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論壇通告:學習中有不清楚的地方就點擊>>站內搜索<<,大部分的問題都有對應的解答!
您的位置:快速記憶法 > 心得分享 > 學習心得 > 給大腦以自由——對話托尼·布贊

給大腦以自由——對話托尼·布贊

2008/3/25 13:24 作者:phoenix 本文已影響:3740人 
給大腦以自由——對話托尼·布贊 
夏 榕
托尼·布贊(Tony Buzan),1942年生于英國倫敦,著名大腦潛能和學習方法研究專家。已出版80余部專著,在五大洲100多個國家的總發行量突破1000萬冊。思維導圖(Mind Map)的發明者,目前全球范圍內超過2.5億人在應用這一思維工具。世界記憶錦標賽和世界快速閱讀錦標賽創始人。為英國、新加坡、墨西哥、澳大利亞等國家擔任政府及政府機構顧問,為迪士尼、微軟、IBM、英國電訊等知名跨國公司擔任商務顧問。

10月底,著名大腦潛能和學習方法研究專家托尼·布贊先生首次訪問中國。雖然他的日程安排很緊,但他還是在與清華大學師生進行學術交流之后,用一小時的時間接受了本報記者的專訪。

你的思維是什么形狀

記者:布贊先生,您既是著名的學者、作家、演講家,又是很多知名跨國企業的商務顧問,還是詩人、運動員和奧林匹克教練。我很好奇,能涉獵并精通這么多不同領域的知識,您是怎么做到的呢?

布贊:你是不是在稱贊我的大腦開發得比較好?(笑)其實我沒有什么特別的,我能做到的,每個人也都能做到——只要你掌握了正確的方法。我們的大腦都分左右兩個半區,你應該知道它們的分工吧?

記者:我記得左腦主要進行抽象思維,右腦負責形象思維。

布贊:簡單地說是這樣的。歷史上,很多“杰出的頭腦”都是左右發展不平衡的。比如愛因斯坦和其他一些偉大的科學家,他們的左半腦好像特別發達;而畢加索、尚塞等偉大的藝術家則好像是右腦占主導地位。但是,我們不應該忘記達·芬奇,他在繪畫、雕刻、解剖學、建筑學、機械學、物理學、天文學等方面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他是一個絕好的例子,可以證明兩半腦協同工作就會做出更驚人的事情。

記者:達·芬奇只是個特例,能把半個大腦開發成愛因斯坦或者畢加索那樣我就已經很滿足了。(笑)

布贊:當我們說自己某些方面行,某些方面不行的時候,實際是指已經成功開發出來的潛力和還沒有被開發出來的潛力。如果能把蟄伏的潛力開發出來,大腦將釋放出巨大的能量?梢园涯愕牟稍L筆記借我看一下嗎?(記者有些詫異,但還是把筆記交給了他。)

布贊:嗯,很整齊的筆記。不過小姐,你能不能告訴我,如果給大腦的思維畫一個軌跡,你認為這軌跡應該是什么形狀的?

記者:我想大概是放射狀的,中間有很多關聯,應該是很復雜的形狀吧。

布贊:你不認為它應該是直線型的嗎?

記者:絕對不是。

布贊:我很高興你能有這樣的認知。但是看看你的筆記,雖然我不懂中文,但我看到的是一行一行、一段一段的文字,它們相互之間沒有關聯、沒有重點。這是一份看起來很整潔的筆記,但它只是一份記錄,它反映不了你的思維,也反映不了我的思維。當你整理這份筆記的時候,會花費很長時間,也許還會遺漏重點。

整潔的筆記其實是凌亂的

記者:我從小都是這樣做筆記的。那么,一個能反映我的思維的筆記應該是什么樣的呢?

(布贊先生拿出了一張白紙,在紙的中間畫了一個圓圈,圈里寫上“托尼·布贊”。然后,在圓圈四周呈放射狀地畫出幾條線,每條線的盡頭又畫了一個圓圈。他在其中四個圓圈里分別寫上“個人情況”、“大腦潛能”、“筆記”、“思維導圖”,又在每個圓圈周圍再畫了幾條放射線。)

布贊:關于我的個人情況,你已經有了一些了解,剛才我們又談論了關于大腦潛能和筆記的話題。你可以把我們談論的要點簡要地記在這張圖上,使用的詞語越簡潔越好,每條線上一個詞,每條線都要與其他線相連。將圍繞中心產生的一切思維都記下來,讓大腦盡可能地保持自由。你不要太介意順序與組織,更不要在意是否整潔,關鍵是不要讓思維停頓。在大多數情況下,當你完成這張圖的時候,它會自成體系。

記者:這就是著名的思維導圖?

