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上
《幼時記趣》
倒裝句
私擬作群鶴舞空 即:私擬作群鶴于空中舞。
意:(我)私下里把它們比作在空中飛舞。
徐噴以煙 即:徐以煙噴。
意:慢慢地用煙噴(它們)。
一日,見二蟲斗草間 即:一日,見二蟲于草間斗。
意:有一天,我看見有兩只小蟲在草間斗。
省略句
夏蚊成雷,(我)私擬作群鶴舞于空中
(我)昂首觀之,項為之強。
(我)又留蚊于素帳中,徐噴(之)以煙。
一日,(我)見二蟲于草間斗。
(癩蛤蟆)舌一吐而二蟲盡 為(其)所吞。
(我)神定,捉蛤蟆,鞭(之)數十,驅之別院。
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的蚊子)果然(成了鶴)。
使與臺齊 (“使”后省略賓語“之”。)
被動句
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 意:(它)舌頭一吐,兩只小蟲就被它吃掉了。
《三峽》
省略句
有時朝發(于)白帝,暮到江陵。意:有時候早晨從白帝城出發,傍晚就到了江陵。
《夢溪筆談》二則
歲以(之)大穰 (省略代詞“之”,指代“以鉗搏”子方蟲的蟲子)
乃以瓦布(于)之 (省略介詞“于”,在)
倒裝句
便實釘之。即:便釘之實。(賓語前置)
意:釘子釘牢。
而動如初。即:而如初動。
意:可是仍像原來那樣晃動。
《論語》八則
判斷句
是知也 (“也”表示判斷語氣。)意:這就是真正的智慧。
省略句
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其不善著而改之”前省略了動詞“擇”。) 意:選擇他們的優點來學習,對他們的缺點要加以改正。)
可以為師矣(“以為”是“以之為”的省略。之,代能溫故知新的人,譯為“把[他]當做!本湟猓嚎梢园阉斪隼蠋熈耍
倒裝句
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何以”是“以何”的倒裝,“何”是介詞“以”的賓語,)意:孔文子的謚號為什么是“文”呢?
《狼》
倒裝句
投以骨 即:以投骨
意:拿一塊骨頭扔過去。
省略句
投(之)以骨。
一(個)屠晚歸。
場主積薪(于)其中
蓋以(之)誘敵
反問句 禽獸之變詐幾何哉?
七年級下
《趙普》
判斷句
則《論語》二十篇也
省略句
太祖常勸(之)以讀書
碎裂奏牘擲(于)地上。
倒裝句
太祖常勸以讀書 即:太祖常以讀書勸。
意:宋太祖常勸他讀書。
讀之竟日。即:竟日讀之。
意:整天在讀。
《黔之驢》
省略句
放之(于)山下
覺(之)無異能者
倒裝句
莫相知..即,莫知相
判斷句
虎見之,龐然大物也
<<愛蓮說>>
判斷句
牡丹,花之富貴者也
倒裝句
菊之愛,陶后鮮有聞.即,愛菊,陶后鮮有聞.
意:愛好菊花,陶淵明以后就很少聽到了.
省略句
蓮之出(于)淤泥而不染.
濯(于)清蓮而不妖
<<木蘭詩>>
倒裝句
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即問女所思何,問女所憶何.意:問木蘭你想的是什么,你思念的又是什么?
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
即但聞黃河流水濺濺鳴. 意:只聽滔滔黃河流水聲.
八年級上
<<晏子使楚>>
判斷句
晏嬰,齊之習辭者.意:晏嬰是齊國的善于辭令的人.
倒裝句
何以也? 即: 以何也? 疑問句賓語前置.
意:用什么辦法呢?
吏二縛一人詣王. 即:二吏縛一人詣王。
意:兩名公差綁著一個人到楚王面前來。
《人琴俱亡》
省略句 不聞(其)消息 (“聞”后省略定語“其”,子敬的)
倒裝句
何以都不聞消息?即:以何都不聞消息? (賓語前置)
意:為什么都聽不到消息?
