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院系:北京大學醫學部公共衛生學院2005級
畢業中學:天津市大港第一中學
曾獲獎項:天津市優秀學生干部,全國中學生化學競賽天津賽區二等獎等
不管你是否相信,我從未想到有一天自己會置身于北京大學寫下這樣一段文字,也許因為我曾追夢就堅信夢在遠方。不知為何,剛剛過去了四個月的高考似乎已飛向了記憶中最遙遠的地方,恍如隔世卻又記憶猶新。曾有一位同窗說過,高三的生活促使他“從一個懵懂的小孩變成了追夢的少年”。對我來說,北京大學就是我那時的夢,高三的生活就是我追逐夢想的跑道,當我沖刺后的一瞬間,我想說:為夢搏,有何不可?
高三的經歷已成為過往,被時光雕刻在心,顯得彌足珍貴。我不是天資聰穎的“天才型”考生。我的高三詮釋了一個叫做笨鳥先飛的故事。我在高二暑假就借來高三課本來預習并做了許多本輔導書,當然書中有很多我無法理解的地方,我也曾經試圖放棄這個費時耗力的預習方法,因為單憑自己研究課本,自己很難透徹地解析書中概念的精髓之處、涉及的細節及不同概念的微小差異,自我否定和自我懷疑的消極情緒又頻頻作祟,但我認為堅持的力量才能讓我實現自己的愿望,于是我約束著自己繼續進行預習。不得不承認,那段時間是艱苦的,為了背下晦澀難懂的古文而在房間內踱步到深夜,為了提高作文水平各處搜集話題材料嘗試多種作文形式:故事新編、網頁、三棱互補法;為了提高思維發散性而嘗試一題多解;常常會因為一個角度無法再進行下去而懊惱不已;為了使運算更加準確而去解決成百上千道基礎性題目,耐著性子擺平自己粗心的毛病;為了攻克語法難題,劃名、分層、琢磨時態;為了寫出漂亮、地道的作文,逐字、逐詞、逐名修改,克服“China Eglish”對自己的左右;為了思考出物理題中涉及的發生過程而長時間地“入定”無法自拔;為了完善解題步驟同一道題目謄寫數遍;為了表達準確而不被扣“冤枉分”反復看書細致到小字的注解,在細節中反復“糾纏”。這種苛求式的自我訓練雖然讓人很疲憊,但在此之后各方面的能力卻在不經意間有了很大提高,就像鳳凰的涅槃,在浴火后方能重生。其實這樣的訓練每個人都會經歷,關鍵在于你是否能夠忠誠地面對你內心的渴望,然后扎扎實實地完成學習工作。一條有效的自我激勵信息就是:如果努力拼搏也許沒有與預期相符的結果,可是如果不肯為夢想而奮斗,那就肯定不會有什么收獲。
其實忙里偷閑地想想,盡管高考分數在各地域有著明顯的差別,但它仍在全局范圍內顯示著巨大的公平性。畢竟,它是人的一生能夠經歷的為數不多的公平選拔制度之一。既然給定了這樣一個可以為夢拼搏的機會,有什么理由不為它癡狂?
除了老師的講解,對我幫助和啟迪最大的就是學習雜志了。高中時期,我訂閱了《中學生數理化(高中版)》、《中學生語數外(高中版)》和《考試報(高考版)》。這些雜志中很多文章都有助于對概念的深層次理解、對較難問題的詳細分析和對當年高考題的解讀及對下一年動態的預測。這些雜志讓我對于考試有了更加準確的把握度,對題目的設計有了更加清晰的判斷,讓我在迷茫中找到方向。
對競賽的投入將提高考生的思維力度,更加敏捷地判斷出出題人的“心意”,對于解決高考試卷中出現的難題、怪題極為有效。對于這一點我頗有同感,通過競賽的學習首先對于該學科會有一定的自信程度,不會再產生畏難情緒是極為有利的一個因素。
高三一年考驗你的不僅是學習,還有你的心理素質,因此有人說心態是高考成功的關鍵。在高三的一年各科統練、模擬考中,每次發下來的排名表都發生著微妙的變化,在這期間有人流淚有人雀躍,一幕幕“幾家歡喜幾家愁”。我自己也經歷過排名的迅猛下跌,郁悶過,懷疑過,失望過,還曾一度要放棄自己報考北京大學的夙愿,忐忑不安地等待著老師找我談話,自信心跌落到極點。老師始終沒有找我談話,同窗開導我說那是因為老師對我是信任的,而他們——我可愛的同學們對我的實力從不懷疑!說真的,那一刻我感動至極,在高三年級那樣時間緊迫的情況下,他們仍肯花費時間來幫助我度過危機,這份友情和信任給我帶來了力量,讓我自信地吶喊:為夢搏,有何不可?
我的高三,有艱辛、有惆悵、有彷徨、有失落、有友情的鼓舞、有激蕩的豪情、更有著拼搏的決心!當我收到錄取通知書時,我并沒有自己想像中的驚喜,因為我明白來到了北京大學這所高等學府中,我又成了那只期待飛翔的小笨鳥,一切從零開始,夢又在遠方等待!
不過,我期待這樣的過程。因為生活教給我一條樸素而實用的真理:為夢搏,有何不可?
------------
本文來自:快速記憶法 http://www.885221.com/dp-bbsthread-23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