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論壇通告:學習中有不清楚的地方就點擊>>站內搜索<<,大部分的問題都有對應的解答!
您的位置:快速記憶法 > 學習方法論壇 > 成功勵志 > NLP基本技巧——檢定語言模式

NLP基本技巧——檢定語言模式

2008/3/25 17:50 作者:phoenix 本文已影響:2994人 
檢定語言模式
  
  檢定語言模式是NLP的核心。李中瑩老師都一直強調,如果我們想只學一個NLP技巧,而獲得人生各方面的提升,那就學檢定語言模式吧。所以,牛頭將《重塑心靈》中相應的內容整理摘要在下面。給大家一個了解與學習的窗口。
  
  溫馨建議:
  1、檢定語言是一個操作性很強的技巧,記住了內容沒什么大用,要不斷的用才能得到收獲。
  2、不要對其他人說的每一句話都去“檢”一下,別人會很反感。用檢定模式要適可而止。不然有反效果。
  3、學習方式:用12張小紙條抄12條檢定模式。正面抄名稱,和一個例。背面是回應方式。
  
  例如
  
  正面:【語式:臆測式】你激動是沒有用的。
  背面:你怎么知道我激動?
  
  正面:【語式:以偏概全式】男人都不是好東西。
  背面:每一個男人都是?沒有例外?包括你的父親?
  
  ——————————————————————————————
  
  內容:
  
  檢定模式
  
  第一節 表層結構與深層結構
  
  第二節 上調下調法
  
  第三節 檢定語言模式
  ├簡介
  ├運用此法的注意事項
  ├扭曲類語式
  ├歸納類語式
  ├刪減類語式
  
  第四節 提示語示模式
  
  第一節 表層結構與深層結構
  在溝通中,人們說話中表達的一個意思,這個意思不能全部顯示出說話者內心對所說事物的全部觀念和意義,尤其是他對該事物所持的信念、價值觀和規條。這些沒有說出來(其中很大部分根本不可能說出來)的種種意思,統稱為“深層結構”,它們存在于說話者的多個潛意識層次里,而語言表達出的意思則存在于說話者的意識層次,稱為表層結構。
  
  第二節上調下調法(牛頭注:上調下調法也叫上堆下切法)
  在語言溝通中,我們經常會把交談引向三個方向。
  1.下調。弄清對方話意或深入部分內容,將其放大。
  2.上調。為了與對方獲得一致,用含義廣闊的字去暗示意義上的共通,使對方易于接受我及易于受我引導。提示語言模式就是一套這方面的技巧。
  3.平調。引導對方注意到有樣意義的不同可能,找出在同一層面的其他選擇,使選擇更豐富。
  這3個方向的技巧,統稱為“上調下調法”。從“理解層次”的角度來看,“上調”是趨向于精神、身份和信念價值;“下調”是越向于行為和環境;而“平行”則是能力的層次。
  
  第三節 檢定語言模式
  檢定語言模式是理查德·班德勒和約翰·葛林德在研究了完形療法大師弗里茲·佩爾斯和家庭治療大師弗吉尼亞·薩特爾在治療中運用的語言技巧。他們發現這兩位大師有一套極為有效的發問技巧,從受導者口中取得大量有用的訊息,同時又有一套回應技巧,使得受導者重組他的內心世界,因而在思想、心態及行為上有所改變,檢定語言模式便是由此發展而來。
  我們說過的話,都始終是內心深層的一些意念(深層結構),經過扭曲、歸納各刪減3個程序的不斷運用而最終形成的。
  1.扭曲
  包括以下語式:
 、俨乱苁
  ②因果式
 、巯嗟仁
 、芗僭O式
 、萏摲涸~式(包括“單一價值詞”“虛假詞”)
  2.歸納
  包括以下語式:
 、僖云湃
 、谀芰ο拗剖(包括“可能性”、“需要性”)
 、蹆r值判斷式
  3.刪減
  包括以下語式:
  ①名詞不明確式(包括:主詞、受詞、身份詞、定義、形容詞的不明確。)
  ②動詞不明確式(包括“副詞不明確”)
 、酆唵蝿h減式
 、鼙容^刪減式
  檢定語言模式就是偵察出說話者所說的話中的某些模式的出現,運用詢問問題的技巧把上述的3個程序還原,從而把導致因擾的深層結構資料呈現出來。
  理查德·班德勒說過:“NLP的所有東西都是從檢定語言模式中產生的。不好好地掌握檢定語言模式,一個研究NLP的人將不能明白如何有效地做到‘模仿’--NLP的精髓!
  在做輔導時,扭曲類模式常在情感關系問題的案例中出現;歸納類模式則往往在能力問題的案例中出現;而刪減類模式會在意見的紛爭上出現。
  
