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論壇通告:學習中有不清楚的地方就點擊>>站內搜索<<,大部分的問題都有對應的解答!
您的位置:快速記憶法 > 心得分享 > 學習心得 > 記憶的極限 背誦圓周率小數點后10萬位的奧秘

記憶的極限 背誦圓周率小數點后10萬位的奧秘

2008/5/21 07:14 作者:tianshi01 本文已影響:3098人 
記憶的極限 背誦圓周率小數點后10萬位的奧秘
    信息時代使人越來越懶得記憶,其實記憶也可以是一種運動和競賽。不幸的是,有時記憶被當成了學習的核心。只要你敢于徹底依賴IT技術,你也可以什么都不記。
      2006年10月3日晨9時,日本千葉縣木更津市的一個大廳內,60歲的心理健康顧問原口秋良開始背誦圓周率。到次日凌晨1時28分,他以小數點后10萬位創造了新的吉尼斯世界紀錄。原口的背誦由兩名教育官員和29名工作人員輪流監督,每隔一兩個小時休息5分鐘。包括他進盥洗室和吃飯在內的整個過程都被錄像,以供吉尼斯總部審查。據介紹:“原口使用的是一種特殊方法,用人名來記憶數字組!彼f:“我所做的不只是記住這些數字,我為在圓周率里面找到一個故事而興奮!

    2005年7月1日到2日,原口秋良曾將圓周率背誦到83431位。不過當時得到吉尼斯認證的世界紀錄是日本人后藤廣之1995年創下的42195位。2005年11月20日,中國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3歲的研究生呂超用24小時4分背誦到67890位,一度刷新這一紀錄。

    圓周率是一個無限不循環小數,2002年12月,日本東京大學的數學家借助超級計算機將它計算到小數點后1.24萬億位。正如計算圓周率的最高紀錄主要目的是檢驗計算機性能一樣,背誦圓周率的價值也主要體現為腦力潛能的展現。自美國的大衛·菲奧雷1979年首次超過1萬位以來,2005年6月6日,中國深圳5歲的龍思韻也背到了5100位。
    還有不過癮的人創造了稱為“記憶之巔”的圓周率矩陣比賽。圓周率頭1萬位被分為2000組,叫出某一組的序號,被試者就要背出其前后的兩組數字。1999年8月28日,南非的凱文·霍斯利在39分鐘內完成了50次測試

  競技性記憶

    2006年8月19到21日,33名奇人在倫敦皇家學院參加了一項特殊賽事——世界記憶錦標賽。他們多數不到40歲,三分之二是男性。最典型的行頭是44歲的專利翻譯員、7次德國冠軍獲得者岡瑟·卡斯滕的裝備,一看就是記憶比賽專用——冬天的耳罩、大墨鏡的鏡面被貼得只留兩個小孔,這些都是為了減少干擾。比賽內容堪稱極限運動,包括對一首兩頁的詩過目不忘,定時記住幾排40位的數字,看過照片后就背誦110個人的名字,有的項目要持續幾個小時。

    在最后的壓軸大戲中,參賽者坐在桌前,面前是一個巨大的數字秒表,每人發給一疊洗過的撲克牌。裁判宣布開始后,他們要盡快記住撲克牌,然后按下計時器,閉目將頭埋在桌子上。5分鐘后,每人將得到一副沒洗過的撲克牌,要求還原出剛才的順序。

    世界記憶錦標賽創辦15年,還沒人能在30秒內記住一副洗過的撲克牌。這也成了記憶高手的一道大關,F在這道大關接近突破。今年初,29歲的英國會計、前世界冠軍本·普萊德莫在德國創下了32.13秒的佳績。

    令人吃驚的是,多數參賽者自稱記憶力一般,秘訣在于充分利用了大腦處理信息的特點,其實人人都可能學會。最近,心理學家伊麗莎白·瓦倫丁和約翰·韋爾丁等人研究了8個世界記憶錦標賽冠軍,想知道這些人的大腦是否一定程度上與眾不同。

      在記憶高手與正常對照組的人接受記憶測試時,研究者用核磁共振成像掃描他們的大腦。一開始記憶大量3位數字,高手們與對照組出現了明顯區別,但面對誰也沒嘗試過的幾張放大的雪花照片,高手們的表現并不比對照組強。對大腦掃描的分析發現,記憶冠軍們啟用了與常人不同的一些大腦區域,包括右后背海馬區,它與視覺記憶和空間位置密切相關。.

