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助睡眠技巧:
1)、注意場合
2)、控制在幾分鐘內,不要太長
3)、有意識的控制
4)、分散進行,用冥想和放松來加強休息
通過培養睡前儀式來形成條件反射,在短時間之內快速入睡。
睡前儀式大都是通過心理暗示來完成。
沐浴。
少量飲酒。
伸展運動。
芳香療法。
聽音樂。
讀書。
冥想與自我暗示。
在睡眠之前必須在白天“將身體的能量用完”:定期運動、間隙運動、糾正身體的不良姿勢、有意識地大聲說話。白天把頭腦的能量用盡:高強度使用頭腦才行
寢室的環境是影響睡眠的重要因素之一,比如室溫25℃左右是最適合睡眠的溫度,被窩里的溫度33℃左右為最佳。淺淺的冷色系顏色最適合放在臥室中。枕頭的高度、被子的軟硬度。在睡前一直坐在電腦前的話,人體很難分泌褪黑激素,當然也就不困。最理想的狀態是睡前3小時內逐漸降低室內的亮度。
睡眠的好壞不取決于時間的長短,而是由“睡眠質量”決定的。提高睡眠質量的方法之一就是掌握好睡眠節奏,保證黃金時間段的睡眠。睡眠質量最高的時間在凌晨一兩點之前,第二個時間在黎明前。
短睡法的關鍵點有3個:
心(內心的安定)。
腦(讓頭腦得到休息)。
體(消除疲勞、恢復元氣)。
起床時用三步來清醒:舒展身體、深呼吸、洗臉
睡眠分為兩種,一種叫做非快速眼動睡眠(Non Rapid Eye Movement,也叫NREM睡眠、正相睡眠、慢波睡眠);另一種叫做快速眼動睡眠(Rapid Eye Movement,也叫REM睡眠、異相睡眠)。健康的人入睡后先進入非快速眼動睡眠,持續90~120分鐘后轉入快速眼動睡眠,快速眼動睡眠持續20~30分鐘后再次進入非快速眼動睡眠,如此循環往復。一次非快速眼動睡眠加快速眼動睡眠稱為一個睡眠周期。
同時我們知道,現代的睡眠周期是90分鐘,平均周期在4-6個左右,4個睡眠周期是6小時,5個睡眠是7.5個小時,年青人睡眠周期正在從5個減少到4個,從睡眠質量著手來減少睡眠,思路正確但到普通人來說,想在短時間之前達到深度睡眠很難,需要很長時間的練習,而且效果很難精確控制。這種方法只對少數人有效,瑜伽研究比較深入,通過控制呼吸和生活習慣可以達到這個習慣,對大多數人不適用。
本文來自:快速記憶法 http://www.885221.com/dp-bbsthread-26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