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高二歷史必修3第六單元試題(帶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二 來源: 記憶方法網


長白一高高二歷史第六單元 單元質量評估
本試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非)兩部分。
滿分100分。測試時間90分鐘。
第Ⅰ卷(選擇題 共50分)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
1.(2011•廣東學業水平測試)三民主義中,民權主義的基本內容是(  )
A.“創立民國”  B.“平均地權”C.“耕者有其田” D.“節制資本”
2.(2011•啟東高二檢測)三民主義沒有徹底的土地綱領,對革命造成的不利影響主要表現在(  )
A.導致革命缺乏堅強的領導 B.致使革命陣營內部成分復雜
C.革命缺乏堅實的群眾基礎 D.孫中被迫對袁世凱妥協退讓
3.中國同盟會的革命綱領沒有涉及的問題是(  )
A.推翻滿洲貴族統治 B.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
C.解決土地問題 D.將帝國主義驅逐出中國
4.國民黨一大召開前夕,孫中向記者表示:“吾人已對美、英、法或其他列強之協助喪失希望,唯一對南方表現誠意的國家是蘇俄……只要他們愿意協助我們推翻北京,我并不在乎他們是否民主呢!”孫中認為(  )
A.聯俄是進行革命的現實需要 B.蘇俄并未表現出應有的誠意
C.歐美列強是中國革命的重大障礙 D.應該選擇民主國家作為合作對象
5.(2011•保定期末)孫中的“新三民主義”中提到“農民之缺乏土地淪為佃戶者,國家當給以土地,資其耕作”,“工人之失業者,國家當為之謀救濟之道,尤當為之制定勞工法,以改良工人之生活”。這反映了(  )
A.孫中準備建立工農政權 B.孫中在不斷發展的革命形勢前進行了妥協
C.孫中將民生主義和扶助農工政策緊密地結合起
D.新三民主義中出現嚴重矛盾不可能實現
6.孫中先生順應世界潮流,于20世紀20年代毅然改組國民黨,重新解釋了三民主義。新三民主義中的“新”體現在(  )
①反對帝國主義、凇案哂衅涮铩薄、燮骄貦唷、芊磳M洲貴族的專制統治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7.關注民生是孫中先生三民主義思想的特色,新三民主義中的富民思想,主要表現在(  )
A.民權為一般平民所共有 B.反對民族壓迫,發展資本主義
C.限制小私有者 D.平均地權,節制資本
8.孫中一生為追求真理不斷探索,下列符合他探索歷程的有(  )
①從改良社會到反清革命 ②從對帝國主義抱有幻想到明確反帝、壅J識到中共及其領導的工農運動是革命的堅定力量、苻D變為一位共產主義者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秋收暴動歌》(節錄)“拿起武器鬧革命,工友農友真英雄。秋收起義成了功,一桿大旗滿地紅!鼻锸掌鹆x成功的含義是(  )
A.秋收起義攻打長沙勝利 B.秋收起義攻打廣州勝利
C.秋收起義后,毛澤東開辟了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道路
D.秋收起義后建立了自己的軍隊
10.國共十年對峙時期,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之所以能開創出以農村包圍城市的中國革命道路,其主要依據是(  )
A.總結了大革命失敗的教訓 B.進攻長沙遭到嚴重挫折
C.井岡具備開創根據地的良好條件 D.基本國情和當時的形勢
11.下面是有關中國共產黨某次代表大會的:主席臺上方“在毛澤東的旗幟下勝利前進”的橫幅和會場后面“同心同德”四個大字交相輝映。會場……四周24面黨旗標志著中國共產黨走過的24個春秋。該會議應是(  )
A.中共二大 B.中共三大 C.中共七大 D.中共七屆二中全會
12.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第一次歷史性飛躍的理論成果。毛澤東思想主要解決了中國革命的問題有(  )
①領導力量問題、谥髁妴栴}、鄹锩缆穯栴}、軕鹇圆襟E問題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3.1949年,毛澤東為新中國的成立作的政治理論準備是(  )
A.《論人民民主專政》 B.《論聯合政府》C.《新民主主義論》 D.《論十大關系》

