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學期高二歷史寒假作業試題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二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導語】歷史可提供今人理解過去,作為未來行事的參考依據,與倫理、哲學和藝術同屬人類精神文明的重要成果。逍遙右腦準備了學期高二歷史寒假作業試題,具體請看以下內容。

第Ⅰ卷(單項選擇題)

一、單項選擇題(共25小題,每道題2分,共50分)

1. 宗法分封制體現了早期國家形態的一些特點。隨著社會的發展和國家形態的演進,宗法分封制逐漸衰落。其衰落的實質是

A.諸侯國力量增強,彼此進行爭霸戰爭

B.血緣政治逐漸被官僚政治取代

C.周王衰微,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

D.諸侯有相對的獨立性,其勢力不斷增長

2.有學者認為,相對于漢唐兩個朝代,宋代不是弱,也不是貧,而是無效率。導致其“無效率”的主要原因是

A.相權的削弱 B.三省六部制的破壞 C.事權的分割 D.理學的束縛

3. 康熙帝曾說“朕生來不好仙佛”,他多次在他的宮廷教師面前“斥責了佛教和道教”,但另一方面,“康熙帝保護了喇嘛教,頻繁地拜謁佛教的圣山(五臺山),并且修建了大量的佛教寺廟�!笨滴醯圻@一行動,最主要出于

A.爭取社會政治勢力的支持 B.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

C.通過宗教手段控制思想言論 D.對宗教的態度和認識發生了變化

4.唐后期至宋代,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進一步發展,土地兼并和土地買賣頻繁。南宋葉適記載說:“民自以私相貿易,而官反為之司契券而取其直”。材料主要反映了

A.宋代租佃關系的進一步發展 B.佃農之間土地買賣頻繁

C.地權所有者在土地買賣中獲利 D.政府維護地權流轉

5.《元史.食貨志》載:“(至元)二十一年(1285)年,設市舶都轉運司于杭、泉二州,官自具船、給本,選人入蕃,貿易諸貨。其所獲之息,以十分為率,官取其七,所易人得其三。凡權勢之家,皆不得用己錢入蕃為賈,犯者罪之,仍籍其家產之半。其諸蕃客旅就官船賣買者,依例抽之�!� 材料中元政府的措施

A.抑制了海上走私活動 B.阻礙了對外貿易的發展

C.降低了對外貿易的風險 D.打擊了外國商人的積極性

6.16世紀以后,“馬尼拉大帆船”滿載中國商品,從馬尼拉(位于菲律賓)橫渡太平洋,前往美洲。這種貿易持續了二百多年。學者認為:馬尼拉大帆船代表著一條特殊的流通路線,形成了跨越太平洋的“絲?銀”對流。促成上述現象出現的背景有

①新航路開辟加強了東西方聯系 ②中國商品對西方人有吸引力

③中國被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 ④白銀在中國市場上大量流通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7.某思想家說:“所以謂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見孺子將入于井,皆有休惕側隱之心;非所以內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于鄉黨朋友也,非惡其聲而然也�!毕铝羞x項中,屬于上述思想合理延伸的是

A.“仁義禮智非由外礫我也” B.“愛人若愛其身,猶有不孝者乎”

C.“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 D.“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

8.最早“使儒家的倫常政治綱領有了一個系統論的宇宙圖式作為基石……完成了自《呂氏春秋• 十二紀》起始的,以儒為主,融合各家以建構體系的時代要求”的思想家是

A.荀子 B.董仲舒 C.朱熹 D.王陽明

9.明清之 際有學者提出:“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罩袝円�,猶人之有生死,世之有鼎革也。紀世者以一君為一世,一姓為一代足矣�!币韵聦儆谒闹鲝埖氖牵�

A.反對以孔子是非為標準 B.提出“天下為主,君為客”

C.主張“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D.物質發展變化有規律可循

10.《南潯絲市行》一詩繪聲繪色地描繪了19世紀中期湖州南潯生絲買賣情景:“蠶事乍畢絲市起,鄉農賣絲爭赴市。市中人塞不得行,千聲萬語聾人耳。紙牌高揚絲市廛(古代房屋),沿門挨戶相接連。喧嘩鼎沸晨至午,并肩累跡不得前。小賈收買交大賈,大賈載入申江界。申江鬼國正通商,繁華富麗壓蘇杭。”以下對詩文信息的理解,正確的有

