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這篇文章只是我的日記而已,今天看到網友提到了內視色彩、清晰度等問題,我就想到了我自己寫的這篇日記,掛上來,純當拋磚引玉,大家一起來探討研究。
已經有好幾天沒有內視了,今天早上數次內視,看到的,不是剪影。而是實景,出現的數次,都是室內場景。室內桌子、床、墻上的畫、床上的衣物,細節都歷歷在目。
在以前的文章里,我也提到,雖然出現剪影,但是事實上物體的細節都已存在,只是光亮度不夠,造成了剪影現象。
今天的數次內視,再次證明了這點。先是剪影,隨著,不斷加亮圖像,圖像的細節部分就全出來了。在圖像消失的過程,是整個圖像模糊、光線逐漸變暗淡的過程。
體會:內視的成功于否,很大程度決定于“內光強度(體內自產生的光線強度)”。若無法產生內光,那就產生這樣的結果,只能在大腦里想象出某個景象,而無法內視看見;若產生的內光太暗淡,那只能看見想象出來的圖象造成的剪影;若產生的光線較強,那能夠看見圖像內各種物件的細節部分;若產生的內光足夠強,那看見的圖像不僅細節豐富,而且色彩非常鮮艷。
因此,我們可以依次將四種情況定義為內光強度的四個等級。
第一級:無內光,雖然大腦里有想象出某個場景,但無法看見。
第二級:內光暗淡,可以看見想象出物體的剪影,圖像基本處于黑白狀態。
第三級:內光較強,可以看見想象出物體的細節部分,但是色彩不是太鮮艷。
第四級:內光很強,不僅看見想象出物體的細節,而且色彩非常鮮艷。
對于沒有內視經歷的人,也可以用看大山這種生活現象來比擬。
1、在白天,光線非常強烈,站在一座大山腳下,我們可以看見這座大山的任何細節,看見大樹、灌木、野草錯落有致,紅色的果實星星點點,深綠色、淡綠色溶雜在一起,在山腳還能看見有些野草開著各色的花。這就對應于我上面說的內視第四級。
2、在太陽落山后,天暗淡下來了,但依然還有點光線的時候,這時候仍然能看見大山的許多細節部分,哪棵是大樹,哪棵是小樹,哪棵樹上有果實,哪里流著山間小溪。但是,我們已看不太清楚有層次的顏色了。野花也沒有大白天看得漂亮了。這就對應于內視第三階段。
3、隨著天越來越暗,根本就看不到山上的樹了,更別說讓你去數有幾棵樹了。在星光的點綴下,稍稍比大山明亮點的天空襯托出了大山的偉岸身脊。在浙江的北雁蕩,就有個旅游項目就是夜游雁蕩,看的就是這種大山剪影。這種景像就對應于內視的第二級。
4、當天氣不好的時候,烏云密布,沒有星光、沒有月光,伸手不見無指,這時,你甚至連大山的邊脊也看不到了。就像在不開燈的密閉房間一樣,雖然房間里五顏六色的花束,但你什么也看不到。這就對于于內視的第一級,雖然知道房間什么角落有什么東西。但你啥也看不見。
從本人的內視頻率來看,平時,我們都是處于第一級,無法看見自己大腦里想象的東西。然后,出現頻率最高就是第二級了,經常出現剪影的景象。第三級景象出現次之。最少的就是色彩非常鮮艷的第四級。
所以我在思考,對于第1級,與第2、3、4級可能有質的飛躍關系。對于2、3、4來說,都是看,應該沒有本質的區別,關鍵還在于內光的強弱。由于內光強弱的不同,才造成了2、3、4的人為的區分。
從邏輯上去推理,任何生命運動,都應該要消耗一定的能耗的。而從我多次內視,血液大量流往腦部的體驗來看,內視發光,肯定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抖葱`寶定觀經》中說的好,“勿令定中,急急求慧。急則傷性,傷則無慧。若定不求慧,而慧自生,此名真慧;鄱挥,實智若愚。益資定慧,雙美無極。”。
所以,當你沒有到達第四級的時候,沒有必要急急求慧,否則傷性。只需慢慢去積蓄能量,其慧自生。前一個星期,因為工作太忙,沒有努力去看內視,只是在班車上練練運轉太極,通通天目,沒有試著努力去看。估計是積蓄了一定的能量,所以今天早上有了釋放。
本文來自:快速記憶法 http://www.885221.com/dp-bbsthread-97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