  運用“檢定語言模式”的注意事項
  1.先建立和諧氣氛以及雙方同意的意圖和目標。
  2.先處理扭曲類,然后是歸納類,最后才處理刪減類的語式。因為每一句話都有不少刪減類,若從這類著手,將會耗費大量時間。扭曲類通常都有很大的影響力,亦涉及到理解層次之中的較高層次。由扭曲類開臺,我們會較易和較快了解說話者的深層結構。
  3.一句簡單的話中便可能包括有數個語式,未必需要全部處理。應該先決定想要的是什么效果,然后選擇最適合的一個語式著手。做選擇時應考慮對方的環境因素。
  4.檢定語言模式中的每一個語式本身都沒有好壞對錯之分,而完全決定于運用的時與地和所得的效果。
  5.為了避免得到過多的資料,因而使過程淪為散漫,失去焦點,或浪費時間,每次開口時先問問自己:“我是否真的需要這點資料?我的目的是什么?”
  6.不應把語式看做是對方的錯誤。
  7.盡量選擇婉轉、高雅各輕松的方式,不應把交談變成審問。
  8.很多話里的語言文字會顯示出不只一個語式的可能性,無須計較這一點,能夠幫助對方處理困擾才是最重要的。把效果作為考慮的依據。
  
  
  扭曲類語式
  1.猜臆式:說話者以為知道另一個人的內心看法或感受,其實這只是主觀的猜臆 。猜臆式很容易辨認,因為說話的內容明顯地只有另一個人才能決定。化解:詢問對方所憑借的資料。
  例子:“他不喜歡你送的禮物! 化解:“你是怎么知道的?”
  2.因果式:說話者認為兩事間有因果關系。在輔導中,有兩類受導者常出現因果式:①覺得自已無力處理自已的事務,受別人各環境因素所控制。②認為他的話使他控制別人的人生。
  例子:“這種天氣使我無心工作! 化解:“兩件事怎么會有關系呢?”
  “但是”,“只是”往往也產生因果式的效果。
  例子:“我很想幫你,但是我太累了! 化解:“你的疲倦怎樣使你不能幫助我呢?”
  3.相等式:句子中有兩個意思,說話者認為它們是相等的,往往其中一個是可見的行為,一個是不可見的感覺或意義。(從理解層次的角度來看,前者是環境、行為,而者是能力或信念,價值,而硬要把它們它為相等。)相等式往往有以下這些詞出現:就是、等如、即是、是……就,或者不脆不用連接詞。
  4.假設式:句子意思的成立建立在一個沒有說了的假設基礎上。假設的話透露出說話者的一些信念;獾姆椒ㄊ钦页瞿切]有說出的假設。
  例子:“為什么你不好好照顧我?” 化解:“什么使你認為我不是在好好照顧你?”“什么使你認為你需要我的照顧?”
  “全城最平,請快申請” 化解“最平是你所追求的!
  5.虛泛詞式:說話者中有一個名詞,但這個名詞不是指實實在在的東西,而是一些抽象事物。它事實上是把一個過程“虛泛化”名詞化,因此,化解是經由“名詞轉為動詞”。
  例子:“我們缺乏溝通! 化解:“你想你們怎樣溝通?”
  
  近年有兩三類虛泛詞被另外定類
  □單一價值詞
  例子:例子:“科學認為…… ” 化解:“這個科學是根據什么標準和理論定出來的?”
  “專家認為……” 化解:“所謂專家指什么人,用什么標準來定,哪些專家?” □虛假詞
  例子:“這使他成為一次不幸! 化解:“用不幸一詞代表一個人,你指的是什么事。”
  例子:“不贊成就是反對!” 化解:“為什么不贊成與反對是一樣的?”
  例子:“我倒的酒你不喝,就是不給我面子。” 化解:“為什么不喝你的酒不是不對你面子呢?”
  