    用視覺圖像和空間位置來記住數字?世界記憶錦標賽的參賽者埃德·庫克介紹了他的方法。23歲的庫克是牛津大學的認知科學研究生,他可以在不到1小時內記住10副撲克,或者在不到1分鐘內背出一副牌,正接近30秒大關。

  庫克攤開一副牌,洗牌后拿出3張,黑桃7、梅花Q和黑桃10,念念有詞地說:“‘天命真女’演唱組正用一個手提包猛敲弗朗茲·舒伯特。”下面3張牌是紅桃K、黑桃K和梅花J,他說:“納爾遜上將正拿著吉他倒坐在吧臺里。”幾分鐘后分完牌,庫克已能流利而準確地背出這副牌的順序


    他記住的是從每張牌聯想出來的人、動詞和物體。黑桃7就是“天命真女”演唱組。面對一副牌,庫克每次將3張牌組成一副某人正用某物做某事的圖像,順序是人—行為—物體。然后他將這些圖像沿某條熟悉的路線安排,比賽時這一般是條想象的路線,設計得盡可能流暢。需要回憶時,他在腦海中沿這條路線將圖像一一還原成撲克牌。

   
  記憶一長串數字時,庫克的方法有所不同。他有一套數字與圖像的固定匹配。為此他腦袋里已經記下了從000到999之間任何3位數字組合的習慣性圖像。當然這些圖像與數字的關聯都源于英語習慣,舉一個中國人的例子:數字883035被聯想為“爸爸在山洞里抽三五牌香煙”。圖像越能引起共鳴,就越不容易忘記。

      將圖像沿一條想象的線路排列的技巧稱為軌跡法,據說公元前477年由希臘詩人西蒙尼德斯所創,他發現我們的大腦特別善于記住圖像和空間信息。進化心理學家對此的解釋是:也許我們的祖先必須記住在哪里找到的食物,以及回到自己洞穴的路。在一次皇家宴會上屋頂坍塌,賓客的尸體難以辨認,唯一幸存的西蒙尼德斯卻能回憶起餐桌上每個人的位置。

    因為還沒有印刷術,記憶技巧是古希臘古典教育的主要部分,與語法、邏輯和辯論術同等重要,而軌跡法一直是記憶和演講的不二法門。今天,外部輔助大有取代自然記憶之勢,現代社會唯一還能使用軌跡法的場合可能只剩下世界記憶錦標賽了。

    天才與策略家

        岡瑟·卡斯滕經常擔心真正過目不忘的人橫掃記憶賽場,但多數科學家認為這不大可能。伊麗莎白·瓦倫丁和約翰·韋爾丁將記憶超常者分為天才與策略家,前者在多種任務中體現出超強記憶,而且記得更久。后者如卡斯滕、庫克和記憶大賽的多數參賽者,他們應用技巧將信息轉換為大腦易于組織和保存的形式,只在記憶某幾類事物上出眾。

    最著名的天生記憶大師是俄羅斯記者S.V.舍列舍夫斯基,他可以回憶起幾十年前記住的長串數字、詩句、無意義的音節串,以及任何要他記住的東西!八挠洃浤芰]有明確的極限!睆纳鲜兰o20年代直到50年代一直研究他的俄羅斯心理學家亞歷山大·盧里亞這樣說。

    舍列舍夫斯基有罕見的聯覺(也稱牽連感覺,能將各種感覺聯系起來),比如每個數字都可能與一種顏色有關,每個詞都可能與一種味道有關。聯覺能在大腦中更多的部位激起反應,記憶當然也更容易。不過,“如果我吃飯的時候閱讀,就很難理解我讀的什么,因為食物的味道會壓倒我的感覺”。舍列舍夫斯基曾告訴盧里亞。他最困難的事是學會忘記。他試過將事情寫下來,但忘不掉,即使將寫下的內容燒掉,數字似乎仍在灰燼中漂浮。最后他發現,只有讓自己相信那些信息是無用的,才能忘掉。