14.(2011•廣州高二檢測)下列著作與內容的對應關系不正確的是(  )
A.《論人民民主專政》——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的國家學說
B.《新民主主義論》——提出了中國革命分兩步走的戰略思想
C.《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問題》——科學地闡明了社會主義社會的矛盾問題
D.《論持久戰》——闡述了工農武裝割據的理論
15.幾位同學在評價毛澤東思想時展開了熱烈討論,你認為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它是中國人民取得民主革命勝利的思想武器
B.它是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指導思想
C.它是中國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思想政治基礎
D.它在“革”期間發展成為嚴重的“左”傾錯誤思想
16.實現建國以社會主義建設道路上歷史性轉折的會議是(  )
A.遵義會議 B.中共七大C.十一屆三中全會 D.中共十五大
17.1992年鄧小平南方談話和1978年真理標準問題大討論的相同點是(  )
A.極大地解放了人們的思想 B.深化了改革開放
C.為改革開放奠定了思想基礎 D.提出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18.在紀念香港回歸十周年慶祝晚會上的主題歌《始終有你》中,有“……明艷紫荊風中爭勝,找對了路徑,花瓣開的繁盛”等幾句歌詞。這里的“路徑”是鄧小平理論中的(  )
A.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B.改革開放戰略
C.“一國兩制”構想 D.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
19.鄧小平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包含的內容有(  )
①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 ②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蹖ι鐣髁x本質特征的認識 ④“一國兩制”構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0.(2011•焦作期末)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探索了一條有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以鄧小平為首的中國共產黨人開創了一條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二者根本的共同點是(  )
A.堅定不移地走社會主義道路 B.始終不渝的貫徹黨的最高綱領
C.把反“左”作為革命進程的重要任務 D.實事求是,從中國的國情出發
21.提出“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領導人是(  )
A.毛澤東 B.鄧小平 C.江澤民 D.周恩
22.中國共產黨要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就必須(  )
A.加強國際貿易 B.改革舊的生產關系
C.注重精神明建設 D.大力推進科技進步與創新
23.2009年,一位基層干部質問記者“你是為黨說話,還是為人民說話”,引起了一陣熱議,也彰顯了學習“三個代表”的重要性。當初,在全黨范圍內開展“三個代表”的學習宣傳活動的直接目的在于(  )
A.推動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 B.為了實現政府職能的轉變
C.提高黨的凝聚力和戰斗力 D.徹底鏟除腐敗
24.“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繼承和發展了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其發展主要體現在(  )
A.首次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理論 B.強調黨要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C.創造性的回答了新形勢下黨的建設問題 D.回答了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
25.(2011•莆田質檢)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三大思想理論成果,它們回答的共同問題是(  )
A.社會主義革命問題 B.社會主義建設問題
C.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問題 D.科學發展和社會和諧問題
第Ⅱ卷(非選擇題 共50分)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26小題16分,第27小題20分,第28小題14分,共計50分)
26.(2011•鹽城高二檢測)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國有中國之制度,今滿洲造為妖魔條律,使我中國之人無能脫其網羅,無所措其手足……滿洲又縱貪官污吏,布滿天下,使剝民脂膏,士女皆哭泣道路,……凡有起義興復中國者,動誣以謀反大逆,夷其九族……予興義兵,上為上帝報瞞天之仇,下為中國解下首之苦。
——楊秀清等《奉天討胡檄布四方諭》
材料二 今之滿洲,本塞外東胡。昔在明朝,屢為邊患。后乘中國多事,長驅入關,滅我中國,據我政府,迫我漢人為其奴隸,有不從者,殺戮億萬。我漢人為亡國之民者二百六十年于斯。滿政府窮兇極惡,今已貫盈。義師所指,覆彼政府,還我主權!裾哂善矫窀锩越▏裾,凡為國民皆平等以有參政權。大總統由國民共舉。議會以國民公舉之議員構成之,制定中華民國憲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為者,天下共擊之!
——《同盟會宣言》
材料三 “國民黨之民族主義,有兩方面意義:一則中國民族自求解放;二則中國境內各民族一律平等!薄耙磺胁黄降葪l約,如外人租借地、領事裁判權、外人管理關稅以及外人在中國境內行使一切政治的權力侵害中國主權者,皆當取消,重訂雙方平等、互尊主權之條約!
——《國民黨“一大”宣言》
請回答:
(1)材料一、二中反清理由有何共同之處?據此分析兩者反清思想的局限性。(4分)
(2)與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的反清思想有何進步之處?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其產生的社會條件。(6分)
(3)材料三中的“中國”與材料一、二中的“中國”在含義上有何區別?由此可以看出材料三中的思想認識發生了怎樣的質的飛躍?(6分)

