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腦風暴法又可分為直接頭腦風暴法(通常簡稱為頭腦風暴法)和質疑頭腦風暴法(也稱反頭腦風暴法)。前者是在專家群體決策盡可能激發創造性,產生盡可能多的設想的方法,后者則是對前者提出的設想、方案逐一質疑,分析其現實可行性的方法。
頭腦風暴何以能激發創新思維?根據A·F·奧斯本本人及其他研究者的看法,主要有以下幾點:
聯想反應。
聯想是產生新觀念的基本過程。在集體討論問題的過程中,每提出一個新的觀念,都能引發他人的聯想。相繼產生一連串的新觀念,產生連鎖反應,形成新觀念堆,為創造性地解決問題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熱情感染。
在不受任何限制的情況下,集體討論問題能激發人的熱情。人人自由發言、相互影響、相互感染,能形成熱潮,突破固有觀念的束縛,最大限度地發揮創造性地思維能力。
競爭意識。
在有競爭意識情況下,人人爭先恐后,競相發言,不斷地開動思維機器,力求有獨到見解,新奇觀念。心理學的原理告訴我們,人類有爭強好勝心理,在有競爭意識的情況下,人的心理活動效率可增加50%或更多。
個人欲望。
在集體討論解決問題過程中,個人的欲望自由,不受任何干擾和控制,是非常重要的。頭腦風暴法有一條原則,不得批評倉促的發言,甚至不許有任何懷疑的表情、動作、神色。這就能使每個人暢所欲言,提出大量的新觀念。
主持人技巧
主持人應懂得各種創造思維和技法,會前要向與會者重申會議應嚴守的原則和紀律,善于激發成員思考,使場面輕松活躍而又不失腦力激蕩的規則;
可輪流發言,每輪每人簡明扼要地說清楚創意設想一個,避免形成辯論會和發言不均;
要以賞識激勵的詞句語氣和微笑點頭的行為語言,鼓勵與會者多出設想,如說:“對,就是這樣!”“太棒了!”“好主意!這一點對開闊思路很有好處!”等等;
禁止使用下面的話語:“這點別人已說過了!”“實際情況會怎樣呢?”“請解釋一下你的意思!薄熬瓦@一點有用”“我不贊賞那種觀點!钡鹊;
經常強調設想的數量,比如平均3分鐘內要發表10個設想;
遇到人人皆才窮計短出現暫時停滯時,可采取一些措施,如休息幾分鐘,自選休息方法,散步、唱歌、喝水等,再進行幾輪腦力激蕩;虬l給每人一張與問題無關的圖畫,要求講出從圖畫中所獲得的靈感。
根據課題和實際情況需要,引導大家掀起一次又一次腦力激蕩的“激波”。如課題是某產品的進一步開發,可以從產品改進配方思考作為第一激波、從降低成本思考作為第二激波、從擴大銷售思考作為第三激波等。又如,對某一問題解決方案的討論,引導大家掀起“設想開發”的激波,及時抓住“拐點”,適時引導進入“設想論證”的激波。
要掌握好時間,會議持續1小時左右,形成的設想應不少于100種。但最好的設想往往是會議要結束時提出的,因此,預定結束的時間到了可以根據情況再延長5分鐘,這是人們容易提出好的設想的時候。在1分鐘時間里再沒有新主意、新觀點出現時,智力激勵會議可宣布結束或告一段落。
頭腦風暴法應遵守如下原則:
1.庭外判決原則:
對各種意見、方案的評判必須放到最后階段,此前不能對別人的意見提出批評和評價。
認真對待任何一種設想,而不管其是否適當和可行。
2.歡迎各抒己見,自由鳴放:
創造一種自由的氣氛,激發參加者提出各種荒誕的想法
3.追求數量:
意見越多,產生好意見的可能性越大。
4.探索取長補短和改進辦法:
除提出自己的意見外,鼓勵參加者對他人已經提出的設想進行補充、改進和綜合。
7*7法的操作程序
1.確定主持人和與會者。
2.召開會議,宣布議題,調動大家的想象力,把創意結果記在準備好的卡片上。
3.分組。將卡片收集起來加以分組,最多分為7組,也可少于7組,并標上序號。
4.排列順序。按照CI設計的創新性、可行性、可識別性等標準將分組卡片按重要程度排列。
5.在每組卡片中選出最重要的7張,并概括出改組卡片的內容提要,寫在1張卡片上,作為導卡。
6.重點研究探討重點卡片,以期獲得可行的創意方案。
KJ法的操作程序
1. 確定會議主持人和與會人員4人~7人,確定會址,準備黑板、卡片、筆、橡皮擦、回形針、釘書機、膠帶等用品。 2.召開會議,宣布議題,展開討論,讓大家暢所欲言,將各種創意依次簡要的寫在黑板上。
3. 再將每個創意簡化為二三句關鍵語,記在卡片上。
4. 將寫好的卡片排列在桌子上,所有與會人員需認真考察,按內容分類,每類做一提要性導卡,內容無法歸類的可另放一旁。
5.根據分類導卡上的提要,將內容相近的卡片組再歸入一大組中,然后從中提煉出創意的核心思想,再填寫到大組導卡上去。
6.按照分類學原則,依次從大組到小組的順序,將分類卡片用釘書釘或膠帶固定排列在一張大紙上。然后用鉛筆標示出各卡片內容之間的意義上的關系。這種圖解形式有助于人們啟發思考,舉一反三。如果人們對所形成的圖解不甚理想,可以重新分組,重新編排,重新進行圖解標示。
7.對卡片分組圖解形成文字說明與規律性總結。此類文字總結材料可以彌補以往的疏漏,從中獲得新的啟示,發現新的創意。因此,從卡片分組到圖解再到文字說明的過程可以經過多次反復,以求從中獲得新的發現,直到形成令人滿意的創意為止。
本文來自:快速記憶法 http://www.885221.com/dp-bbsthread-128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