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始就要明確區分制作筆記和記筆記
制作筆記的意思是指組織自己的思想,經常是以創造性的、革新的方法進行的。 二記筆記是指總結別人的思想,比如一本書、文章或者講座里的思想內容目前的筆記中用得最多的因素是:符號、線性模式和分析,只用到了大腦皮層大量工具中的3種。
不包括;
#視覺節奏
#視覺模式或正確模式
#色彩
#圖像(想象)
#視覺化
#維度
#空間感
#完整傾向(整體觀念)
#聯想
標準筆記的不利之處 目前標準的制作筆記和記筆記的方法有四大不利之處:
1. 埋沒了關鍵詞 重要的想法由關鍵詞來表達。在標準筆記中,這些關鍵詞經常出現在不同的頁碼上,埋沒在一大堆相對不重要的詞匯之中。這些因素阻礙大腦在各個關鍵的概念之間做出合適的聯想。
2. 不易記憶 單調的(單一顏色)筆記看起來很沒有意思。這樣的話,它們就會被拒絕和遺忘掉。另外,標準的筆記列出來的東西看上去通常都很相似,沒完沒了。光是列出這樣的單子本身就夠煩的,會使大腦處于一種半催眠狀態,幾乎不可能去記住什么東西。
3. 浪費時間 標準的筆記方法在各個階段都很浪費時間: —要求記些不必要的內容 —要求讀些不需要的筆記 —要求再次閱讀一些不需要的筆記 —要求尋找關鍵詞
4. 不能有效地刺激大腦 標準筆記的線性表達內容阻礙大腦作出聯想,因此對創造力和記憶造成負面影響。
另外,特別是面對表單式的筆記時,大腦會不斷地有一種感覺,好像“快要完了”,或者“已經完畢”。這種錯誤的完成感覺會起一種精神麻醉劑的作用,減緩或者抑制思維的過程。
思維導圖筆記四個基本特征:
注意的焦點清晰地集中在中央圖像上
主題作為分支從中央圖像向四周放射
分支由一個關鍵圖像或者印在相關線條上的關鍵詞構成,比較不重要的話題也以分支形式表現出來,附在較高層次的分支上。
各分支形成一個相互連接的節點結構。
層次和分類入門 為了控制和應用廣大無邊的大腦威力,你需要用層次和分類來組織你的思想和思維導圖。第一步是要確認你的基本分類概念(Basic Ordering Ideas,縮寫為“BOIs”)任何思維導圖中的基本分類概念都是那些最簡單和最明顯的順序裝置,即詞匯或圖形。它們都是些關鍵的概念,本身容納了最大的聯想數目。 正是使用了層次和分類才把完全思維導圖與前面描述的小型思維導圖區分開來。
在小型思維導圖里,最開始出現的10個詞和圖形之所以很重要,就因為它們是最先出現的。而在完全思維導圖中,它們是按照其內在的重要性來定位的。 發現主要的基本分類概念的一個簡單辦法,可以從提問看出來:
需要什么樣的知識?
如果是一本書,章節的名稱是什么?
我的具體目標是什么?
在所考慮的領域當中,最為重要的七個分類是什么?
我的基本問題是什么?“為什么?”“什么?”“在什么地方?”“誰?”“怎樣?”“哪一個?”“什么時候?”
通常都足可以作為一張思維導圖的主要分支。 —經常的情況是,當你問自己這些問題的時候,往往就找到了所要求的基本分類概念。如果沒有找到,從一個中央圖形或者主題詞開始,再從這里畫四至七條分支線,再問上述幾個問題。 或者,可以再回到小型思維導圖方法上去,寫下最先想起來的10個詞或者圖形,再問自己哪些是可以合并成一類的。思維導圖的最大好處是從整體上把握事物,你必須對整體有個了解,才能做出來思維導圖,在這方面確實比線性筆記要省力。
1.可以用思維導圖做過去總結和未來計劃
2.可以用思維導圖解決人際關系。甲講消極乙做
思維導圖,乙講消極甲做思維導圖,然后甲積極乙導圖,乙思維甲導圖,然后甲方案乙導圖乙方案甲導圖
然后討論,達成解決方案。這種方法和之前讀過的伴侶解決問題的那本書很像。
3.做讀書思維導圖是雙向的,可以用顏色標注出來你的思考
本文來自:快速記憶法 http://www.885221.com/dp-bbsthread-24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