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論壇通告:學習中有不清楚的地方就點擊>>站內搜索<<,大部分的問題都有對應的解答!
您的位置:快速記憶法 > 學習方法論壇 > 學習方法 > 成功高考有學問:把高考當作一門學問(2)

成功高考有學問:把高考當作一門學問(2)

2013/4/5 11:32 作者:龍少 本文已影響:1340人 
數學是思維的體操,因此也最需要嚴謹。第一,要準備一個本子,將課本的知識、基本題型的解法以及以前忽略的地方總結出來,最好按照課本的章節順序進行編排。比如《函數》一章,按照函數定義的提出(映射、函數定義)、函數的組成(定義域、值域、對應法則)、函數的性質(奇偶性、單調性、周期性)、函數的圖像變換、反函數、常用函數、函數思想、函數題型等這樣的順序編排起來,這個過程之后,你就成了半個數學家。第二,要多解題,通法在解題中應用,特殊技巧從解題中獲得,數學就是解題。當然解題要有針對性,不能扎進題海,泅不出來。
  政治課本的編排最為科學,邏輯相當嚴密,這有益于我們的記憶。政治的記憶要學會用目錄,并學會畫知識框圖,在記憶的時候,不要死記,聯想知識間的聯系并在不看書的情況下劃出知識框圖,這樣才能將知識記得牢。政治題分為選擇和論述題兩方面。對于選擇題,最重要的是審清題目,主要審三項——主體、設問及隱藏于其后的命題意圖(比如題目要求的角度,是政治常識還是經濟常識)。另外做題時要結合題支,有三個步驟排除(錯誤項)、去除(不合題意的項)、比較(既合題意,表述又無誤的項)。其實開始是這些步驟需要嚴格的訓練,但用熟以后就不必拘泥了。論述題一般都是材料題,審題要劃分材料說了幾層意思,然后綜合材料的核心思想(這樣最容易發現命題者的意圖)。另外一定要看清設問的角度,到底是政治、經濟還是哲學角度,詩文是什么、為什么、還是怎么辦,還是三者都包括。需要指出的是,一般三條都寫才能保證不失分。另外答案往往來源于四方面——課本原理及方法論、材料中的信息、自己平常見到分析某一類問題是常用的語言和知識點(比如“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一語,書上沒見過,但在分析新的經濟現象是常用到)、時事性的語言(往往成為加分的條件)。政治是三門之中最注重時事的,因此需要我們廣泛的閱讀報刊,在這里我推薦《中學生時事政治報》。
  歷史是一門使人聰明的學科。因為它讓我們了解到前輩們的經驗和教訓,使我們做事時腦袋中充滿了點子,也使我們少走了彎路。但歷史不僅是有趣的故事,它更需要理性的把握。歷史首先要解決識記的問題。識記不要被那么多的年號嚇倒,記住大的歷史階段才是最重要的,當然重要的年代還是需要記的,特別是中國近現代史。古人結繩記事,我們也應該借鑒這種方法。把整個歷史當作一條繩,在這條繩上打結記事件,同時把握歷史階段特征(這才是歷史中最重要的)。近年來的歷史選擇題有兩種趨向:一是分析文物,這種題靠的就是一個邏輯推理,切忌脫離文物本身、憑空猜測;二是注重用文化來考察政治經濟,這種題考的是歷史階段特征。歷史論述題著重于辯證思維的考察(不管是對哥倫布開辟新航路的評價,還是對民族主義的評價),這種題要注意表述的完整性(即采用總分式)。
  地理是拓寬自己的視野和知識面的有趣學科。地理題考不出新的內容,只要能掌握課本上的知識及常規問題的分析方法就可以。地理最注重定位,所以經常看地圖非常重要,比如2004年的全國卷第36題,只要能分辨出是咸海,再聯系到初中地理中亞部分的小字介紹,什么問題都解決了(因為它就是小字的變種)。地理題的第二個特征是重視區位分析,比如描述地理特征、分析環境優劣、怎樣進行開發等。對于地理課本,自然地理的部分重在理解道理;人文地理的部分重在表述及邏輯;國土整治則是區位分析的典范,關鍵在于把握思維。
  應考的學問
  考生自然要面對高考。其實考試也是一門學問,有人還為此專門出書論述。我們首先應該端正對考試的態度。有的同學厭考,認為它像科舉一樣摧殘人才。其實即便是科舉也曾發揮過莫大的積極作用,通過科舉上的人未必就是庸才,F在的高考比古代輕松多了,人性化的關懷很多。高考不是敲門磚,它具有教學導向和能力導向。為了應考,教與學都遵從考試大綱進行,由于考試大綱經過專家多次論證才修訂,它就具有了科學性,所以依托考試大綱來進行教學也成為一種科學行為,它必定讓我們增加的是有用的知識和能力。有些同學提倡素質教育,但目前還沒有成型的素質教育方法和評定方法。那些厭考的同學大多是缺乏面對挑戰的勇氣罷了。如何考試?考前要保證睡眠和飲食,最好保持和平常一樣的狀態?荚囘^程中聽好監考的指示。卷子發下來后先閱卷,做到統覽全局。答題時,要做到“沉著冷靜,膽大心細;穩而不慢,快而不亂”。如果實在很緊張,就想“我做的都是對的”,很有效,不妨一試。答題時也要注意次序,先易后難,比如英語,順序為聽力→單項→改錯→作文→閱讀→完型,不必拘泥于試題順序。如果臨近結束,你的難題還未做,停下來檢查基礎題(尤其對數學,因為基礎題失分的不在少數)。每門考試后不要議論答案,因為一切已經結束,再討論都無濟于事。當然,平常的考試后還要注意總結,總結知識是否有欠缺,應考狀態是否最佳,并進行有針對性的補救。
  作為過來人,最后我愿贈給面對高考的學子們幾句話——
  · 青春的蘊涵——只有奮斗的義務,沒有蹉跎的權利。
  · 手中的牌沒打完,我是不會認輸的。
  · 每個人都是自己命運的建筑師。
  · 沒有過程的結果是不存在的,沒有結果的過程是無意義的。
  · 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
  以這些話共勉、共進!
  奮斗吧,未名湖畔將閃現你的身影,博雅塔下將留下你的足跡!
  百年北大歡迎你的到來!
本文來自:快速記憶法 http://www.885221.com/dp-bbsthread-23524.html
快速記憶法 - 逍遙右腦記憶 - 右腦記憶論壇 - 速讀訓練軟件
Powered by DiY-Page 6.5.0 © 2005-2025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