①鴉片戰爭后上海逐漸成為對外貿易的重要港口 ②外國的商業勢力侵入中國 ③中國的生絲貿易已被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 ④中國近代的民族工業獲得了初步發展

A.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④

11.(英)呤喇《太平天國革命親歷記》:“(1859年)我在街上散步,看見很多中國姑娘的天足上穿著歐式鞋,頭上包著鮮艷的曼徹斯特式的頭巾。我覺得廣州姑娘的歐化癖是引人注目的�!痹斐缮鲜霈F象的根源是

A.太平天國運動的推動 B.西方工業文明的傳入

C.第二次鴉片戰爭影響 D.廣州被辟為通商口岸

12.當代史學家喻大華認為,“維新變法的理論主要來自于康有為的《新學偽經考》和《孔子改制考》。前者以繁瑣考據的方法把維護封建制度的經學論證為‘偽經’,后者把孔子塑造成‘托古改制’的形象,以作為維新變法的護符,并把今文經學的‘三世說’和西方進化論結合起來,說明歷史的進化�!币韵玛P于康有為變法理論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 形式上是新穎的 B.方法上是激進的

C.學術上是科學的 D.思想上是落后的

13.錢穆在《中國歷代政治得失》中說:“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v使有些可以從國外移來,也必然先與其本國傳統,有一番融合媾通,才能真實發生相當的作用。否則無生命力的政治,無配合的制度,決然無法成長�!毕铝锌梢宰糇C這一觀點的是

A.太平天國運動 B.洋務運動 C.辛亥革命 D.五四運動

14.“長期以來日本人往往先入為主地認為,中國是不講衛生的、主權高于人權的、允許使用危險農藥的、說假話的、絕不妥協的;同樣地,中國人也往往先入為主地認為,日本是虛偽的、不反省歷史的、右翼的、拒絕道歉的。有色眼鏡干擾了兩國關系。”此話不能反映

A.中日兩國彼此之間的認知存在誤差

B.客觀認知對中日關系的發展很重要

C.中日兩國大規模 政治運動扭曲了彼此間的認知

D.中日兩國不能相互客觀認知是長期以來形成的

15. 1975年,鄧小平訪問法國時指出:“中國是堅決支持西歐聯合的。我們認為,西歐國家在聯合的道路上不斷取得進展,這有利于世界局勢朝好的方向發展�!薄拔鳉W的聯合”在當時客觀上有利于

A.推動中國的改革開放 B.推動中蘇兩國關系正�;�

C.消除中美間敵對關系 D.改善中國的國際環境

16.蘇格拉底主張,“凡是為一個人自己的理智所宣判為錯誤的東西,就不應該去想、不應該去做,哪怕受到當權者或任何法庭的強迫,也要不惜 任何代價予以抵制�!逼渲饕鈭D是鼓勵人們

A.保持懷疑精神、批判眼光 B.反抗雅典民主政治和法律

C.發現自我,追求個人自由 D.以個人感受作為價值標準

17.梭倫時期,曾制定一項特別法令,規定任何公民“當發生內爭之時,不加入任何一方者,將失去公民權利”。這表明了

A.雅典民主政治是全體雅典人民的民主 B.雅典的法律鼓勵公民直接參與城邦政治活動

C.雅典民主政治中存在著派別之爭 D.雅典民主政治中存在著以公徇私的現象

18. 羅馬法規定,貸款月息不得超過貸款額的百分之一,超過此限額者應處以四倍于所得利息的罰款。這表明

A.私有財產不可侵犯 B.債務人與債權人關系緊張

C.高利貸已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 D.運用法律調節借 貸關系

19. 翟振明在《啟蒙反思的可能誤區》這樣認為,真理沒有被理解是沒有價值的……啟蒙思想家號召人們用自己的思考能力去把握生活的真諦,首先是因為他們認為這種把握直接就使人們的生活更有意義,而不是因為它會在隨后的歷史進程中造成更好的結果。這說明啟蒙思想家

