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是個體進行活動的重要保證。沒有記憶,我們的活動幾乎不能進行,即使連最簡單的諸如打電話之類的活動也難以維持。因為我們要對電話號碼進行記憶,才能做出撥打電話的動作,盡管我們的記憶時間可能很短,以至于我們沒有意識到它的存在。
記憶在人的認識活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不僅在簡單的認識過程中離不開過去的經驗(經驗使感知覺具有了選擇性、整體性、恒常性等特征),而且越復雜的認識過程越離不開經驗的參與。例如,在思維過程中,經驗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沒有經驗參與的思維是難以想象的。
記憶在個體的心理發展中也起著重要的作用。從某一角度講,個體的發展過程就是個體經驗積累的過程。個體的發展方向、發展水平的不同就是個體經驗的內容、結構的不同。
記憶也是使人的心理活動在時間上得以接續的保證。沒有了記憶,我們只能停留在某一種心理發展水平上。記憶聯結著我們心理活動的過去和現在。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說,沒有記憶與學習,就沒有我們現在的人類文明。
我們過去感知過的事物并不在眼前,由于一定條件的誘發,我們在腦中重現了這事物的映象,這就是回憶。
回憶可能是直接的,也可能是間接的。直接回憶是由當前事物直接引起過去映象的再現;間接回憶則是在中介性聯想參加之下實現的再現。例如對乘法表或十分熟悉的外語單詞,通常都可以直接被回憶起來,而對部分遺忘了的物理的或數學的公式,則往往要依靠許多中介性的聯想才能間接被回憶起來。這些中介性聯想可能是與需要再現的材料有關的各種表象或詞,有時甚至通過復雜的思維。
回憶可能是無意的,也可能是有意的。無意的回憶是事先沒有確定目的,也不需要作任何意志上的努力,好像是自然而然地發生的一種再現;有意回憶則是由于規定了回憶某種事物的任務而自覺地引起的一種再現。人們有時會觸景生情,這便是無意回憶。學生在考試時回憶所要求的某些答案顯然是一種有意回憶。
在有意回憶時,回憶的任務推動著回憶過程的進行。在某些情況下,這一過程需要一定程度的努力才能實現。在有意回憶時,我們往往要利用許多的有時甚至是多層次的中介性聯想,并且還要通過判斷和推論才能逐漸地回憶起所需要的東西來。例如,當我們不能直接回憶起五四運動發生的年份時,就可以利用十月革命和中國共產黨的成立等史實來進行回憶。我們首先可以聯想到,這一運動肯定發生在1917年十月革命以后,因為它是在十月革命影響下發生的。其次,我們又可以聯想到,這一運動肯定發生在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以前,因為它為黨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準備。通過這一過程,我們就能回憶出1919這個年份來。
有意回憶,在教學過程中具有很重要意義。學生每天都獲得新的知識,而對學習過的東西的復習,無論組織得怎樣好,總是有被遺忘的一些問題和章節,因此,就有必要去特別回憶它們。教師有責任組織好這一工作。
本文來自:快速記憶法 http://www.885221.com/dp-bbsthread-250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