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論壇通告:學習中有不清楚的地方就點擊>>站內搜索<<,大部分的問題都有對應的解答!
您的位置:快速記憶法 > 考試記憶論壇 > 資格類考試記憶 > 公務員考試行測考試:地理地形界線記憶口訣

公務員考試行測考試:地理地形界線記憶口訣

2019/4/21 18:08 作者:路逍遙 本文已影響:1235人 
中國地形區特點
青藏高原有雪山,遠看是山近成川。
內蒙高原第二大,一望無際地面坦。
黃土高原黃土松,支離破碎多溝坎。
云貴高原峰嶺眾,巖溶壩子到處看。
塔里、準噶、柴達木,盆地內部戈壁灘,
四川盆地山嶺環,內有成都象把扇。
三大平原北向南,東北華北長江岸。
東北海拔200米,人民常把黑土翻。
華北又稱黃淮海,海拔50地勢坦。
河汊交織湖泊多,“水鄉”遍布長江岸。

地勢階梯界線
第一級階梯和第二級階梯的界線:
西起昆侖山脈,經祁連山脈向東南到橫斷山脈東緣。
第二級階梯和第三級階梯的界線:
由東北向西南依次是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地形區界線
1)內蒙古高原和東北平原界線:大興安嶺。
2)黃土高原和華北平原界線:太行山脈。
3)四川盆地和長江中下游平原界線:巫山。
4)云貴高原和青藏高原界線:橫斷山脈。
5)準格爾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界線:天山山脈。
6)青藏高原和塔里木盆地界線:昆侖山脈。
7) 黃土高原和漢水谷口地界線:秦嶺
8)河西走廊和柴達木盆地界線:祁連山脈。
9)四川盆地和漢水谷地界線:大巴山脈。
10)內蒙古高原和黃土高原界線:古長城。
11)長江中下游平原和華北平原界線:淮河。

氣候界線
1)1月0℃等溫線(也是亞熱帶與暖溫帶及高原氣候區分界線):大體沿著青藏高原東南邊緣,向東經過秦嶺~淮河一線。
2)800毫米等降水量線(濕潤區和半濕潤區界線):沿著青藏高原東南邊緣,向東經過秦嶺~淮河一線。
3)400毫米等降水量線(半濕潤區和半干旱區界線):從大興安嶺西坡經過張家口、蘭州、拉薩附近,到喜馬拉雅山脈東部。
4)200毫米等降水量線(半干旱區與干旱區界線):大致通過陰山、賀蘭山、祁連山、巴顏喀拉山到岡底斯山一線。

河流界線
1)外流區和內流區的界線:北段大體沿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祁連山(東端)一線,南段比較接近200毫米等降水量線。
2)長江水系與黃河水系分水嶺:巴顏喀拉山脈~秦嶺。
3)長江水系與珠江水系的分水嶺:南嶺。
4)瀾滄江與怒江的分水嶺:怒山。
5)長江流域與東南沿海諸河流域的分水嶺:武夷山。

三大自然區界線
1)東部季風區與西北干旱半干旱區的界線:400毫米等降水量線。
2)青藏高寒區與東部季風區的界線:3000米等高線。
3)青藏高寒區的北部與西北干旱半干旱區的界線:大體從昆侖山向東經過阿爾金山、祁連山一線。

自然地區界線
東部季風區內部自然地區界線
①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界線:(華北暖溫帶濕潤地區與華中亞熱帶濕潤地區):秦嶺~淮河(1月0℃等溫線,日平均氣溫≥10℃積溫4500℃等值線)
② 東北溫帶濕潤、半濕潤地區與華北暖溫帶濕潤、半濕潤地區界線:日平均氣溫≥10℃積溫3200℃等值線。
③華中亞熱帶濕潤地區與華南熱帶濕潤地區界線:日平均氣溫≥10℃積溫7500℃等值線。西北干旱半干旱區內部自然地區界線。
④內蒙古溫帶草原地區與西北溫帶及暖溫帶荒漠地區的界線:賀蘭山一線,相當于200毫米等降水量線。