    在一位化名AJ的34歲美國主婦身上,忘掉過去是更大的挑戰。她每天都無法控制地回憶起1980年以來經歷的大小事情,詳細到星期幾,天氣怎樣,見過什么人!拔覐膩硗坏羧魏问!我每天都要想起我的一生,這簡直讓我發瘋!彼г沟。歐文大學的神經學家研究后發現,AJ的記憶非常準確,但她的智商一般,也無法記憶很長的數字或字母。除了偏頭痛病史和極其詳盡的日記,無法解釋這種稱為“超常態回憶綜合征”的自傳記憶能力。

      在佛羅里達大學的心理學家K.安德斯·埃里克森等很多專家看來,記憶天才并不存在,即使是舍列舍夫斯基那樣的能力,普通人也能獲得。他的研究發現:超常記憶者都使用了技巧和大量練習,只是有時不一定意識得到。根據盧里亞的描述,舍列舍夫斯基記住隨機詞語也利用了圖像聯想和軌跡法。舍列舍夫斯基去世較早,埃里克森的根據是對一位叫S.F.的大學生的試驗。這位學生最初同多數人一樣,在標準記憶測試中只能記住7位數,但這種測試持續了兩年,每周兩到三天,每天一小時,S.F.提高到80位以上,還根據自己當長跑運動員的經驗總結出一套策略,將無序的數字與田徑比賽成績聯系起來。

  另一位天才也提供了依據。1957年生于印度的拉詹·馬哈德萬5歲時就能記住滿停車場的車牌,還一度因背出31811位圓周率而載入吉尼斯世界紀錄。一度有專家認為馬哈德萬依靠天然記憶力,但經過與埃里克森的合作研究,馬哈德萬自己也認為:他的記憶力是訓練形成的。

        2005、2006年兩屆世界記憶錦標賽個人冠軍,德國少年克萊蒙斯·邁爾也是埃里克森的后天理論的典型標本。埃里克森說:超常記憶者的神秘之處不是他們的記憶而是他們的動機。不是很多人都有每天練習幾個小時記憶所需的恒心和動力。邁爾曾在東德一家體育學院學田徑,是德國最優秀的長跑運動員之一,3年前開始對記憶發生興趣。運動員培養的自律對他幫助很大,起初他每天訓練兩小時記憶,現在仍每天堅持約半小時,比圈子里多數人都多。多數記憶高手只在一個類型上超常,邁爾卻沒有明顯的弱點

  人造記憶

    比較中外記憶高手的故事,不難發現一個規律。西方國家的高手往往以天賦異秉的形象出山,最終卻向腦科學尋求答案,向記憶競技尋求舞臺,他們如果想發財,會被所有的賭場拒之門外。在中國,從80年代開始隨求知大潮興旺的記憶科學卻形成了產業,一群起步者的經歷都極富中國特色——出身貧寒,為高考所困,悟出“山巔一寺一壺酒”(3.14159)式的聯想記憶竅門,加以總結和提煉,開始走南闖北地培訓求生,被媒體發現,甚至有幸在中央電視臺表演,終于辦學有成。進入21世紀,有人從同樣有巨大升學教育壓力,記憶培訓繁榮的日本和臺灣地區引進概念,也有人首次參加世界記憶大賽,促使大陸出現一批公司化的記憶培訓機構,生意做得風生水起。但單純記憶技巧的培訓在國內如此繁榮,順應的還是始終需要大量記憶的應試教育,學外語也往往被等同于背單詞。

    種種記憶門派和培訓方法的核心大同小異,基本都是聯想、圖形和編碼。記憶比賽選手能在20天練出3分鐘記一副撲克,第一步也是先給每張牌一個有規則的數字編碼和圖像,記牢每張牌的數字碼,然后達到一看牌就能在腦海中條件反射出相應圖像的程度。最后用每4張牌進行聯結想象,再借助13個數字樁記下一整副牌。


  專家認為:圖像記憶等方法只能提高記憶技巧,不一定提高記憶力,一種記憶能力也不一定能遷移到其他類型的記憶當中。記憶測驗的結果,可以作為短時記憶能力的標志,但迄今記憶力的提高還沒有特別明確的標志。


    從1978年起,記憶大師斯蒂芬·鮑威森用10年背下了24卷史詩《伊利亞特》中的22卷。對不便再編碼的文字,他的方法回到了誦讀和情景想象。他的兒子約翰知道把每件家具和一個念頭聯想起來的“古羅馬家居法”,問他:“你能用相同的方法記住《伊利亞特》嗎?”“我想不行!滨U威森答道:“《伊利亞特》全篇有15693行,我家可沒有那么多家具!

