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找出關鍵詞和核心詞記憶。比如:條件反射概念,是人或是動物,通過神經系統,對外界或是內部的刺激,做出有規律的反應。先把概念將一遍,這時會有很多同學記不住的,這個時候可以提出:含羞草被碰觸后縮起葉子,算是條件反射嗎?這個時候學生會產生爭論,聽講好的會說含羞草是植物,這樣第一個核心詞-------動物就出來了。然后再設圈套,草履蟲受到鹽水刺激后逃避離開算是嗎?還不是,因為沒有------神經系統,這樣一次設下陷阱,讓學生總結出關鍵詞或是核心詞。這樣他們在應用的時候會記起每個關鍵詞,也就容易記憶概念了。
第二、運用對比的方法,教會學生區分易混淆的概念。比如: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兩個概念,在字面表述上、內涵上、在過程上都有些相似,學生在學習的時候由于沒有正確的對其區別把握,往往容易混淆。這個時候就要運用對比來區分,就像區分雙胞胎一樣,找出不同點:
光合作用 | 呼吸作用 | |
場所 | 葉綠體 | 線粒體 |
條件 | 在光下才能進行 | 有光無光都能進行 |
原料 | 二氧化碳和水 | 有機物和氧氣 |
產物 | 淀粉和氧氣 | 二氧化碳和水 |
能量變化(實質) | 制造有機物、貯存能量 | 分解有機物、釋放能量 |
第三、讓事實說話,運用探究實驗來糾正學生錯誤概念,讓他們心服口服,記憶深刻。比如:我們剛講完生物生活需要的六個基本條件后,馬上講環境對生物生活的影響,這個時候,受前面知識的影響,很多同學會感覺光對種子的萌發有影響,因為光是生物生存的六個基本條件呀。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開展探究實驗,來驗證光對種子萌發的影響。實驗后很多同學又會說光對種子的萌發沒有影響。這時還要告訴他們,光對種子的萌發一般沒有影響,但極少數種子是會受到影響的。我們探究的只是其中的幾種種子而已。這樣就會減少學生極端的思維方式,培養學生科學的世界觀。
第四、 運用概念圖的方式,形成直觀的理解。其實這個概念圖(圖略)(可以上網查詢)和我們搞的知識樹形式上有些類似,但內容上有著不同。利用概念直接的關系相互幫助提高認識和理解水平。
總之,突破了概念識記這一關,很多的問題就迎刃而解了,在學習中會減少很多麻煩,大大提高學生掌握知識的效率,也自然會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本文來自:快速記憶法 http://www.885221.com/dp-bbsthread-234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