《小石潭記》
省略句 日光下徹 (“徹”后省略賓語“潭水”)意:陽光直射到水底。
坐潭上 (“坐”后省略介詞“于”)意:坐在潭邊。
斗折蛇行 (句首省略主語“溪泉”)意:溪水像北斗星那樣曲折,又像蛇爬行那樣彎曲。
(余)以其境過清。(省略主語)意:因為它的環境太冷清了。
《記承天寺夜游》
判斷句 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意:水里的水草縱橫交錯,原來是竹子、柏樹的影子。
倒裝句 相與步于中庭。 (“于中庭”做“步”的狀語。)意:共同在院中散步。
《治水必躬親》
八年級下
《馬說》
省略句
(千里馬)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意:(由于千里馬)吃不飽,力氣不足,(它)卓越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質 就不能表現出來。
(食馬者)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意:駕馭它,不能用正確的方法,喂養它又不能(給足食料)使它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也不通曉它的意思。
倒裝句
馬之千里者。 即:千里之馬者。(“千里”是中心詞“馬”的后置定語)
意:千里馬。
祗辱于奴隸人之手。 即:祗于奴隸人之手辱。(介詞結構后置,“于”相當于“在”)
意:只能在仆役的手下受屈辱。
《陋室銘》
判斷句 斯是陋室 意:這(雖)是間簡陋的房子。
倒裝句
何陋之有 即:有何陋 (賓語“何陋”借助結構助詞“之”前置于動詞“有”前面,“何陋之有”即“有何陋”)
意:有什么簡陋。
《短文兩篇》(活板 核舟記)
判斷句
中軒敞者為艙。 意:中間高起而寬敞的是船艙。
蓋大蘇泛赤壁云。 意:刻的是蘇東坡泛舟在赤壁的情景。
省略句
各隱(于)卷底衣褶中。 意:都隱藏在手卷下邊的衣褶里。
佛印居(東坡)右。意:佛印在(東坡的)右邊。
倒裝句
其兩膝相比者。即:其相比兩膝。
意:他們緊靠著的兩膝。
又用篆章一。 即:又用一篆章。
意:還刻著一個篆書的圖章。
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 即:蓋簡修狹桃核者為之。
意:原來是挑選狹長而窄的桃核刻成的。
誦讀欣賞 《山市》
判斷句 奐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也 ”表判斷) 意:奐山的山市,是淄川縣的八景之一。
省略句
與同人飲樓上。(“樓上”前省略介詞“于”) 意:和朋友在樓上飲酒。
<口技>
省略句
搶奪(財物)聲,潑水聲,凡所應有,無所不有。 意:(在火中)搶奪財物的聲音,潑水的聲音,凡是在著火時應該有的聲音,沒有一樣沒有的。
一人、一(張)桌、一(把)椅、一(把)扇、一(塊)撫尺而已。(文言文中,一般只用數詞不用介詞。)
倒裝句
會賓客大宴 (賓語前置:“會大宴賓客”) 意:正碰上人家大擺宴席請客。
《送東陽馬生序》
倒裝句
弗之怠。即:弗怠之。 意:也不因此停止。
省略句
(余)又患無碩師名人與(之)游。 意:(我)又擔心沒有才學淵博的老師和名人相互交往(請教)。
寓(于)逆旅,主人日再食。意:(在)旅館里,主任每天管兩頓飯。
《兩小兒辯日》
判斷句
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否定反問判斷句) 意:這不是遠的小,近的大嗎?
省略句
日中為探湯(應為“日中如手之探于湯”,省略介詞和賓語。) 意:正午時像(把手)伸(向)熱水。
倒裝句
孰為汝多知乎(應為“孰為汝多知乎”。謂語“多”前置到“知”前。) 意:誰說你知識淵博呢?