      與記憶方法的熱門形成對比,腦科學對直接干預記憶仍在摸索之中。2002年以來,美國幾位科學家分別發現一些藥物能減緩記憶喪失,改善正常人的記憶力,有的因此被戲稱為“大腦偉哥”,但不僅藥效還停留在果蠅和小鼠身上,有人還擔心它們將像運動員使用合成類固醇一樣,被記憶力正在減退的四五十歲的健康人濫用。

      對少有考試壓力的普通人而言,一般都能在自己的記憶能力和遺忘效率的基礎上,建立起個人信息吞吐的平衡。不加選擇地增強記憶,也許對疼痛等不良感受的記憶也會增強。2006年4月,《自然》雜志指出:記憶力的好壞,尤其是“視覺工作記憶力”的好壞,并不取決于大腦容納記憶的細胞多少,而取決于大腦過濾不相關信息的能力。好在最近科學家也正在揭開通過抑制蛋白激酶來消除長期記憶的辦法,今后或許可以刪除一些不愉快的記憶,或者植入從未經歷過的事件。

        隨著圖像傳感器和數據處理越來越微型和便宜,IT領域的極客們已經對蹣跚的思維科學蠢蠢欲動。他們認為:人的天生記憶能力每秒約兩比特,一生能記的大約也只有數百兆字節,連一部DVD電影都遠遠不夠。從1998年開始,微軟公司的高級研究人員戈登·貝爾通過“我的生命比特”(MyLifeBits)計劃數字化地記錄自己的整個生活。他掃描了自己的老照片、研究報告和筆記,記載參加的會議,打過的電話,將新照片和看過的電影歸類,每封電子郵件也有檔案。他甚至將SenseCam微型攝像機戴在脖子上,整天自動拍攝。

      貝爾現在每月記下約1GB的信息,手工存入臺式電腦上的一個數據庫,他希望15年內能發展到將自己每天幾乎所有“記憶”都自動存入一個小盒子,包括談話、看到的臉和閱讀的文章。這些數據還將與已經能電子處理的信息聯系起來,比如電子郵件、記事本、電視、電影等傳媒。最終的結果是:到2021年你將有隨心所欲的完美記憶。

    這一未來最大的挑戰是搜索軟件,目前“我的生命比特”能將超過20種數據類型交互整合,使用全文搜索,貝爾不到30秒就能找到需要的信息,下一步甚至能把每天的談話根據發言者歸類!皳碛杏洃洿,會產生一種自由和安全感!必悹栒f。但阿姆斯特丹數學和計算機科學中心的弗蘭克·奈克擔心道:“完美記憶對許多人是一種災難,每個人的社會交往都會被錄像,將導致社會混亂!

   
  未來學家大膽想象:2010年至2015年,人類將利用納米技術把芯片植入體內,甚至操控神經系統,記錄和下載親吻等美好的記憶。再進一步,可穿在身上的超級微型計算機將把人一生的記憶都儲存下來,包括通過捕捉神經系統的活動信息來儲存你的思想和情感。英國電信公司未來學研究中心主任伊恩·皮爾森說:“事實上,意識只不過是另外一種官能,那正是我們試圖在計算機里增加的東西!彼A測:未來45年內,人類在肉體死亡之前,可以將自己的記憶、思維與個性等信息存入計算機。到2050年,死亡將變成一個沒有意義的概念。一個方向是待研制出與真人無異的仿真人體時,再把生命信息拷貝回去,麻省理工學院的薩斯曼說:“如果你能制造一臺容有你心靈的機器,那么這臺機器就是你自己了!绷硪粋方向是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羅伯特·紐納姆預測的“人—硅復合生命形式


    這種前景自然有令人擔憂之處,記憶如果可以人造,每個人的精神都“永垂不朽”,世界將會怎樣?難怪皮爾森承認:“我們可能需要全社會來大討論!

本文來自:快速記憶法 http://www.885221.com/dp-bbsthread-3914.html
快速記憶法 - 逍遙右腦記憶 - 右腦記憶論壇 - 速讀訓練軟件
Powered by DiY-Page 6.5.0 © 2005-2025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