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論壇通告:學習中有不清楚的地方就點擊>>站內搜索<<,大部分的問題都有對應的解答!
您的位置:快速記憶法 > 右腦開發論壇 > 潛能開發 > 壓力與潛能

壓力與潛能

2007/5/11 17:38 作者:jiyifa逍遙 本文已影響:4095人 
安東尼·羅賓曾講過一個小故事,此故事最早是一位禪師講給弟子們聽的。故事描寫了一個男人(也許是個女人)被一只老虎追趕而掉下懸崖,慶幸的是在跌落過程中他(她)抓住了一棵生長在懸崖邊的小灌木。于是他(她)就這樣吊在那里,千鈞一發,生死攸關。頭頂上,一只老虎在虎視眈眈;低頭一看,懸崖底下還有一只老虎,即使能躲過粉身碎骨的厄運,也會成為老虎腹中美食。這時,他(她)看見兩只老鼠正忙著啃咬懸著他生命的灌木的根。突然,他(她)發現附近有一些野草莓,伸手可及。于是,他(她)拽下草莓,塞進嘴里,自忖道:“多甜。 币苍S這個可憐的人過早夭折,沒有機會將他(她)的秘密與別人分享。

  但即使他(她)無法告訴我們如何在此時此刻還能處之泰然,他(她)也是臨危不亂的典型范例。就在他(她)被老虎追趕、就在他即將粉身碎骨之際,居然有時間去享受野草莓的滋味兒!我們之所以提及這個故事,因為它清楚地傳達一個重要信息,即:在最后的解釋中,無論外界因素是多么緊張、多么不愉快,都不是我們是否感受壓力的主要原因,真正的決定性因素是我們自己。

  任何人一生中都會有壓力

  喬伊·托雷斯說得好,把人打倒的不是重拳,而是暗拳。在當今社會,打倒我們,阻礙我們激發潛能的是壓力,F代人面對的最嚴峻問題之一是壓力。成功人士的人生似乎井井有條,但同樣會受與壓力有關的問題困擾。要明白壓力在過去的

  100 年中在美國變得怎樣嚴重,只需看看這個事實:19 世紀末20 世紀初,美國人健康的“十大殺手”全部是傳染病;而在20 世紀的90 年代,十大殺手全部是跟壓力有關的疾病。

  一言敝之,壓力限制人的潛能。

  人們不可能對付自己不明白的事物,所以要討論如何應付壓力,就要先觀察壓力。

  事實上,任何人的一生中都會有壓力。

  說到壓力,問題不是“你是否遇到過壓力?”我們都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壓力。問題是:“受到什么壓力的影響?這些壓力是怎樣影響你的?”有些壓力,隨著你養成正確的思維方式就能完全避免;另外的壓力則無可避免,你有必要學會怎樣對付。

  有些壓力常常激發人的潛能

  人們說需要是發明之母,同樣道理,壓力可以稱為潛能之母。壓力有時會把人的潛能發揮到極點。壓力可以促使人找到更好更聰明的處事方式。

  通過娛樂圈中某些人或運動員的一生,人們能特別清楚地看到壓力所產生的正面效果。

  有些演員,當他們受到壓力,當觀眾中有重要人物在座時,他們的表演會特別出色。

  運動員也是這樣。運動員在大場面的錦標賽或奧運會決賽時,他們的水準發揮得最好。對這種壓力,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應。有些人被壓力壓垮,但另一些人則借壓力刷新世界紀錄。

  很多人都酷愛接受身體上的刺激與震撼。人們會耐心排隊,等著購票進場,甘心自掏腰包去觀看恐怖電影或實地乘坐那些驚險刺激的游樂設施。他們這樣做只為了要享受那種“被嚇得半死”的驚險場面而已。但這種做法如果用到精神方面的話,將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所以這么說,是因為人們在正確認識壓力的同時,還應該感謝壓力所賜予的其它東西,即激發人的潛能。古語曾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破釜沉舟”等說法,講的就是事情往往到了壓力的關頭才有轉機,當事者才不得不冷靜下來,絞盡腦汁去思考轉危為安的方法。壓力常常激發人的靈感。

