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一篇文章來說,拋開主題內容不談,單單只從結構的角度來講,就是一些分散的內容 (也就是段落),按照一定的邏輯順序組成的一個完整的篇章(文章=段落+邏輯結構)。 對于要背誦的人來說,就是按照文章的邏輯順序,把內容從書本上存到自己大腦里,以便能夠為我所用,而所要做的工作就是如何快速加工這些內容,進而快速的存存儲自己腦子里。
1. 準備好一組有序的地點(越熟悉的越好),最好牢記他們的順序,因為這個順序是要和文章邏輯順序相對應(有序的地點+聯想的內容 = 要背的文章);
2. 用地點和所要背誦的內容(段落或者句子)進行關聯,這就看個人聯想的能力了,聯想的越好,記得越快。
用地點法記憶最大的好處就是記憶的內容的時候,順序有了可靠保證(有時候會想不起來下一句是什么,或者記串了),因為你所選的地點已經解決了順序的問題,只要考慮該地點里是什么內容即可(這個真的省時省力了)哈哈 ~~
在用每個地點記憶文章的段落或句子的時候,要使用一切可以地點和句子發生關聯的方法,比如詞語的諧音,地點的特點等等。
在技術層面影響背誦的因素:
1.對所選地點的熟悉程度,包括地點的順序,地點有哪些特點可以借用等
2.聯想的能力,地點和句子之間的聯想的越好,記憶的越快。
可以操作的練習:
諧音:寫出讀音相同或者相近的不同漢字,或者是讀音相近的詞語,這個寫得越多,在做聯想記憶的時候你的思維會越
活躍,速度就會更快。
有待提高之處:
1. 聯想的能力和速度有待提高,直接影響了背誦的速度
2. 地點的數量太少,一次能夠存儲的內容太少
3. 對地點熟悉程度不夠,影響反應速度
個人體會,僅供參考,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本文來自:快速記憶法 http://www.885221.com/dp-bbsthread-243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