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抓基礎。很多人認為大家都在抓基礎,抓住最底層的東西,那大家不都差不多,都很平凡了?但是基礎知識面廣而且知識量大,未必是每個人都可以把它全部掌握的。而且如果你不抓基礎,那么你的學習之路,就會走得很不踏實,不可避免會大起大落,那么誰又能預測高考是你的高潮還是低谷呢?況且不抓好基礎,想提高某一方面的能力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也許這適合競賽,但不適合高考,F在的高考越來越重視基礎知識的考核,越來越重視綜合素質的培養。大學也一樣,也很重視基礎學科的學習。現在的高考試卷中,基礎題占了60%,中等題占20%,難題只有20%,而我們打好基礎,拿下基礎題、中等題,那也就有600分了,再下點功夫,做做適當的難題,也就遠遠高于600分了。經歷過高考的人,回頭看高考也都說:“其實高考也不過如此!平靜地視它為一次普通的考試,告訴自己:“這是一次機遇,善待它。”盡自己一切努力也就可以了。而在平日里,我們得抓好日常每一天的作業,抓好每一次小測驗,如果平日里,你對這些小測驗都不屑一顧,敷衍了事,那么一遇到重大的考試,你就會心里發慌,又怎么會平靜地自信地去面對呢?所謂“平凡中見雄奇,渺小中見偉大!
其次,上課要跟上老師的進度。因為一天的時間主要還是花在上課上。上課老師講的是老師精心準備過的,任課老師的單科知識面要比你廣,在這短暫的40分鐘中,他會把自己認為最重要的東西傳授給大家,面對這么一塊豐厚的饋贈,我們為什么要回絕呢?很多同學會選擇去補課,選擇自我鉆研。這固然是好事,但補課的老師也是按照上課的思路給你們講述的。即使是補課,也要上課認真,跟上老師的進度。況且上課不認真,你還能做些什么呢,一心兩用,你能做得安心嗎?所以說,上課要跟上老師的進度,而且課后要及時鞏固,回想一下課上老師講了些什么。當然你也可以比老師的進度更提前,因為老師畢竟是根據大眾的情況來教授的。居高臨下地去審視,去研究,問題就會更清楚,復習也就更有味道了。至于復習資料,我認為先要把老師布置的作業及時完成,因為老師訂的資料畢竟經過資深老師們的討論,質量應該不會太差,而且根據老師的進度來,效果會比較好。如果要找輔導書,那不能太多,挑一本精的輔導書,把那本書看透,把能吸收的營養全部吸收,也就可以了,因為現在市場上的輔導書都是大同小異的。我個人認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高三已經夠忙了,過重地給自己增加負擔,弦繃得太緊了,往往會適得其反。畢竟高三不能讓緊張的學習完全地充滿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它畢竟也只是人生中的一年。
再次,文科有很多東西需要自己去領悟,這需要我們要懂得整理總結。社會天天在變化,高考內容每年也都有改動,文科內容又多又雜,怎么才能把握住它的命脈,以不變應萬變呢?那就需要我們整理總結了。在這個方面,我很感謝我們的文科綜合老師,可以說他們為我們做的實在是太多太多了。他們會時時關注社會的動態,根據各方面資料總結出各種類型題目的答法,該注意會有哪些陷阱,該從哪些角度出發。比如當時我們認為今年的熱點之一可能在中國中部,那么文綜老師會集中討論一下,地理老師會幫你找出中國中部各省份的地理狀況,所面臨的生態問題,今后發展方向等等,而歷史老師會幫你找出各省曾經出現的偉大的歷史事件,偉大的人物以及啟示等等,政治老師會幫你找出區域經濟、“紅色旅游”方面的相關意義等等。另一方面,我們高三要做很多的試卷,練習冊,那就必不可少要備本錯題集。高考前有一段時間要自主學習,你不可能把高三所有的書全看一遍,也不可能把所有的復習資料全翻一翻,這段時間安排得最充實也不緊張的就是看自己平時總結出來的筆記和錯題集。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告訴我們遺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在高考前,把自己以前的筆記拿出來看看,你會有種一見如故的感覺,而且效果挺好的,你會更加明確自己哪些地方得注意,告訴自己我已經盡我所能完善自己了,那么也就沒什么可怕,可后悔的。
第四個方面,要善于安排時間,合理安排生活。計算一下,一天除去上課運動,休息等。你有幾個時間段自主學習,有多少時間自主學習,算算它的最大值與最小值,然后明確自己基本上能有多少時間自主學習,怎樣安排各科的學習,才使學習效率達到最高。比如說,早晨要分給語文,英語培養感覺,晚自修3個小時比較適合語數英三門主科的學習。每天晚上的睡覺前我們得明確自己明天要做的5件事,然后按照重要性依次排列,然后在各個時間段里,先完成你認為最重要的,把最主要的抓住也就夠了。還有,高三時間有限,那么在本該學習的時間里少做“三閑”,即閑話,閑事,閑想。但這并不是說我們不能去運動,去逛街,去看電視。合理安排自己的學習生活時間,該學習的時候就得學習,該放松的時候,也得放松,讓每分鐘都實現它的價值,做到問心無愧。
第五個方面要分析形勢,營造良好氛圍。高考復習要心靜如水,那么也得創造良好的氛圍讓自己心靜如水。學校給我們提供了安靜、和諧的學習生活環境,老師的關懷讓我們備感親切,同學們之間的問候讓我們備感溫馨。帶著微笑和感恩的心態珍惜我們的學校,我們的老師,我們的同學。在高考在臨前,情緒上不要有很大的波動,不要過于重視高考,放開來,就把它看成平常的兩天。在實際工作中碰到的問題,比學校里做作業或考試遇到的難題都難得多,倘若這件事都不能放開來,將來怎么走入社會、怎么接受社會的考驗?高考前我們得做好一切物質和心理準備,熟悉考試的環境,每天睡覺前想一下高考的程序,但不能在高考前一天的晚上想,如出門坐車,走進考場,聽老師宣讀考生手則等等,像過電影一樣過一遍,再想想最壞的可能出現的情況,想好應付對策。這樣,走進高考考場的那一天,你就覺得自己好像經過過一樣,心理有保障,也就會揮灑自如了。
以上是我個人的一些學習,高考方面的體會,我畢竟還只是個高中畢業生,還是一個平凡的高中畢業生,有什么不足,不對的地方,請大家多包涵和改正,最后祝愿大家都能在自己的求學之路上創造輝煌,謝謝大家!
------------
本文來自:快速記憶法 http://www.885221.com/dp-bbsthread-235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