  茱莉·赫爾是一個超越壓力而發揮潛能的典型。她是兩個孩子的母親。

  十幾年前,她突然發現自己失業了。她已離婚,而且沒有固定收入。加之,她既未受過正式教育,又沒有謀生技能,危機降臨到茱莉的頭上。更可憐的是,在決定試著創業后,她卻選錯了從商時機,所有的努力都付諸東流,境遇比以前更悲慘。可是她卻不因此放棄希望。

  在湊足旅費,帶著兩個女兒回到故鄉——夏威夷后,有一天,她去市場選購夏威夷罩袍,發現這些服裝只有一種尺碼,同時花色非常呆板,缺少變化。這大量的服裝是由當地的染織廠制造的,樣式千篇一律,做工粗糙,一點也不適合特殊的場合穿著。危機中茱莉馬上意識到這一發現的價值,她決定改良這種產品,滿足人們的多樣需求。雖然當時她的朋友對她的想法提出了警告,但她充滿自信,以僅有的

  100 美元資金開始在家里為別人改縫她設計的衣服。由于她改縫的衣服美觀、實用且有特殊的風格,因而立即受到了當地的歡迎,茱莉的生意也就越做越大。后來,茱莉的服裝賣到了美國本土,公司也不斷擴大。茱莉在壓力中產生的靈感不但從危機中挽救了她,而且還促成了她的成功。

  茱莉的例子在生活中并不少見,你也許對她的靈感產生懷疑。事實上,如果是一個養尊處優的人,是絕不會想到那一點的,因為他沒壓力感,根本不會去積極發揮起自己全部的潛能,尋求擺脫困境的辦法。而一旦人們調動起自己的潛能,則其力量是令人驚訝的。

  安東尼·羅賓說得好,壓力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是否受壓力的擺布。

  命運是由自己來創造的,我們應該主宰命運,應該向壓力挑戰。大凡成功人士都經受過無數次壓力,一個經常生活在壓力中的人,才是真正的有希望的人。我們不應該逃避壓力,相反,為了挖掘自己的潛能,往往應為自己創造一定的壓力環境。經歷壓力越多的人,他的挫折承受力和對挫折作出適當反應的能力就越高。

  大部分的壓力毫無必要

  大多數人擔憂的事情太多了,這是不必要的。他們仿佛在自找造成壓力的東西。你可能覺得這令人難以置信。如果你不信,請看下面關于憂慮的數字:人們憂慮的事情有

  40%永遠不會發生。

  30%的憂慮涉及過去作出的決定,是無法改變的。

  12%的憂慮集中于別人出于自卑感而作出的批評。

  10%的憂慮與健康有關,而越擔憂問題就越嚴重。

  有8%的憂慮可以列入“合理”范圍。

  以上數字不是很令人吃驚嗎?引起緊張的

  10 個問題當中,真正值得擔憂的問題平均還不到一個。其余的問題我們可以學會消除。

  壓力造成過度緊張時就有害了

  壓力有時起著積極的推動作用,但壓力也可以把人壓垮。美國約翰·霍布金斯醫院的

  G·坎比·羅賓遜醫生曾作過研究。他發現在174 名住院病人中,有140 人總愛擔憂。他又發現這些人中有一半人的癥狀是由壓力引起的。

  持續的壓力會造成緊張過度。塞爾耶醫生解釋說,人體對壓力的反應分為三個階段:警覺、抗拒和力竭。他是這樣描述這三個階段的:在警覺階段,人體注意到壓力源,準備與之對抗或回避。這由內分泌腺釋放出荷爾蒙來實現。這些荷爾蒙引起心跳呼吸加快,血糖升高,出汗,瞳孔擴大,消化減慢。接下去,由你決定是利用這股爆發性的能量去斗爭還是逃跑。

  在對抗階段,人體自行克服壓力造成的損害。但是,如果壓力源沒有消失,人體就不能克服所受的損害而要保持高度警惕。

  這樣,你就進入第三階段——力竭階段。如果這種狀態持續下去,你可能會得“壓力病”,例如偏頭痛、心律失常,甚至神經系統障礙。在力竭階段繼續受到壓力的話,人體會精疲力盡,甚至有些功能會停止。