農業活動界線
1)牧區與農耕區的界線:大體接近400毫米等降水量線。
2)水田區與旱作區的界線:秦嶺~淮河。

行政區界線
1)南疆與北疆的界線(流動沙丘與固定、半固定沙丘界線):天山。
2)湖北省與重慶市的界線:巫山。
3)福建省與江西省的界線:武夷山。
4)廣東省與湖南省的界線:南嶺。
5)西藏自治區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界線:昆侖山脈。
6)甘肅省與青海省的界線:祁連山脈。
7) 四川省與陜西省的界線:大巴山脈。

綜合地理界線
1)秦嶺~淮河一線是我國的一條重要地理分界線,這條線的南北景觀有很大的差異;
① 黃土高原的南界
② 大致是1月0℃等溫線、800毫米等降水量線通過的地方
③ 亞熱帶與暖溫帶的界線
④ 濕潤區與半濕潤區的界線
⑤ 亞熱帶長綠闊葉林和溫帶落葉闊葉林的界線
⑥ 河流有無結冰期的界線
⑦ 農業水田與旱地、兩年三熟與一年兩熟制、水稻和小麥雜糧的界線
⑧ 長江水系與黃河水系的分界線

2)大興安嶺也是我國一條重要地理分界線,其東西兩側的景觀也有較大差異:
① 400毫米等降水量線通過的地方
② 季風區與非季風區分界線
③ 內流區與外流區的分界線
④ 內蒙古高原和東北平原的界線
⑤ 我國地勢第二級階梯與第三級階梯的界線通過的地方
⑥ 森林景觀與草原景觀界線通過的地方

我國十五個陸上鄰國
北面俄蒙古,朝鮮在東岸
西北哈吉塔,三個皆斯坦
印尼錫不丹,四國在西南
西邊巴和基,還有阿富汗
南方三國家,老緬和越南

地理方位記憶歌
上北下南左為西,
右東兩手來區分,
北東西南出新聞。
四方符號NEWS論:
即:北緯-N;東經-E;
西經-W;南緯-S

秦嶺淮河線,南北農特點:
以北為旱地,多用水澆灌;
東北春小麥,作物一熟年;
華北冬小麥,兩年能熟三。
秦淮線以南,耕地多水田;
年熟兩或三,水稻為重點。
水文特征變,北河汛斯短;
有冰流量小,水混位變顯。
南河流量大,水位變不顯;
沙少汛期長,冬季無冰現。
氣候分界線,五個大方面:
無霜生長期,長短南北反;
濕潤半濕潤,八百等降線;
亞熱暖溫帶,一月零度線。
植被界以南,綠色為常年;
亞熱闊葉林,熱帶雨林南。
以北溫草原,落闊葉廣泛;
針闊混交林,針葉林北邊。

地表十分陸占三,亞歐非洋兩美南。
亞歐兩洲本一體,烏拉高加分兩邊;
亞非原本相結連,蘇伊運河來割斷;
亞洲北美隔水望,白令海峽在中間;
中美南北來牽線,巴拿運河又阻攔;
數大洋洲面積小,似斷不斷亞下邊。
亞歐非洋東半球,南北美占西半邊,
唯有南極搞獨立,冰層覆蓋稱高原。

(洋,大洋洲。兩美,南美洲和北美洲。南,南極洲。烏拉,烏拉爾山脈和烏拉爾河。高加,高加索山脈。 蘇伊運河,蘇伊士運河。 巴拿運河,巴拿馬運河。)

西經二十度,東經一百六,
一刀切下去,東西兩半球。
南北半球分,赤道零緯度,
四季溫帶顯,南北相反出。

地球表面積,總共五億一;
水陸百分比,海洋占七一。
陸地六大塊,含島分七洲;
亞非南北美,南極大洋歐。
水域四大洋,太平最深廣;
大西“S”樣,印度北冰洋。
板塊構造學,六塊來拼合;
塊內較穩定,交界地震多。


本文來自:快速記憶法 http://www.885221.com/dp-bbsthread-31432.html
快速記憶法 - 逍遙右腦記憶 - 右腦記憶論壇 - 速讀訓練軟件
Powered by DiY-Page 6.5.0 © 2005-2025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