A.認為理性會影響歷史的進程 B.忽視理性思考對未來的影響

C.認為社會進程影響理性產生 D.認為理性有助于解決社會問題
20.“工業革命的本質就是競爭替代了早先曾經控制了財富的生產和分配的中世紀管制�!睂Υ死斫庾顬闇蚀_的是

A.工業革命促進了個人自由的發展 B.工業革命前的歐洲缺少經濟上的競 爭

C.自由放任經濟政策是工業革命的要求 D.工業化就是要求不斷打破經濟壟斷的過程

21.《英國政治制度史》中說:“如果把1688年前后的歷史變化聯系起來看,誰也無法否認它是英國政治制度的一次以政變為形式的革命,而且視野拉的越長,其革命性就越明顯。”這種革命性主要表現為

A. 國家權力的重心決定性地自國王轉至議會

B.推翻了封建專制王權,建立了議會制共和國

C.實現了從傳統社會向近代社會的全面轉變

D.工業資 產階級獲得了更多的參政權和選舉權

22.尤爾根•哈貝馬斯在《包容他者》一書中稱“歐盟條約承認成員國的獨立和主權,因此,歐盟有義務尊重每一個成員國的民族認同”,同時指出:“未來歐洲聯盟的合法性,在于所有成員國的共同利益,而不在于歐洲的民族自決意識,一個單一的歐洲民族在政治上是不存在的。”材料認為

A.歐盟體現了統一性與多樣性的統一

B.民族利益成為歐洲一體化的主要障礙

C.歐洲一體化進程艱難

D.歐盟以尊重成員國利益為主要目標

23.“興起于18世紀初的美國文化,實乃啟蒙運動和宗教改革運動撞擊融合后的產物。兩項運動有個共通之處??而這正是美式思維模式的根本。”這里“美式思維模式的根本”是指

A.強調個人自由 B.重視法制 C.崇尚理性科學 D.宣揚民主政治

24.1976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弗里德曼說:“正如沒有一個社會能夠完全以命令原則 來經營,一個社會也不可能完全靠自愿的協同合作來推動。相反地,以自愿交易為主的經濟制度,卻有足夠的潛力同時促進繁榮與人類自由�!边@一經濟理論主張

A.自由放任 B.強化國家干預經濟

C.放松國家干預經濟 D.仿效計劃經濟

25.哥白尼、伽利略和牛頓等人,對近代歐洲的科學革命都卓有貢獻。對此“革命”正確認識的是

A.他們的理論為人類辯證地看待世界提供了途徑

B.他們的學說使巫術等迷信行為銷聲匿跡

C.他們的理論揭示了宇宙運行的真理

D.他們的理論肯定了人類以理性面對世界的態度

二、材料解析題(共3小題,50分)

26.(24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西方學者比較中世紀的中國和西方的城市認為:中國城市處于朝廷行政官僚的控制之下,城市在司法審判上表現出隨意性。相比之下,歐洲的城市則更為自治和獨立。大多數城市都有憲章和民法法典保護公民的法律權利。歐洲城市中的商業影響也要強大得多。而中國城市工商業中,國家起了主導作用,諸如國家制鐵廠和皇家陶瓷廠(官窯),食鹽貿易的許可證制度等等。

?? 麥迪森《中國經濟的長期表現》

(1)依據材料一概括有哪些因素阻礙了中國古代城市商品經濟的發展?(6分)

材料二 從十九世紀下半葉,到二十世紀中葉,……我國城市化的發展十分不均衡,有些地區,比如上海,城市迅速擴張,另一些地區則完全處在工業化的進程之外。

(2) 結合所學,分析19世紀下半葉到20世紀中葉,我國城市化發展不均衡的主要原因。(6分)簡述城市化發展緩慢對近代中國民主革命產生的主要影響。(4分)