九年級上
《陳涉世家》
判斷句
陳勝者,陽城人也。(“。。。。。。者,。。。。。。也”格式表判斷。) 意:陳勝是陽城縣人。
吳廣者,陽夏 人也。 意:吳廣是陽夏縣人。
當立者乃公子扶蘇。(副詞“乃”表判斷) 意:該立的是太子扶蘇。
此教我先威眾耳(把主語“此”與謂語“教我先威眾”放在一起表判斷。) 意:這是教我們先在群眾中樹立威信罷了。
號為張楚 (“為”,動詞,表判斷) 意:定國號為張楚。
省略句
獨守丞于(之)戰(于)譙門中。 意:只有守丞帶兵在譙門。
上使外將兵(動詞“使”后省略賓語代詞“之”,指陳勝起義軍)意:秦始皇派他到外面帶兵)
被動句
士卒多為用者。 意:士兵們大多愿意為他出力。
倒裝句
祭以尉首 (介詞結構“以尉首”放在動詞“祭”后面做補語!耙浴毕喈斢凇坝谩薄#┮猓河梦竟俚念^做祭品。
《桃花源記》
省略句
(漁人)緣溪行,(漁人)忘路之遠近。意:(漁人)順著小溪劃船,忘了路程。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是“[小口]仿佛若有光“的省略。)意:山上有一個小洞口,(洞口)好象有些光亮。 (村人)見漁人,乃大驚。
問(漁人)所從來
此人一一為(之)具言所聞。臨近(于)水源。
判斷句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也”表判斷。)意:南陽劉子驥是高尚的名士。
倒裝句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即:見漁人,乃大驚,問從所來。 意:(那里面的人)見到漁人,竟大吃一驚!杜c朱元思書》
省略句
(高山)互相軒邈。(省略主語)意:高山相互爭著比高遠。
(我的小船)從流漂蕩,任意東西。(省略主語)意:我隨著江流飄浮蕩漾,任憑船只向東向西。
急湍甚(于)箭 意:急流比箭還快。
倒裝句:鳶飛戾天者,望峰悉心(“飛戾天”是“鳶”的定語后置)意:像飛到天上的鳶一樣的人,看到這山峰也會淡薄名利之心.)
《捕蛇者說》
倒裝句:苛政猛于虎。即:苛政于虎猛也。意:殘酷的統治比猛虎還要兇啊。
省略句:(蛇)觸草木,(草木)盡死,(蛇)以嚙人,(人)無御之者。意:蛇的毒液沾到草木,草木全都死光了;如果咬到人,無藥可醫。
又安敢毒(之)耶?意:(我)又怎么敢怨恨(這個差使)呢?
《岳陽樓記》
判斷句: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也”表判斷語氣。意:這就是岳陽樓的壯麗的景色。)
倒裝句:微斯人,吾誰與歸 (疑問代詞“誰”作賓語,賓語前置。意:如果沒有這種人,我同誰一起呢?)
省略句:屬予作文以記之 (省略主語“滕子京”)意:(滕子京)囑咐我寫這篇文章來記述這件事)
反問句:得無異乎? 意:怎能不有所不同呢?
《醉翁亭記》
判斷句:環滁皆山也(“也”表判斷語氣)意:環繞滁州都是山,)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者……也”表判斷語氣,意:遠遠望去,草木茂盛、幽深秀麗的,是瑯琊山)
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述以文:述之以文,以文述之,既是省略句,又是倒裝句,屬狀語后置句。意:醉時能共享那樂事,酒醒后能用文章記述那樂事的,是太守。)
省略句: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心”、“酒”前面省略了介詞“于”,是省略句。意:在心里感受它,而在飲酒中寄托它。)
《曹劌論戰》
判斷句
夫戰,勇氣也。 (“也”表判斷)意:戰爭,靠的是勇氣。
(此)忠之屬也。 意:這是盡了本職的一類事情。
倒裝句
何以戰 (賓語前置,“以何戰”。)意:(您)憑借什么(和齊國)作戰呢?
公與之乘,戰于長勺。即:公之與乘,于長勺戰。 意:魯莊公和曹劌同坐一輛戰車。
省略句
(曹劌)問:“何以戰?”
