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定一個人睡眠質量的不是睡眠時間長短而是睡眠效率高低。如果你睡了8個小時,實際上用了12個小時在床上睡覺,那么睡眠效率只有67%,你失眠了。
睡眠效率 = 實際入睡的時間 / 分配給睡眠的時間
幾乎所有人在失眠之后的對策都是睡得早一點,或者起得晚一點,看起來這種方式會讓自己感覺好一點,但是似乎大家無一例外都失敗了。因為這種方式只能降低自己的睡眠效率。睡眠效率越低,保持清醒的時間就越短,睡眠系統越糟糕。
怎樣改變這種狀況?
原則是:減少你在床上的時間,讓它越來越接近每天晚上的平均睡眠時間。
做法比較簡單,首先需要知道自己的平均睡眠時間,可以做一周的記錄,每天早晨記錄下來自己當晚睡了多久,在床上又有多久,一周之后算一下自己的平均睡眠時間和睡眠效率。然后就需要睡得晚一點,或者起得早一點(不建議起床時間經常性變動),使得在床上的時間接近平均睡眠時間。
之后,你會發現睡眠效率逐漸提高,當你發現睡眠效率提高到85%以上,并且維持了兩周,就可以每周增加15分鐘在床上的時間,前提是要維持睡眠效率。當你對自己的睡眠時間和睡眠效率足夠滿意的時候,就可以停止增加在床上的時間了。
本文來自:快速記憶法 http://www.885221.com/dp-bbsthread-25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