  從塞爾耶醫生的研究結果你可以看出,對付壓力的最佳方法是避免或盡快減輕壓力。

  學會有效對付壓力

  壓力通常不是做事太多而產生的。壓力常常是你對自己正在做的事或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件的觀點造成的,你處理壓力的方式決定你能否順利應付壓力。正如阿歷克西斯·卡羅爾說:“不懂得怎樣對抗憂愁的人死得早!比丝偸且袎毫Φ摹獕毫M豎要來的。著手改變你的思維和習慣,能避免的壓力則避免,不能避免時用健康的方法應付壓力。別讓壓力像暗拳一樣把你打倒,妨礙你爭取成功。

  那么怎樣有效對付壓力呢?以下幾點策略能幫你成功處理壓力,從而激發潛能。

 。ㄒ唬B成看問題的正確視角

  能避免別人所遇到的壓力的人有個共同特點,就是他們不管在什么情況下都能保持一種正確的視角。歐爾·威樂遜把“視角”稱為“把當前或即將到來的事情放在一個更大的參照系統中思考的能力。”下面的這封信是視角的最好例子。這封信是一位女大學生寫給她母親的:“我離開家到大學來已整整一個學期,我想現在應該把學院的最新情況跟您談一下。我剛到學院就厭倦宿舍的生活,又偷了室友

  10 元錢。我用這10 元錢租了一輛本田摩托車,但駛出學院幾個街區就撞在電線桿上。我的腿撞斷了。一位住在拐彎處一座公寓樓上的年青醫科學生救了我。

  “他把我帶到他的住處,給我包扎受傷的腿,照顧我到傷好了為止。因為他的照顧,我現在又可以到處走動了。我想告訴你,我們準備盡快結婚。

  因為每次驗血時都會驗出那種病來。這很麻煩。但我們的確希望在我肚里的嬰兒出世前就結婚,然后就回家跟您和爸爸住在一塊。

  “我知道您會像愛我一樣愛那個嬰兒的,盡管他來自不同的種族與宗教。請您盡量理解這一點。我們要回家住的原因是,我的醫生朋友因為在我懷孕期間要照顧我,所以想離開醫學院。

  “其實,我并沒有偷

  10 塊錢,沒有租本田摩托車,沒撞電線桿,沒斷腿,沒有遇上年青醫生,也不是要結婚,病、驗血、嬰兒也是假的。我不是要回家跟您和爸爸住,他也不會。

  “可是,我的幾何課確實得了“

  D”,地質課拿了個“F”。我剛才那樣說,是希望你用正確的視角去看這兩門課的成績。”視角是無可代替的。下次你因小小的困難就開始感到壓力時,請記住那個更大的參照系統。這樣,你就可以看出事情的真相,而并不是像你所擔心的情況那么嚴重。

 。ǘ┎灰惚茱L險

  害怕風險仍然是壓力的主要成因,也是成功路上隨時會出現的障礙。查理斯·斯溫多爾說過如下關于風險的話:絕對的保險是沒有的,也沒有一定不失敗的計劃,沒有絕對可靠的設計,沒有全無風險的安排。人生決不可能那么完美。

  慌張逃跑會把臉撞傷,坐飛機有墜機風險,步行有摔跤的風險,換句話說,只要活著就有風險。

  笑的樣子像個傻瓜;哭的樣子可能會太多愁善感;向別人伸出手去,有過分親熱的風險;流露感情有暴露自己的風險;愛別人要冒別人不愛你的風險;抱希望有遇到失望的風險;要試驗就有失敗的風險。

  你想知道通往一事無成的捷徑嗎?向壓力低頭,慌慌張張逃跑,不冒任何風險,把勇氣拋掉,換上謹小慎微,時時作最壞打算

  ..真的,擔心風險是通往一事無成的捷徑。因為人生就是風險,我們沒有必要學會遇到風險就逃跑,要樂觀地面對它。凡事作最壞的打算,你十拿九穩會得到最壞的結果;凡事作最好的打算,你十之八九會如愿。