必以(之)分(于)人。
《鄒忌諷齊王納諫》
省略句
(鄒忌)朝服衣冠,(鄒忌)窺鏡。意:一天早晨,(鄒忌)穿戴好衣帽。
客從外來,(鄒忌)與(之)坐談。 意:客人從外面來,(鄒忌)與客人坐著聊天。
臣誠知(己)不如徐公美。 意:我的確知道自己不如徐公美
皆以(臣)美于徐公。 意:都認為我比徐公美
判斷句
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 意:城北的徐公,是齊國的美男子。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意:我的妻子偏愛我。
妾之美我者,畏我也。意:妾認為我美,是害怕我。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意:客人認為我美,是對我有所求。
倒裝句
皆以美于徐公。即:皆以于徐公美。 意:都認為我比徐公美。
能謗譏于市朝。:即:能于市朝謗譏。意:能夠在公共場所指責我的過錯。
此所謂戰勝于朝廷。即:此所謂于朝廷戰勝。 意:這就是人們所說的在朝廷上戰勝了(別國)。
固定句式
我孰與城北徐公美
《孟子》二章
省略句
(我)所欲有甚于生者。意思:但我所惜愛的還有勝過生命的東西
(我)所惡有甚于死者。意思:但我所厭惡的還有超過死亡的事。
是故(人)所欲有甚于生者,(人)所惡有甚于死者。意思:由此可見,他們所喜愛的有比生命更寶貴的東西,(那就是“義”)他們所厭惡的,有比死亡更嚴重的事(那就是“不義”)
賢者能勿喪(之)耳.意思:不過賢人能夠不喪失罷了
倒裝句
所惡有甚于死者。 即:所惡于有甚死者。
此之謂失其本心。 即:此謂之失其本心。意思:這就叫做喪失了人所固有的羞惡廉恥之心
舜發于畎畝之中。 即:舜于畎畝之中發。意思:舜從田野中發跡。
管夷吾舉于士。 即:管夷吾于士舉。意思:管夷吾從獄官手里獲釋被錄用為相。
征于色。即:于色征 意思:從臉色上顯露出來。
生于憂患。即:于憂患生。 意思:憂患可以使人謀求生存。
判斷句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意思:魚是我所喜愛的,熊掌也是我所喜愛的。
被動句
舜發于畎畝之中
傅說舉于版筑之間。傅說從筑墻的泥水匠中高升。
管夷吾舉于市
〈愚公移山〉
被動句
何苦而不平(疑問句中,疑問代詞“何”充當“苦”的賓語前置。句意:為什么擔心鏟不平呢?)
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荷擔”是中心詞“子孫”的后置定語,“者”用做后置定語的煞尾。句意:于是帶著能挑擔子的子孫三人
甚矣,汝之不惠(“甚”是主語,汝之不惠的前置定語 ,前置的目的是為了強調謂語。句意:你呀,太不聰明了。)
倒裝句
帝感其誠(此句雖表被動的詞的結構,但主語“帝”是被動者。這是一種意念上的被動。句意:天帝被愚公的誠意所感動。)
省略句
一厝朔東,一厝雍南。(“朔東”、“雍南”前面都省略介詞“于”,“于”相當于“在”。句意:一座放在朔方東部,一座放雍州南面。)
《出師表》
判斷句:然侍衛之臣不懈于內,而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改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于陛下也(“……者,……也”表判斷語氣。意:可是侍衛大臣在宮廷毫不懈怠,忠誠的將士在邊境上不怕犧牲,原來是懷念先帝的特殊恩遇,向經過陛下進行報答)
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也”表判斷語氣。意思:這就是我報答先帝、效忠陛下的職責)
倒裝句
試用于昔日 即:與昔日試用 意思:從前試用他的時候三顧臣于草廬之中 即:于草廬之中三顧臣 意思:三次來茅廬來探望我
本文來自:快速記憶法 http://www.885221.com/dp-bbsthread-3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