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人腦的大部分記憶是將情景以模糊的圖像存入右腦,如同錄像一樣。右腦記憶圖形的功能非常強大,因此,把學習的內容轉化成圖像,就更容易被大腦接收記憶。全腦速讀就是遵循了這記憶規律,把最常見的2000個漢字組成詞語融入1000幅圖畫中,將漢字成為圖的一部分,記憶就容易了。
2、遵循兒童思維規律
兒童發展心理學家研究表明:兒童在6歲以前以形象思維為主,歸納推理等邏輯抽象思維能力非常弱,就連“兩根錯開的筷子是一樣長的”這樣的命題也無法理解。而6歲左右的兒童大部分都有明顯的“遺覺像”功能,它是一種特殊的異常鮮明的形象記憶。這種記憶能力過了8周歲以后就消失的很快。我們從兒童的拼圖游戲中可以看到,五、六歲的孩子即使是很復雜的畫面也只要看上幾眼,就可以輕松、快速、順利地拼好,而這一點許多成人卻很難做到。把漢字融入圖畫當中讓孩子們去記憶,正符合了6歲左右孩子認識事物的思維規律。
3、依托快速記憶原理
1)聯想記憶效果成倍提高
把漢字組成常用詞放在一幅幅有趣的直觀的圖畫中,背景豐富,易于產生聯想記憶。圖詞對應,以圖示意,產生讀音聯想;以圖解意,產生意義聯想;直觀形象,產生定位聯想;妙趣橫生,產生奇特聯想。
2)雙重密碼記憶
雙重密碼理論告訴我們,圖文并茂,雙重密碼呈現,比純文字的單密碼刺激,容易記憶。偉大的教育家蘇霍姆斯基也說:識字教學應當跟圖畫緊密結合起來。
3)分散記憶
心理學告訴我們:同一內容分配學習時間越長,記憶越牢固。一次學習70個左右漢字,每天學習1-2次,每次15分鐘左右,持續學習3-10天。集中學習時間短,分配學習時間長,記憶輕松、牢固。
4、遵循遺忘規律
遺忘規律告訴我們,避免遺忘要及時復習,循環復習。每一課的內容在學完10分鐘之后復習一次,以后在3-10天內每天復習1-2次,一個月以后又復習一次。每一課生字學完就進入相應的配套閱讀練習,所學的生字在閱讀中得到鞏固和檢測。三個月以后,2000個生字又在相應的配套兒歌、故事閱讀中反復鞏固。
5、遵循語言學習的規律
學語言必須有一個語境。學生字必須在語言環境中,把音、形、義三個基本因素統一起來,才能收到最佳的效果?磮D表達圖意的過程就是把生字、詞語融入語言環境之中,音、形、義完美統一的過程。
本文來自:快速記憶法 http://www.885221.com/dp-bbsthread-247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