  歸納類語式
  1.以偏概全式:說話者以一次經驗去認定所有類似的情況都會同樣如此。這個語式的話表現出一份“絕對”的意思;獾姆椒ㄊ钦页隼,或者順其意而更夸大到可笑的程度。
  例子:“他從來都不能好好和我談談! 化解:“從來?甚至在你倆結婚的時候?”
  例子:“沒有一個法官是好人!” 化解:“所以現在關在監牢中的都是好人,而在社會上自由 都是壞人,你是不是這個意思?”
  2.能力限制式:說話者的內心對事情的合理性或者可能性有一些錯誤的信念,筑起框框去限制自已;獾姆椒ㄊ亲屗⒁獾娇蚩蛲獾目赡。能力限制有兩種:
  (1)可能性。
  例子:“我不能這樣就放棄! 化解:“放棄了會有什么情況發生?”
  (2)需要性。
  例子:“他應該先問問我再做。” 化解:“不先問你便做會有什么壞處?”
  
  3.價值判斷式:句子明顯顯示出一個價值的判斷,但沒有說出這個判斷的來源。找到判斷的來源,我們才能質疑說話的真實性。 例子:“男子漢不應該哭! 化解:“誰說的?”
  
  刪減類語式
  1.名詞不明確式:一個句子中的主詞、受詞或形容詞不夠清晰。名詞不明確包括以下的不同性質。
  ·主詞不明確
  例子:“他們想我死!” 化解:“誰想你死?”
  ·受詞不明確
  例子:“不要吃太多水果! 化解:“你指的是哪些水果?”
  ·身份詞不明確
  例子:“他是個庸人。” 化解:“你說的庸人是什么意思?”
  ·定義不明確
  例子:“她找到了一個好丈夫! 化解:“他怎樣行為使他被稱為好丈夫?”
  ·形容詞不明確
  例子:“那正是一個不太方便的時刻! 化解:“對誰不方便?”
  
  2.動詞不明確式:一句話中的動詞所描述的行為不夠清晰。或句子不含動詞,副詞包含動詞的作用。
  ·動詞不明確
  例子:“這件事很難處理! 化解:“這件事怎樣難處理?”
  ·副詞不明確
  例子:“他不夠積極!” 化解:“他怎樣不夠積極呢?”
  
  3.簡單刪減式:句子的意思不完整,好像有一部分被刪去了。找出被刪減的部分,往往也就是解決的途徑。
  例子:“我很不甘心!” 化解:“你不甘心什么?”
  “他對我不好!” 化解:“他什么事對你不好?”
  4.比較刪減式:句子的意思明顯指出有一個衡量的標準,但說話者沒有把這個標準說出來。
  例子:“不做更好!” 化解:“與什么比較?”
  END
  
  
  牛頭注:提示語言模式是與檢定語言有關的一個模式,現在也貼出來,給大家作為一個參考。
  
  第四節 提示語言模式
  理查德·班德勒與約翰·葛林德于1973年去美國亞利桑那州鳳凰城研究米爾頓埃里克森的催眠療法。其結果是兩本在催眠治療界很有地位的書籍“Patterns of Hyponotic Techniques of Miltoon H.Erickson,M.D.Volume I and II”,其內容包括本文介紹的提示語言模式。
  模示語言模式的目的是與對方的潛意識溝通,把訊息直接讓對方潛意識收取,或是引導它抽出一些在意識控制范圍中不能提取的資料。
  1.“先跟后帶”的說話模式:先說出你觀察到的對方可以核證的行為,再把他帶至你想引導他做的行為上。繼續運用“先跟后帶”的說話模式,把受導者帶至你想讓他做的行為上。剛才“帶”的指示,現在已成為“跟”的事實。
  2.“引導式”的用詞
  (1)“但是”與“同時”。
  (2)“如果”與“當”。
  (3)“不能”與“不會”。
  3.“時間式”的用詞
  例子:“我不會游泳! 化解:“你是說到現在為止你還未學會游泳?”
  “是啊,沒有辦法! 化解:“你是指你知道的辦法都不有效果?”
  4“.隱藏指令式”的用詞
  (1)隱藏建議
  例子:“我在想如果你……會有怎樣更舒服的感覺!
  (2)反面的建議
  例子:“直到你感到足夠舒服,才需要張開眼睛!
  (3)隱藏指令。
  例子:“你一面聽這柔和的音樂,一面感覺自已的身體更放松!
  5.“雙刃式”的用詞
  例子:“你想現在開始還是喝完這杯水再開始?”
  
  ——摘自《重塑心靈》
本文來自:快速記憶法 http://www.885221.com/dp-bbsthread-3455.html
快速記憶法 - 逍遙右腦記憶 - 右腦記憶論壇 - 速讀訓練軟件
Powered by DiY-Page 6.5.0 © 2005-2025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