  (三)在自己的強項上努力

  那些在自己的強項上努力的人,即使犯了錯誤,也不大可能被壓力壓垮。

  橄欖球員羅術·斯道巴赫就是個最好的例子。還在他為達拉斯牛仔效力時,有人問他傳出一個球之后球被對方隊員截住時他會作何反應,他回答說:“我扔出一個球之后,迫不及待地再拿到那個球,迫不及待地再扔!薄坝直粚Ψ浇刈≡趺崔k?”那人反問。

  “那是就更迫不及待地再扔!彼沟腊秃栈卮鹫f。

  因為斯道巴赫球技出色,他對逆境的反應不是被壓倒,而是繼續打下去的強烈愿望。在自己的強項上努力的人都會有這種反應。

  如果你不清楚自己的強項是什么,以下方法可以幫你找出來:如果你犯了錯誤,這錯誤不但沒給你造成壓力,反而使你努力工作,鼓足干勁爭取達到自己的目標。但要注意,不要讓家庭、你自己的健康和你的朋友為你付出代價。任何成就都不足以彌補這種犧牲,或由此而來的壓力。

  (四)從超負荷的道路上脫身

  我們當中有許多人就像一個站在自己田地中央的農民。這個農民說:“我用不著出去干活,我被活包圍了。”我們把越來越多的任務包攬在自己身上,最后無法把這些事情一一辦好。于是壓力就產生了。

  有時我們要暫停承接任務,從超負荷中脫身。如果你是那種喜歡嘗試新事物和包攬一切的人,你要每過一段時間就停下來,提醒自己不可能既無所不干,又把最重要的事情處理好。有時,為了能做最好的事情,你要放棄一般的事情。而且激勵你再干,那么這個方面就是你的強項了。如果所犯的錯誤使你感覺受到威脅、緊張,這大概是你的弱項。隨著年歲增長,應該多在自己的特長方面努力。這樣你較能避免壓力,獲得成功。

 。ㄎ澹┱{整你的心態

  大部分的感情困擾都是人們的思維方式的產物。我們感受到壓力大小,與我們的思維方式有直接關系。而我們的思維方式又是我們的頭腦中信息輸入的直接結果。

  電腦專家懂得,電腦輸出取決于輸入。人腦其實也一樣。我們的輸出——所說、所想、所做的——取決于我們的輸入,讀的書報,看的影視節目及其它所見所聞。我們每個人都選擇要輸出什么;镜倪x擇有兩個:給我們的人生增加運動力或是增加穩定性。

  有許多怕這怕那的人,他們害怕別人。天黑以后,他們不敢在住處附近走路。他們的窗戶上加裝鋼欄,在門上加幾把鎖。然而,這些人大部分沒有碰到過嚴重的問題。他們害怕,是因為電視上出現的種種壞事使他們過著一種充滿壓力的生活。

  要認識到,你的大腦是不斷進行調整的。你是唯一能決定你的大腦要接收什么輸入信息的人。不要跟任何消極或引起壓力的事物接觸。相反,應該聽從《圣經》腓立比書第四章第八節中信徒保羅的忠告:“凡是真實的、可敬的、公正的、清潔的、可愛的、有美名的,若有什么德行,若有什么稱贊,這些事你們都要思念。”

 。┱覀人談談

  我們遇到的壓力,常常是由于我們感情封閉起來不向別人訴說而產生的。醫生常說,長年累月把感情埋在心里,從不外露的人,最容易患心臟病。

  要避免這種壓力,應該建立起一種無論是個人的麻煩事還是好主意都可以與別人訴說的人際關系。對大多數人來說,配偶是最能跟自己交談的人。

  你可以和配偶無所不談。當然,在選擇跟別人訴說時,一定要找你可以與之推心置腹交談的人。這個人不會因為你說的話而給你扣帽子,也不會把你的話拿來做不利于你的事情。

本文來自:快速記憶法 http://www.885221.com/dp-bbsthread-1476.html
快速記憶法 - 逍遙右腦記憶 - 右腦記憶論壇 - 速讀訓練軟件
Powered by DiY-Page 6.5.0 © 2005-2025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