歸納和演繹的條件下進行,是一種很有用處的方法,特別是在探索科學前沿、交叉學科和新技術領域時,更具有重要作用
  為什么能夠進行類比推理?這是因為類比這種方法是植根于世界的統一性這個基礎之上的。因為供類比的對象之間存在著同一性、相似性,對象的屬性存在著相關性。對象之間的同一性、相似性提供了從一類對象推到另一類對象的可能性,對象之間的相關性提供了從對象的某些屬性推到另一些屬性的可能性。正由為類比推理的客觀依據是對象之間的同一性和對象之間的相關性,因此同一性和相關性是高還是低,必然會影響到推論的可靠性程度。如果對象之間的共同屬性是主要的、本質的,對象屬性之間的相關性是必然的,那么,推論就是可靠的;反之,如果對象之間的共同屬性是次要的,對象屬性之間的相關性是偶然的,那么,所得推論就不一定可靠。這說明,類比法和其他邏輯方法一樣,也有它的局限性。例如:
上一世紀人們根據火星與地球有許多相似之處,因而得出火星有人群在的結論,這已被近年來空間探測結果所否定。又如,1846年有人根據行星攝動雙論發現了海王星,解決了天王星的軌道和理論計算不符的矛盾。但在當時,水星軌道也與理論計算不符,于是有人就用類比方法,假設水星與太陽之間還有一顆星——“火神星”,并用理論計算了這顆星的軌道。這以后,許多人探索了幾十年,仍然不見這顆星的蹤跡。直到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發表,才把謎底揭開,原來并無此星,水星軌道的極攝動是引力波所引起的,從而否定了這“錯誤結論!(《全腦超能全書之創造力》)
b、類比的公式
  A對象具有a,b,c,d屬性
  B對象具有a',b',c'屬性
  所以,對象B可能也具有d'屬性。
這里,a',b',c',d'分別與a,b,c,d相同或相似。前三項是同屬性,d'是推理屬性。(《全腦超能全書之創造力》)
2、歸類法

【2】歸納與演繹
a、歸納法
從一個個具體的事例中,推導出它們的一般規律和共通結論的思維。(MBA智庫百科>百科>思維)
b、演繹法
演繹思維把一般規律應用于一個個具體事例的思維。在邏輯學上又叫演繹推理。它是從一般的原理、原則推及到個別具體事例的思維方法(MBA智庫百科>百科>思維)
【3】分析與綜合
〔1〕分析法
1、全面發散
a、內容
見:乙丑、按智力品質分>第二、創新思維>二、發散輻合>【1】發散。
b、目的
獲得與研究對象相關的綜合的、全面的、盡可能多的信息,以便于下一步的思考。
2、簡化處理
a、簡化
在分析訓練中經常用到簡化的方法。所謂簡化,是指首先把問題化成僅僅保留主要觀點的簡單形式。然后審查在極限情況下解決問題的可能性,對所得到的信息加以分析。其次,利用迄今為止所發現的關系來反駁所得到的結果,并且所得到的結果應當符合極限情況。最后檢查所得到的結果是否滿足審美的要求
  數學家歐拉解決“七橋問題”就是一個成功簡化問題的范例。
  “七橋問題”是18世紀提出的一個數學問題。在德國哥尼斯堡(又譯柯尼斯堡),有一條布勒爾河,該河有兩條支流,在城中心匯合成一條大河,河中間是島區。河上有7座橋,哥尼斯堡的一個大學生在傍晚散步時,總想一次走過7座橋,而每座橋只走一次。可是試來試去總是辦不到。于是便寫信給歐拉,請他解決這個問題。
  歐拉對這個問題進行了仔細分析。他想,既然島與半島都是橋梁的連接地點,兩岸陸地也是橋梁通往的地方,那么不妨把4處地點縮小成4個點,并把7座橋簡化為7條線。經過如此這般的抽象,歐拉就把一個有著形象因素干擾的難題轉換為“一筆畫問題”:能否一筆畫出該圖而每一點只通過一次。簡言之就是,能否不重復地一筆畫出該圖。歐拉用已知的點、線、奇數、偶數等相關知識解決了這個問題,證明了不能由一筆畫成。
這種轉換雖然并沒有改變問題的實質,卻簡化了問題,使之更加易于用數學方法予以解答。(《全腦超能全書之分析力》)
b分解
在進行分析時常常需要把一些復雜的問題進行分解。分解問題是指把一個母問題分為幾個子問題,或者把一個整體問題分為幾個層次問題或局部問題,或者把一個復合系統問題分成若干個子系統問題,然后分別予以解決。如把太陽系的起源問題分解為恒星的起源問題、行星的起源問題以及衛星(如月球)的起源問題等等。
  問題的分解包括目標的分解、方法(手段和途徑等)的分解。下面這個例子有助于理解這一點。
  曾兩度榮獲世界馬拉松冠軍的日本選手山田本一在談到他取勝的秘訣時說:每次比賽前,他都要乘車把比賽的線路仔細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較醒目的標志畫下來,一直畫到賽程的終點。比賽開始后,他就以百米的速度奮力地向第一個目標沖去,等達到第一個目標之后,他又以同樣的速度向第二個目標沖去。很長的賽程,就被他分解成若干個小目標輕松地跑完了。起初,他并不懂這個道理,而是把目標定在終點線上的那面旗幟,結果他跑十幾千米時就疲勞不堪了。
  山本田一這種分段實現大目標的方法,實質上就是一種問題分解,雖然它比較簡單,但也是一個分析式的分解,并分段實施解決的活動。其基本思路可供其他類型的問題分解借鑒。
  對問題進行分解時要注意諸局部問題之和或諸子系統問題之和并不等于整體問題或系統問題。換言之,解決了各個局部問題(或子系統問題)并不等于一定是有效地解決了整體問題(或系統問題)
比如生態問題、全球經濟問題不僅要求局部地有效解決,也需要整體地有效解決。這里主要原因在于局部問題之間有時是不協調的,甚至是嚴重對立的。有時兩個子系統問題各自的最佳解決方案不僅相互對立、相互沖突,而且會妨礙甚至危及其他子系統。(《全腦超能全書之分析力》)
c、化歸
化歸的方法同樣可以運用于分析力的鍛煉;瘹w,又稱化約,它是解決復雜問題的一種方法。它要求盡量把一個復雜問題化歸為以前解決的問題(或與之非常類似的問題),然后分析和說明采用哪些步驟可以從早先的解法導致對新問題的解決。這種方法在解決技術問題過程中經常使用。
  比如,在19世紀末,如果要教一名工人造汽車,那么最簡單的方法也許就是教他如何改造一輛馬車——去掉車轅,加上一個馬達和變速器。
  化歸的第二層意思是指把復雜問題化歸為各種要素。通過對每一個要素的內容、特點和意義進行分析然后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
前一種化歸主要是在問題的亞層次或在問題層次上尋求類比和方法移植;后一種化歸則主要是在要素層次上尋求類比和借鑒方法。后一種方法適用于分析基本問題和深層問題。(《全腦超能全書之分析力》)
3、突破思考

(此部分內容回復后才能看到,請 進入論壇 瀏覽)


相關閱讀:

思維能力訓練
思維能力訓練二
思維能力訓練三

本文來自:快速記憶法 http://www.885221.com/dp-bbsthread-11500.html
Powered by DiY-Page 6.5.0 © 2005-2025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