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訴孩子不但要敢于競爭,還要樂于禮讓,正確處理競爭與合作的關系。教育孩子參與競爭,是因為正常積極的競爭能夠促進孩子的學習與工作,但在競爭的過程中也要講究合作,因為一個人的成功并不意味著其他人的失敗,相反這應該是對其他人的鼓舞激勵和經驗的借鑒。在學習上要爭取好成績,勇于超越他人,但更重要的是要超越自我,競爭的目的是為了使自己做得更好,而不是為了排擠他人,所以當同學在學習上遇到困難時要盡自己的能力去幫助他人。在競爭中切忌對自己取得的成績沾沾自喜、驕傲自滿,而對別人取得的成績卻置之不理、嫉妒滿懷,要學會謙虛做人、謙讓待人。
要求孩子在和同學相處時,盡力做到“心中有他人”,F在我們經常提到“情商”這個詞,孩子能否關心、幫助他人,就是情商的內容之一。告訴孩子要關心同學、盡自己的力量來幫助有困難的同學。父母自己也要拿出榜樣來,比如和鄰居友好相處、互相幫助,熱心社會公益事業、慈善事業等。有的父母自己平時斤斤計較,甚至整天盤算怎樣占他人、單位的小便宜,那孩子自然也無法養成大方、開朗,熱心助人的性格,難于討人喜,只會討人嫌了。父母還要提醒孩子和伙伴們相處時不能犯冷熱病,好起來不得了,有時卻因為一件小事,從此翻臉成仇,互相記恨。
本文來自:快速記憶法 http://www.885221.com/dp-bbsthread-64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