材料三 “生態緩解”這一概念,在波梅蘭茨的用法中,指的是英國從新大陸獲得大量土地密集的產品(如糖和棉花),從而緩解了英國自身的人口對土地的壓力�!驗槭称贰⑷剂稀⒗w維和建筑材料這四項必需品均要占用土地來生產,當紡織機械的革命新增加了對于棉花纖維的需求后,必然相應減少了食品、燃料和建筑材料所能占用的土地,從而提高了食品和燃料的價格。當食品和燃料的價格高于工資后,紡織業的技術革新也無法使工業革命持續下去,因為此時更多的土地和人力必須投入到四項必需品的生產中去,可見,孤立的技術革新無法形成持續的工業革命。美洲新大陸提供的“生態緩解”是英國工業革命的關鍵因素。

??崔之元《生態緩解、奴隸制與英國工業革命》

(3)概括材料三中美洲大陸的“生態緩解”為英國工業革命提供的有利條件。(4分)

材料四 1860~1900年世界主要工業國或區域工業生產發展占世界份額表

1860年 1880年 1900年

聯合王國(英國) 19.9 22.9 18.5

法國 7.9 7.8 6.8

德意志(日耳曼各邦) 4.9 8.5 13.2

美國 7.2 14.7 23.6

(4)從材料四可以看出到19世紀后半期,世界經濟格局又發生了怎樣的變化?(2分)結合所學知識說明其原因主要是什么?(2分)

27.(14分) 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今則東南海疆萬余里,各國通商傳教來往自如,麋集京師及各省腹地,陽托和好之名,陰懷吞噬之計,一國生事,諸國構煽,實為數千年來未有之變局。輪船電報之 速,瞬息千里;軍器機事之精,功力百倍;炮彈所到,無堅不摧,水陸關隘,不足限制,又為數千年來未有之強敵。外患之乘,變幻如此,而我猶欲以成法制之,譬如醫者療疾不問何癥,概投之以古方,誠未見其效也。

??李鴻章《籌議海防折》

材料二 而今顧靦然屈於四國之下者,則非天時、地利、物產之不如也,人實不如耳�!越裾撝�,約有數端:人無棄材不如夷,地無遺利不如夷,君民不隔不如夷,名實必符不如夷。……中華之聰明智巧,必在諸夷之上,往時特不之用耳。

??馮桂芬(早期維新派)《制洋 器議》

材料三  中國積弱,非一日矣!上則因循茍且,粉飾虛張,下則蒙昧無知,鮮能遠慮。近之辱國喪師,翦藩壓境,堂堂華夏,不齒于鄰邦,文物冠裳,被輕于異族。有志之士,能無撫膺!夫以四百兆蒼生之眾,數萬里土地之饒,固可發奮為雄,無敵于天下;乃以庸奴誤國,茶毒蒼生,一蹶不興,如斯之極。

??孫中山《興中會宣言》

請回答:

(1)材料中李鴻章、馮桂芬、孫中山等人認為近代中國落后挨打的主要原因分別是什么?為此,他們分別采取了哪些措施或提出了什么主張?(9分)

(2)在中國近代落后原因的分析中,哪一種分析更符合史實?說出你的理由。(5分)

28.(12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 1500年以后,真正意義上的地理世界漸次在西方人面前展開,西方的世界歷史觀進入一個新的階段,他們以世界“主導者”自居,把擴張美化為“傳播文化”,為世界發展歷程勾畫了一個西方占主導的發展模式。據下表相關史實,回答問題。

歐洲發展史實 歐洲對外擴張史實 世界交流史實

1.15世紀末16世紀初,新航路開辟、早期殖民擴張活動開始。

2.17、1 8世紀啟蒙運動在歐洲開展。

3.17世紀40年代~18世紀末英法資本主義民主制度相繼確立。

4.18、19世紀工業革命 1.葡萄牙、西班牙分別向亞洲和 美洲擴張;2.荷蘭奪取了好望角、 錫蘭、馬六甲,侵入中國臺灣;3.英國先后打敗了西班牙、荷蘭、法 國,成為的殖民帝國。

