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突然變小,或者變得特大.用彩色粉筆畫上各種記號。呈現例句時,突然寫上一名錯句--學生容易出錯的句子。有時甚至用簡筆畫來呈現詞;用線段、圓圈等幾何圖形來表現詞與詞的區別。例名、情景既要體現語言的特定場合,又要貼近學生的生活。并注意與沸騰的社會生活相聯系。新奇又現實的情景會起強刺激的作用,激發興奮感,通過練習,學生們很自然地得出:表現不可能實現或可能性極小的事情或與事實相反的事情,要用虛擬語氣。反復聽說后,板書真實句及虛擬句,引導學生觀察辨析,找出表達虛擬語氣時動詞變化規律。然后,給學生一個話題:lf l werc the Mayor of Shanghai,……(假如我是上海市市長)學生馬上辨析出在這種語境中,該用虛擬語氣。他們躍躍欲試,紛紛用新學的虛似語氣表達自己的想法:有的說要解決住房問題;有的說要解決交通問題;也有說要解決污染,讓上海人喝上清純的水……有趣的話題,熱烈的討論,使學生對虛擬語氣的運用情景和動詞的結構變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課堂上進行瞬間記憶訓練
“凡是已經識記的事物都在大腦組織中以某種形式留下了痕跡”。這是教育心理學者研究“痕跡理論”所得出的結論。他們認為:記憶痕跡在腦中的儲存分三種情況:瞬間記憶、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瞬間記憶儲存時間很短,但卻在記憶過程中占有主要作用。在這個基礎上,只要稍經啟發,就能引起聯想和回憶。
瞬間記憶是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的基矗有了在課堂上的瞬間記憶的基礎,長時記憶就比較容易了。進行瞬間記憶能力訓練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一般做法是先向學生宣布記憶指標,比如要求學生在一分鐘內背出一段對話。學生為了快速記憶,必然高度集中注意力,非常認真地朗讀,盡量找尋到能幫助自己記住對話的特征,強烈記憶的愿望可以提高記憶的效率。開始時只有少數學生能按要求完成,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基本上每位學生都能達標,能在速讀一分鐘后,準確、流利、有表情地背誦對話。實踐證明,即使那些學習成績不佳的學生,瞬間記憶的效果也挺好。
這說明這些學生不是沒有能力學好英語,而是他們平時不肯下功夫,這個訓練不僅提高了他們的瞬問記憶能力,也增強了他們學好英語的自信。實驗證明:進行這種訓練,對于提高瞬間憶能力,增加單位時間內的信息接納量,提高外語記憶效率是有效的。
化機械記憶為理解記憶
提高學生外語記憶效率的另一個嘗試是:化機械記憶為理解記憶,理解了的內容,就容易記住,理解得越深刻,記憶得越牢固。在學英語的過程中,學生普遍感到困難的是記憶單詞。為了提高記憶效率,我根據單詞的不同特點,采用不同的方法教。讓學生在新舊聯系中記,在歸納比較中記。
在教單詞時,把音、形、義同時教給學生,讓學生對一個詞有全面的了解,就容易記?蓮穆犝f入手。設計某種特定場合,讓學生在情景中學。教一些表示抽象概念的詞,把它們放到短語或句子里教,更為適宜。盡量用學生熟悉的語言材料,使學生對詞義的理解具體化,還可以通過“溫故而知新”--以舊聯新,以新帶舊、新舊知識的聯系加深記憶痕跡。用得最多的是歸納比較法:多義詞、同義詞、反義詞、同音異形……都宜作歸納比較,才能使學生正確理解,合理使用。歸納比較做得及時,對辨析詞義,加深記憶痕跡,提高記憶效率很有用。歸納要簡明扼要,比較要切中要害,注意形象性、系統性、代表性。忽視歸納比較,學生對所學知識的遺忘率就記。盡量啟發學生做歸納比較,效果更好。
要想方設法化機械記憶為理解記憶,只有這樣,才能悟出規律,才能對所學知識進行創造性的重新組合和聯系,從而加深記憶痕跡,提高記憶效率。
根據遺忘規律安排復習
學過的知識,時間久了,不復現,就會遺忘。這是人腦活動的一個規律性的現象,心理學家稱之為暫時神經聯系的抑制,如果沒有及時對所要記憶的知識加以反復強化,這種抑制更會逐步加深,后后使已經纖建立的神經聯系完全消失。
克服遺忘后的最主要的方法是復習。如果有效地復習?最好能根據記憶規律和遺有規律進行。
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的驗證明:遺忘的規律是先快后慢,剛記住的材料.最初兒個小時內遺忘的速度最快,第四大遺忘率最高。以后逐漸緩慢。如果四至七天內不復現。記憶將受到抑制,甚至完全消失。
總之。復習應當在遺忘還沒開始的時候就進行有效的復習要先密后疏、要形大多變,連續不斷,密集多樣的復習,無疑會對大腦產生強烈刺激,留下深刻痕跡,這對于長時記憶會有很大作用,從而提高記憶效率。我們要努力探索,使外語教學更加符合語言學習的規律,更加符合心理學、教育學的規律。只有這樣,外語教學才有科學性可言,才能提高效率。減輕學生負擔。這對于全面提高學生素質,讓學生的個性得到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本文來自:快速記憶法 http://www.885221.com/dp-bbsthread-233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