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牙米尼奧大學的研究人員在新一期美國《科學》雜志上發表論文說,通常認為,長期精神壓力可以改變激素分泌,進而影響人的行為和記憶。
而他們的最新研究表明,這種壓力也會影響動物行為。
在一項實驗中,研究人員讓不同組別的小鼠通過按壓各種控制桿以獲取小球、糖果等獎品。與對照組的小鼠不同,處于精神壓力下的小鼠持續按壓同一個控制桿,即使這種行為已不再產生任何獎品。
另一項實驗中,研究人員讓小鼠連續21天承受不可預知的精神壓力,并跟蹤監測它們的大腦。結果發現,小鼠大腦前額葉皮層和背側紋狀體兩個與做決定有關的區域萎縮了,但另一個與習慣形成有關的區域卻得到擴展。
論文的第一作者迪亞斯費雷拉認為,對承受精神壓力的動物來說,做出習慣性重復決定或許是一種幫助它們貯存能量的應對機制。在應付外界環境變化時,這種應對機制非常有害。他們的研究有助于解釋為什么上癮或強迫行為總是與精神壓力共存。(來源:新華網)
更多閱讀
《科學》發表論文摘要(英文)
本文來自:快速記憶法 http://www.885221.com/dp-bbsthread-82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