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常識 2.2 外來語 外來語是指在日本的國語中使用的來源于外國語言的詞匯。但狹義上的外來語則是指來源于歐美國家語言的詞匯,其中大部分是來源于英美語系的詞匯。 日語中的漢語詞匯很多,大多是自古以來從中國引進的,從外來語的定義看,漢語詞匯也應該屬于外來語的一種。但是,從慣用的角度看,漢語詞匯不包括在外來語中。 較早引進的外來語,有些已經完全融入到日語中,幾乎已經沒有了來自外國語的感覺。這一類詞匯歷史上多采用平假名或者漢字來書寫,現在一般用平假名來書寫。 例如:たばこ(煙草)、てんぷら(天婦羅)、かっぱ(合羽)、じゅばん(襦袢)、きせる(煙管) 已經日本語化、但仍然有來自外國語的感覺的詞匯,一般用片假名書寫。這一類詞匯的詞形比較固定。 例如:ラジオ、ナイフ,スタート,オーバー,ガラス,パン,ピアノ 明顯地帶有來自外國語的感覺的詞匯,用片假名書寫。這一類詞匯往往詞形(即寫法)不大固定,但部分有習慣寫法的一般按照習慣寫法來書寫。這類詞匯可能會使用現代日語中的和語詞匯和漢語詞匯所沒有的音節來進行書寫。這些特殊的音節假名用于書寫比較接近原音或原拼寫方法的外來語、外國地名和人名等。這些特殊音節假名包括: イェ(ye),ウィ(wi),ウェ(we),ウオ,ク。╭wa),グ。╣wa),クィ(qwi),クェ(qwe),クォ(qwo),シェ(she),ジェ(je),チェ(che),ツ。╰sa),ツィ(tsi),ツェ(tse),ツォ(tso),テイ,デイ,テユ,デユ,トゥ(twu),ドゥ(dwu),フ。╢a),フィ(fi),フェ(fe),フォ(fo),フュ(fyu),チィ(tyi),ヂィ(dyi),等等。 外來語的長音原則上是用長音符號“—”來書寫。例如:オーバーコート。但也有不寫長音符號而添寫元音的習慣,例如:ミイラ,バレエ,レイアウト,ボウリング等。 相當于英語詞尾的-er、-or、-ar的音,原則上作為ア段長音用長音符號“—”來書寫,但也經常按習慣省去“—”。例如:エレベータ(-),コンピュータ(ー)等。 而接在イ段和エ段音后面的、相當于ア音節的音原則上寫作“ア”,例如:ピアノ,フェアプレー,イタリア等。但是,按習慣也有部分詞匯寫作“ヤ”的。例如:タイヤ,ダイヤル等。
2.2 日語的音調(重音) 詞語中的各個音節之間存在的高低、輕重的配置關系叫做聲調(アクセント)。聲調具有區別語言意義的作用。 日語的聲調是高低型的,由高而低或由低而高。一個假名代表一拍,包括表示清音、濁音、半濁音、促音、撥音以及長音的假名,但是不包括組成拗音中的小"や"、"ゆ"和"よ",即一個拗音整體上作為一個音拍來看待,如 “きゅ”是一個音拍,而不是兩拍。而“きゅう”和“くう”等長音則是兩拍。 日語以東京音為標準音,其聲調可以分為如下幾種類型:0型、①型、②型、③型、④型、⑤型、⑥型以及⑦型等。高聲調表示重音,低聲調表示輕音。 0型:表示只有第一拍低,其他各拍都高。 ①型:表示只有第一拍高,以下各拍都低。 ②型:表示只有第二拍高,第一拍和第三拍以下各拍都低。 ③型:表示第二拍、第三拍高,第一拍和第四拍以下各拍都低。 ④型:表示第二拍至第四拍高,第一拍和第五拍以下各拍都低。 ⑤型:表示第二拍至第五拍高,第一拍和第六拍以下各拍都低。 ⑥型:表示第二拍至第六拍高,第一拍和第七拍以下各拍都低。 ⑦型以及以下各型的聲調依次類推。 0型單詞后面接續的助詞為高聲調;除了0型以外的各類型的單詞,后面接續的助詞全部是低聲調。 有的單詞有兩種或多種不同的聲調類型,即該單詞在不同場合下有不同的聲調讀法。 有的單詞在一個詞內有兩個或多個相連接的重音符號(即聲調類型符號),表示該單詞有兩個或多個重音。如:“せいはんごう(正反合)”的聲調類型為①-①-①型,表示這個單詞有三個重音,即“せ”、“は”和“ご”三拍都是高聲調(即重音)。 日語的高音節不能分在兩處。即一個單詞(包括后續的助詞在內)中只能有“高低低”、“低高低”、及“低高高”等聲調配置形式,而不可能出現類似“高低高”、“低高低高”或“高低高低”等聲調配置。無論多長的單詞,其聲調配置都必須符合這個規律。
本文來自:快速記憶法 http://www.885221.com/dp-bbsthread-61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