4.涌現了一批思想家如孟德斯 鳩、盧梭、伏爾泰等,其思想影響世界。 1.美洲的煙草、可可、中國的茶葉等在歐洲市場大量出現。

2.非洲黑人被販賣到美洲。

3.啟蒙思想家欣賞中國儒家“德治”思想和科舉制。

4.某些疾病開始跨洲際傳播。

據材料和所學知識,評述西方史學家關于1500年后世界歷史發展的“主導一傳播”模式。 (要求:對該模式贊成、反對或另有觀點均可,觀點明確、史論結合、邏輯得當)

  【導語】逍遙右腦整理《高二地理知識點:物質運動和能量交換2》,以及最全的高考備考資料,有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歷史、地理、文綜、理綜復習學習資料,復習講義、聽力材料、作文素材,歷年真題試題下載及答案解析,完備的資料庫為廣大考生提供全面的備考參考。





 �。�1)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①吸收作用:具有選擇性,臭氧吸收紫外線,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紅外線。對可見光吸收的很少。②反射作用:云層和顆粒較大的塵埃。云層的反射作用最顯著。③散射作用:空氣分子或微小塵埃,使一部分太陽輻射不能到達地面。


 �。�2)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大氣吸收地面輻射并產生大氣逆輻射(射向地面的大氣輻射),把部分熱量歸還給地面,云層越厚大氣逆輻射越強。


  5、全球近地面有7個氣壓帶(高低壓相間分布),6個風帶。


  (1)低緯度環流:


 �、俪嗟赖蛪簬В阂驗闊崃ψ饔眯纬桑瑲饬鬏椇仙仙�,易成云致雨,形成多雨帶。常年受其控制形成熱帶雨林氣候(亞馬孫平原、剛果盆地、東南亞的馬來群島)


 �、诟睙釒Ц邏簬В阂驗閯恿ψ饔枚纬�,氣流在30度緯度上空聚積而下沉,形成少雨帶(東亞季風區除外),常年受其控制的地區形成熱帶沙漠氣候(北非的撒哈拉水沙漠、西亞的沙漠、北美美國西部的沙漠、南美智利、秘魯西部的沙漠、澳大利亞大沙漠)


 �、坌棚L帶:由副高吹向赤道低壓的氣流,在北半球右偏成東北信風,在南半球左偏成東南信風。


 �。�2)中緯度環流:


  ④副極地低壓帶:由來自低緯的暖氣流與來自高緯的冷氣流相遇運動上升而形成。形成溫帶多雨帶。


 �、葜芯曃黠L帶:由副高吹向副極地低壓帶的氣流,在北半球右偏成西南風,在南半球左偏成西北風,習慣上叫西風,受其常年控制的地區,在大陸西岸形成溫帶海洋性氣候。(歐洲西部、北美西部如加拿大的溫哥華附近、南美南端的安第斯山西側、澳大利亞南端及塔斯馬尼亞島、新西蘭等)


 �。�3)高緯環流:


 �、迾O地高壓帶:因為熱力作用而形成,冷空氣下沉,形成少雨帶。不過極地因為氣溫低,蒸發更少,所以極地屬于降水量大于蒸發量的地區,為濕潤地區。


  ⑦極地東風帶:由極地高壓帶吹向副極地低壓帶的氣流,在地轉偏向力作用下,北半球右偏成東北風,南半球左偏成東南風。


  (4)氣壓帶和風帶的移動:△移動的原因:隨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而動�!饕苿臃较颍壕捅卑肭蚨�,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5)單一氣壓帶或風帶作用形成的氣候類型:熱帶雨林氣候(赤道低氣壓帶)、熱帶沙漠氣候(副熱帶高氣壓帶)、溫帶海洋性氣候(中緯西風帶)。


 �。�6)氣壓帶、風帶移動形成的氣候類型:熱帶草原氣候(夏季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冬季受低緯信風帶控制)、地中海氣候(夏季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冬季受中緯西風帶控制)。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1110809.html

相關閱讀:上學期高二寒假歷史試題精編
高二歷史物理學的重大進展測試卷(有答案)
2018學年高二上學期歷史寒假試題
湖南師大附中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
浙江省溫州2012年高二歷史下冊階段性測試題(帶答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