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論壇通告:學習中有不清楚的地方就點擊>>站內搜索<<,大部分的問題都有對應的解答!
您的位置:快速記憶法 > 記憶方法論壇 > 記憶概論 > 艾賓浩斯記憶曲線的理論依據

艾賓浩斯記憶曲線的理論依據

2013/1/3 12:18 作者:路逍遙 本文已影響:2360人 
從心理物理學 (psychophysics) 角度來看,艾賓浩斯曲線本身是無可非議的科學實驗結果。它描述的現象應該這樣解讀:記憶的形成有多重機制,其中有的記憶周期較短、另外一些較長。而艾賓浩斯曲線是把各種記憶機制綜合起來考慮,反映出的平均記憶力衰退的情況。

但是,艾賓浩斯曲線本身并不能給出一個“最優”的學習頻率?梢赃@么說,廣為流傳的各種復習時間點,充其量是經驗公式,與艾賓浩斯的發現并沒有直接關系。由于生物學上對記憶的研究還遠沒有畫上句號,接下來只能提供一些線索。。。

通常,人們把記憶類型粗分成短時程記憶 (Short term memory, STM) 和長時程記憶 (Long term memory, LTM),(暫不討論中時程記憶和抗麻醉記憶)。主流的觀點認為,在LTM的形成中,有蛋白質參與,神經元形態也會發生變化(突觸位置、數目等)。如果引入某些蛋白抑制劑,生物體就無法形成LTM;但目前沒有依據表明STM會受蛋白抑制劑的影響。

在記憶從STM到LTM的轉化中,一個重要的因素是訓練間隔。在海兔上的實驗表明,如果持續高強度的不停訓練(massed training),是不能直接形成LTM的。唯有帶上一定的間隔(spaced training),才能有效將STM轉化成LTM。訓練的必要間隔時間,又是由另一種蛋白質控制的。而另一方面,生物體對獎勵性與懲罰性刺激的學習機制,又不完全相同。而且不光是記憶,人們發現“遺忘”也很有可能是一個受蛋白控制的主動過程。

記憶的分子機制是個很大的話題。一旦應用市場前景巨大。所以甚至連相對保守客觀的科學研究,都免不了在discussion中暢想一番。但是五分鐘,半小時的“記憶周期”這樣的概念,就是子虛烏有了。。。

最后順便解釋一下幾個誤解:關于背誦有規律和無規律的內容,這并非是艾賓浩斯實驗的問題——恰恰相反,通過背誦無規律的字符串,才保證了實驗的準確性。所謂“規律”,不過是每個人依據自身的先驗知識,對信息的一種壓縮。而記憶的容量,則取決于壓縮過后的信息量。每個人先驗知識不同,對同一段語義內容經過感知理解(壓縮)后,信息量也不同。在實驗中容易產生偏倚。但若是用隨機字符,就能從一定程度上消除不同人先驗知識的差異。
本文來自:快速記憶法 http://www.885221.com/dp-bbsthread-23073.html
快速記憶法 - 逍遙右腦記憶 - 右腦記憶論壇 - 速讀訓練軟件
Powered by DiY-Page 6.5.0 © 2005-2025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