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論壇通告:學習中有不清楚的地方就點擊>>站內搜索<<,大部分的問題都有對應的解答!
您的位置:快速記憶法 > 右腦開發論壇 > 潛意識及催眠 > 達芬奇睡眠,真的那么神奇嗎?

達芬奇睡眠,真的那么神奇嗎?

2017/3/22 19:18 作者:路逍遙 本文已影響:3515人 
達·芬奇,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博學者:除了是畫家,他還是雕刻家、建筑師、音樂家、數學家、工程師、發明家、解剖學家、天文學家、地質學家、制圖師,植物學家和作家等�?梢哉f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達·芬奇之所以擁有如此高的成就,據說和他采用的睡眠方式有關系——多相睡眠,他每隔4個小時就睡15分鐘,一天下來只睡不到2小時。

由于人類在生理學是非常適合多相性睡眠,所以也可根據工作的具體狀況,在白天按時分期睡眠。多相睡眠的效果因人而異,但理論上的好處就是,你可以在一星期內節約20-30個小時,并且精力更加充沛。

首先,我們定義一下什么是睡眠。
傳統的神經科學定義認為睡眠是一種自然的,周期性的狀態,此狀態伴隨著感知,意識和反應等神經活動的減緩或喪失。

第二, 通過腦電圖(EEG)我們可以把睡眠大致區分為 慢波睡眠 和 快速眼動睡眠。

第三,EEG對大腦電波的測量還發現,睡眠狀態下腦波是同步的,而清醒狀態是非同步的。我們最新對記憶的神經電路系統研究也證明了睡眠的同步性是形成長期記憶的重要步驟。不讓睡覺的小鼠會比睡覺的小鼠丟失很多條件反射的記憶。所以,不足的睡眠會造成記憶的問題。

第四,總算廢話結束,談到關于你問的睡眠的時間和次數問題。一天一次睡眠我們稱之為單相睡眠,兩次為二相睡眠,多次為多相或散相睡眠。

主流神經科學和心理學研究仍然堅持一天單相8小時是最佳睡眠,并多次論證最常見的短時多相的睡眠其實是睡眠障礙或衰老的一種表現。

第五,關于達芬奇或愛因斯坦的睡眠故事,至今未被考證,所以建議當作參考,可以根據條件嘗試,但是自己和身邊親友多注意觀察生理和心理的狀態。

最后,我身邊有過一些人嘗試這些不同的睡眠方式,無一成功,均失敗。于是我猜測,首先是否睡眠和基因相關,搜索了主要的期刊的文獻,有實驗說是,但是反對聲音很大。我不敢對這點亂下定論。我只是猜測,最佳的睡眠的方式和你的大腦中已建立的神經網絡是有聯系的。直白了說,你已經建立了這樣的生物節律,要徹底轉變是很難的,大腦的很多鏈接(比如記憶)都是和這些節律息息相關的,如果不是尚在大腦發育初期的嬰幼兒,估計要重新編排大腦電路難度很大,這或許是我很多朋友嘗試失敗的原因。

但是,有些職業要求多相睡眠的人,在長時期適應下,仍然可以做到,只是大量事實也證明對身體的損傷是不可低估的。打盹,只能是睡眠剝奪的補充

在有些情況下,人們或許無法保證一次完整的8小時睡眠。這時,有規律的短暫打盹或許可以彌補人們缺失的睡眠。研究睡眠的心理學家克勞迪奧 · 斯坦皮(Claudio Stampi) 博士曾進行了一項49天的實驗,讓一名年輕人每隔3小時打盹30分鐘,每天睡眠時間加起來差不多是3個小時。他發現大腦在這種多相睡眠中也同樣經歷普通睡眠擁有的慢波睡眠和快速眼動睡眠,只不過每個睡眠階段的時間都被縮短。

此外,研究表明在連續工作、無法實現正常完整睡眠的狀態下,周期性的打盹能讓人們彌補由于睡眠剝奪帶來的認知功能下降。不過無論怎樣的多相睡眠策略,也都無法讓人們達到和正常睡眠一樣的精神狀態和認知表現。當睡眠剝奪不可避免時,系統的短時間打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人們的最佳狀態。

但他并不提倡將多相睡眠當做一種生活方式,因為如果想要通過多相睡眠來增加工作時間,睡眠的質量和數量必然會受到嚴重影響,長期下去只會產生類似睡眠剝奪的癥狀,也根本無法提高創造力。

結論:達 · 芬奇睡眠,或者說多相睡眠,不適用于普通人群。如果你覺得自己時間非常不夠用,自認為擁有鋼鐵般的意志力,且非常有興趣去嘗試新的睡眠方法,可以制定一個睡眠計劃,實驗一下。但是必須確保你制定的睡眠計劃不會影響身邊的人。

本文來自:快速記憶法 http://www.885221.com/dp-bbsthread-29535.html
八字精批2025运势命中贵人八字合婚
快速記憶法 - 逍遙右腦記憶 - 右腦記憶論壇 - 速讀訓練軟件
Powered by DiY-Page 6.5.0 © 2005-2025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