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科技如此發達的今天,科學家仍然缺乏對大腦的認識,能夠用來供研究的大腦本就很少,當然也缺乏足夠精確的試驗設備去更加精細地研究大腦。其實我們的大腦遠比那些偵探小說中的離奇案件復雜得多,但我們的大腦也就3磅重,聽起來似乎是很小的一個東西,是的,一切的神秘就在這個三磅重的大腦里。隨著大腦成像技術的發展,科學家們也可能慢慢地知道更多關于人腦的信息。
大腦是一個3磅重的超級計算機,它是使我們正常生活的命令和控制中心,完全參與我們所做的每一件事。大腦決定我們如何思考、如何感知、如何行動以及如何與其他人和平相處。大腦甚至決定我們是哪種人,它決定我們是如何深思熟慮的、如何禮貌或如何粗魯的,它決定我們能多好地獨立思考,它影響我們能多好地工作和與家人相處。大腦也影響情感幸福,以及與異性相處的融洽程度。
大腦分為左右兩個半球,盡管無數的醫學實驗證實,當人們大腦的某一半球受到損傷后,另一半球會逐步接受并承擔起之前受損大腦所擔負的功能,但是這并不能否認,在正常情況下,人類大腦的兩個半球在分工上是各有側重的。人腦的左半球是抽象思維中樞,右半球則是形象思維中樞,左半球思維材料側重語言、邏輯、數字、符號等;右半球思維材料側重事物形象、音樂形象、空間位置等。
從日常生活的經驗中可以感受到,大腦處理圖像要比處理文字高效很多,這種高效體現在專注度以及存儲效率上。人們看過一本書之后,往往很難回憶起多少內容,然而看過一部電影之后卻能輕松地回憶起電影的所有情節,甚至連很多細節也都能記得清清楚楚。根據這樣的特點,記憶分為左腦性符號記憶和右腦性形象記憶,符號記憶就是那些以語言、文字、符號等作為載體而儲存的記憶,它們是由邏輯思維來主導的,因而這種記憶速度很慢,而且記憶容量非常有限。
然而,以圖畫、電影等作為載體而儲存的形象記憶則來得更為感性、直觀。這種思維模式不對識記材料進行邏輯分析,只是簡單地進行“拍照”或“錄像”便能輕松地將其印在腦海里,就像人們看一部電影,誰也沒有刻意去記,但很多畫面已不知不覺中深深印入腦海。
藝術心理學的奠基人、哈佛大學視覺與環境研究系藝術心理學教授魯道夫·阿恩海姆早就提出,人類思維的基本形式只有一種,但不是抽象(邏輯)思維,而是視覺思維。他認為思維的基本材料是表象,而不是人們通常所說的概念或語言!罢Z言只不過是思維主要材料(表象)的輔助者,只有清晰的表象才能使思維更好地再現有關的物體和物體間的關系!
其實,圖像是我們大腦存儲信息最本能、最原始的方式。用將枯燥的文字材料用圖畫的形式表現出來,這樣既便于理解,也便于輕松記住。形象記憶不僅在記憶速度上要遠遠超過符號記憶,而且其記憶容量也是符號記憶所望塵莫及的。
背誦圓周率吉尼斯世界紀錄保持者呂超,在連續24小時04分內無差錯背誦圓周率達到小數點后第67890位,而呂超記圓周率的過程中就是將數字編碼,然后轉換成一部電影,在背誦的過程中,他嘴里念的是數字,但腦子里浮現的卻是一幅幅電影圖畫。“用這種方法,呂超在最佳狀態時達到了背誦九萬位無差錯紀錄,如果用符號記憶法是無論如何也達不到的!
只要充分展開聯想,記憶一些本不相關的詞語就變得不那么難了。我在紙上隨機寫下了十個詞語:鋼筆、足球、絲巾、孫悟空、玫瑰、飛機、爐子、神奇、草莓、鋼管舞
你能只看一眼就把這10個詞按順序背出來嗎?其實給各個詞語之間編個故事,順背或倒背就變得順理成章了?吹竭@些詞語后,腦海里出現了這樣的故事:一支鋼筆扎爆了一個足球,從足球里面掉出了一塊絲巾,絲巾蓋住了孫悟空,孫悟空變出了一朵玫瑰,玫瑰插在飛機上,飛機掉落到爐子里,結果神奇地變成了一顆草莓,跳鋼管舞的人把它撿了起來。
這些描述的情景都會轉換成一幅幅畫面出現在腦海里,通常編好故事后要在腦中再回憶一遍,如果有地方回憶不起來,那就試著將那些回憶不起來的圖像刻畫得更清晰具體些。若是忘了草莓后面是鋼管舞的話,就可以把跳鋼管舞的人這幅圖畫在腦海中刻畫得更細致生動一些,可以想象這個跳鋼管舞的人長得有多奇特,甚至可以想得非常夸張,想象鋼管長到堪比定海神針那樣。
這就是運用右腦強大的圖像和聯想能力在記憶。將一些沒有規律,沒有邏輯的繁雜材料轉化成一部生動有趣、活靈活現的動畫片,而人腦對于圖像的存儲速度、存儲容量幾乎可以用無限來形容。用這樣的方法在記得更快的同時也能記得比以往更牢固。
孩子的記憶力總是令人驚嘆,有研究指出孩子的記憶力約是成人的四到五倍,這是由于人們在嬰兒時期主要以形象思維為主,所以表現出較高的記憶力與創造潛力。當人們逐漸成熟,并開始在傳統教育下接受邏輯思維的訓練,形象思維就開始逐漸受到理性思維的控制與壓抑,于是人們原本都具有的超級記憶潛能就開始一步步被淡忘。
本文來自:快速記憶法 http://www.885221.com/dp-bbsthread-253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