布贊:目前,這張圖還只是思維導圖的基本框架結構。但相信采訪結束的時候,你可以完成它。

記者:您能不能用最簡單的語言告訴我,與傳統思維方式相比,思維導圖的優勢在哪里?(在布贊回答的時候,記者已經在那張半成品的圖上開始“填圖游戲”了。)

布贊:思維導圖的核心思想,就是把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結合起來,讓你的左右半腦在思維過程中同時運作。就以做筆記為例吧。我建議在記筆記時用一張大一點的空白紙,最好有A3那么大,這樣能使你的大腦看見思維及信息的全貌。做筆記時,尤其是聽課或者聽講座時的筆記,最重要的是記下關鍵詞和重要圖像。傳統意義上整潔的筆記,是指那些按順序且呈線性的方式組織的筆記,就像你剛才的筆記一樣。而我的很多學生喜歡草草而就,到處畫滿箭頭,句子也不成行。但這里的凌亂只是視覺上的,而不是內容上的雜亂。記筆記時重要的是內容,而不是視覺美觀。那些表面上看起來整潔的筆記,從信息角度講,其實是雜亂的。在那些整潔的筆記中,關鍵信息是隱蔽的,并且混雜于一些不相干的詞語中。而那些看來凌亂的筆記從信息角度講卻是整潔的,它們能及時地表明重要的概念及其之間的聯系。當你最終完成思維導圖之后,無論從哪個意義上講,它都會是整潔的。你往往花不到10分鐘的時間,就可以在另一張白紙上整理完成思維導圖。而它所記錄的信息量,如果你用傳統的筆記方式記的話,一個小時也寫不完。

90%的創造力哪兒去了

記者:據我所知,您把思維導圖這種方式引入了一些學校。那么,思維導圖對學生的學習與思考是否起到了根本性的幫助作用呢?

布贊: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想先問你一個問題:在中國,有多少孩子患有“學習恐懼癥”?

記者:在我們國家,“學習恐懼癥”這種提法還不普遍,我們一般把這種現象叫作“厭學”。雖然沒有準確的數據,但不喜歡學習的孩子肯定是相當多的。

布贊:其實思維導圖只是一種思維方式、一個工具,要想解決教育的問題,首先要改進的不是學習方法,而是教育體制。在英國,很多學生面對學習時體驗到普遍的畏懼感,這種畏懼源自以考試為核心的教育體制。在這種體制下,孩子們被強制學習學校選定的教材。他們都知道,教材比故事書、小說難多了,而且還意味著大量的作業與考試,這都會讓人感到沮喪。在這種心理壓迫下,有少數孩子被恐懼感壓倒,根本無法正常學習;而多數孩子能做到正視恐懼感堅持學習。但是,如果堅持學習而成績不理想,孩子們就會認為自己無能、笨。可事實上,他之所以糟糕,不是他自己笨,而是這種教育體制不合理。小姐,你知道世界上最好的學習者是什么人嗎?

記者:要是從成績的角度看,我想,是中國人。

布贊:(笑)不,不。有一個人群,他們在學習新知識的能力上能輕易打敗中國人,也能輕易打敗任何一個國家的人。那就是——兒童。我們曾在世界范圍內做過一個調查,證明5歲的兒童可以輕松使用自身95%的創造力,而17歲的少年只能使用自身50%的創造力,至于成年人,他們能使用的創造力只有10%。為什么?因為我們是用很不自然的方法來教育小孩的。從他們很小的時候,我們這些成年人就不停地對他們說:不準這樣、不準那樣。到了學校里面,仍然如此。我們的中學、大學給學生推薦“標準”的學習方法,要求他們背誦大量的日期、理論、概念、姓名……然后通過標準的試卷或者正式的論文來讓學生反饋這些知識。在這種傳統的教育中,學生被包圍在各種知識的海洋中,被給予、被灌輸,學生要做的是盡可能多地被動接受這些“灌”給他們的知識。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的創造力就慢慢被壓力葬送了。

記者:知識的傳授方式和評價標準是很多國家都在探討的問題,要想解決這些問題,需要面對整個教育體制的深層變革。

布贊:是的。我一直堅定地認為,學習者本人應該是中心。以此為出發點向外延伸,而不該讓他被書本、公式、考試所包圍。首先要致力于教授學習者怎樣才能最有效地學習,教他一些諸如眼睛的工作方式、記憶的特點、如何思考、如何記筆記、如何解決問題,以及如何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等知識。思維導圖只是其中一種方式,它從強調知識轉為強調個人如何吸收自己想要的知識。知識不再是“被教”或“被填塞”,而是每個人按照自己的情況主動選擇學習的內容,并在自己認為必要的情況下尋求幫助與指導。這種方式可以使教與學雙方都更輕松、更愉快,因而也更見成效。
本文來自:快速記憶法 http://www.885221.com/dp-bbsthread-3453.html
快速記憶法 - 逍遙右腦記憶 - 右腦記憶論壇 - 速讀訓練軟件
Powered by DiY-Page 6.5.0 © 2005-2025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