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物質結構和感應條件基礎上形成的意義關系不僅是記憶的線索,也是一般心理生活中的關鍵成份。如果把沿著意義關系展開的意識活動叫做思維,就可以表示思維概念的基本意蘊,即意識活動從一個觀念命題到另一個觀念命題的關聯性和連續性。思維是心理生活的主要內容,其典型形式是聯想和推理,分別處于觀念和命題兩個層次?梢砸罁^念材料的性質把思維劃分為直觀形象思維、語言符號思維和邏輯理論思維幾種主要類型,這也是由低及高的思維發展結構。
觀念的聯想基于經驗,回憶就是一種再現經驗的聯想,但聯想不限于回憶。通過經驗分析,早期經驗主義心理學,提出了接近、相似、對比、因果、重復等一系列經驗性聯想規律。然后,聯想就成了支配學習、記憶和心理研究的一種主義,F在我們知道,注意的遷移秩序是聯想形成的真正基礎。任何接近的、相似的、因果的事物都要通過注意的遷移關聯,才能在意識中形成與客觀事物關系相應的經驗性意識關聯;相反任何兩件事物都可以通過經驗上的接近形成直接的經驗聯結。當意識通過經驗聯結一個接一個地展開時,就象流水一樣具有連續的動態的和線性的形式,這就是聯想、意識流和思維。
思維作為連續的意識活動,是一系列意識觀念相繼接續的過程,觀念就是思維的基本元素。直觀的意象性觀念構成形象思維,而語言符號性觀念則構成語言思維。這不僅指那種無聲無形的內在形式,也指操作性語言書寫活動。思維本來就是操作性活動,而言說書寫乃是高級的思維活動!皠幼魉季S”不是思維的一種形式,而是關涉著思維的一般性質。選擇性注意遷移與操作活動是一切意識活動的基礎與本質。
根據意義關聯的性質和方向,可以劃分分析與綜合及抽象與概括等具體思維形式。從一般到特殊和具體是分析,反之為綜合;抽象與概括可以看作一種抽象的分析與綜合。在同樣的意義上,還可以談論因果思維、比較思維、發散聚合思維諸多形式,它們構成了思維過程的各種具體成份。注意遷移的各種形式本源于主觀物質結構決定的現象關系,在認知活動中得到操作性訓練,而形成各種習慣性傾向。這些習慣的具體發揮,表現為各種思維能力,它們構成了智力的主要基礎。
語言符號思維的一般形式是普通語辭,特殊形式見于音樂、繪畫、體語啞語等方面。名以指實,辭以抒意,符號觀念的聯結構成了語言辭章。符號觀念或語詞是符號思維的基本單位,它們通過語義語法連接成意義連貫的語句,再通過一系列意義相關的陳述形成說辭和文章。語義關系結構是語言符號思維的關鍵,是清晰明白系統一致思維的基礎。墨經指出,“以故生,以理長,以類行”,或假效法、辟侔援推而意達辭成,F代語言學、符號學和邏輯學研究也企圖理解、規范和改進自然的語言思維。
為了語言思維的準確性,首先須要澄清符號觀念的內涵與外延而形成嚴格的概念。對客觀事物和意象的完整概念化過程,包括命名和正名即符號化和概念化兩部分,這是嚴密思維的基本前提。當觀念上升為概念,語句就提升為嚴格的命題。而從命題到命題要一個根據義理關系的多重跳躍和轉換的復雜聯想過程,叫做推理。推理不是觀念的簡單聯想,而是命題的轉換和運算。它從前提性知識和命題出發,經過若干意義相關命題的中介承轉,而導出新的命題和結論。命題運演中那種前后相關的意義關系,乃是推理展開的根據,并決定著推理的結構形式,這就是邏輯。而由邏輯關聯的命題構成的說辭稱為理論,語言符號思維于是上升為邏輯理論思維。
推理中的邏輯至少有兩層涵義,一是基本的意義關系,二是根據意義關系而形成的結構形式。后者可以形式化為抽象的規則或范式,制約推理方式。由于不同的邏輯規則而形成歸納推理、演繹推理以及類比、因果、條件等多種推理類型。對推理中表現的邏輯規則的提取和利用增加了思維的邏輯性和嚴密性,而真正的推理法則暗藏在基本的意義關系中,可溯于經驗材料背后的物質關系。所以邏輯推理要求一致性來保證與事理的符合,并成為理性的主要代表。推理中的意義和邏輯關系使思維的展開形成特定結構的意義系統,這種關聯性或系統性就是心理和思維中的理性所在。它超越了簡單感性和知性的局限性,而形成一種由多種經驗成份相互支持的關系系統,以致可以不假外求地從固有的關系中推演出新的知識、命題和判斷。但是這種理性并不能從根本上擺脫經驗基礎的局限性,一切推理都要面臨經驗的不斷檢驗和修正,這就是形式邏輯的不完全性。
我們常常回到辯證思維以尋求完全性觀點。它以“既是又不是”的邏輯范式兼容并包,并構成對形式邏輯的揭底性批判。根本的問題在于概念化時的偏見,物象本來是相對的,而以一種偏見固定為概念,再以一致性貫徹下去,就不能容納別的意見和涵義,而無法得到完全性。但是如果辯證的觀點為了完全性,視矛盾為當然,以完全代一致,而取不立言辭、不分是非、欲說還休或縱橫捭闔的態度,是以小全小真代替大不全大不真,而不利于理性的發展。其實,辯證邏輯的基礎是現象構成關系,而形式邏輯的基礎是具體的現象間關系。辯證邏輯比形式邏輯處于更加基礎的地位,其作用首先在于概念化甚至意象辨別中那種全方位的審察權衡。宜選擇一種與當前實踐相適應的觀點來將對象概念化,然后交給形式邏輯去應用。當概念僵化狹隘,遭遇經驗挑戰時,再由辯證邏輯加以批判糾正,賦以新的內涵后,讓形式邏輯去展開。這樣完全性與一致性就在實踐的基礎上歷史地協調統一起來,為確定性的追求和理性的發展提供可靠的保障。
辯證思維處于邏輯理論思維的基底上,其中的意義關聯具有直接的比鄰和對比性質,其注意遷移的特征類似于意象辨別,觀點的選擇極富創造性,是理論思維創造性的基本源頭。哪里概念化還沒完成,哪里有一致性困難,哪里有思想僵化,哪里就須要辯證思維。創造性不是一種思維的特性,而是思維及其結果的普遍性質;高級的創造性不在思維的技巧,而在思維的境界。形式數理邏輯思維的創造性是由符號概念和邏輯給定的,具有既定的機械性和強大的穿透力,能穿過現實的境界而達到可能世界,把思維的創造性發揮得淋漓盡致。
本文來自:快速記憶法 http://www.885221.com/dp-bbsthread-43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