27.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了馬克思主義。1918年以,李大釗接連發表宣傳十月革命和馬克思主義。
材料二 胡錦濤在中共十七大報告中指出,科學發展觀,是對黨的三代中央領導集體關于發展的重要思想的繼承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要表現,是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和貫徹的重大戰略思想。
材料三 《時代》周刊是世界上最具影響、最有權威的傳媒之一。毛澤東和鄧小平曾分別于1949年和1979年成為《時代》周刊的封面人物。
(1)寫出李大釗宣傳十月革命和馬克思主義的兩篇重要獻。(4分)
(2)據材料二和所學知識,寫出“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內涵和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10分)
(3)你認為毛澤東、鄧小平于1949年和1979年成為《時代》周刊的封面人物的主要理由是什么?(6分)

28.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右可以葬送社會主義,“左”也可以葬送社會主義。中國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左”。
——《鄧小平選》第三卷
材料二 “我們不要資本主義,但是我們也不要貧窮的社會主義,我們要發達的、生產力發展的、使國家富強的社會主義!
——鄧小平1979年11月26日
材料三 不斷發展先進生產力和先進化,歸根結底都是為了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化生活需要,不斷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江澤民
請回答:
(1)據材料一,指出鄧小平理論的歷史依據。(4分)
(2)據材料二,結合所學知識回答,社會主義的本質是什么?(6分)
(3)據材料三回答,以江澤民為核心的第三代領導集體提出了怎樣的重要思想?這一重要思想從理論上解決了什么重大問題?(4分)

詳解答案
1【解析】 B項“平均地權”、C項“耕者有其田”、D項“節制資本”都屬于“民生主義”!敬鸢浮俊
2【解析】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農民最關心的問題是土地問題,三民主義沒有徹底的土地綱領,從而使革命失去廣大農民的支持,導致革命缺乏堅實的群眾基礎。【答案】 C
3【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三民主義這一概念的理解和應用。A、B、C三項的內容分別對應三民主義的民族、民權、民生,但沒有明確提出反帝。 【答案】 D
4【解析】 本題考查學生的閱讀、分析能力。由材料中“唯一對南方表現誠意的國家是蘇俄”可排除B項;由“只要……我并不在乎他們是否民主呢”可排除D項;C項有一定難度,孫中只是對歐美列強失望,并沒有認識到其是中國革命的最大障礙!敬鸢浮俊
5【解析】 從材料中看,新三民主義中的民生主義和扶助農工政策結合起了。
【答案】 C
6【解析】 本題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再認再現及分析判斷問題的能力。③和④均是
舊三民主義的內容,故排除③④.【答案】 A
7【解析】 新三民主義中富民思想即平均地權,節制資本的內容。 【答案】 D
8【解析】 本題考查孫中的革命活動。孫中是偉大的資產階級革命家,其階級立場決定了他不可能轉變為一個共產主義者。他的新三民主義思想,仍屬于資產階級民主主義范疇。 【答案】 A
9【解析】 秋收起義攻打大城市長沙受挫后,毛澤東分析了敵強我弱的形勢,根據國情,果斷作出了向井岡進軍、轉向農村進行革命的決策,這是以退為進、從實際出發的一次成功的決策,從此中國革命走上了一條正確道路。 【答案】 C
10【解析】 本題考查理解分析能力。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將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國情相結合,從大革命的失敗以及井岡道路的成功中吸取經驗教訓,開創了以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道路,A、B、C三項都包含在D項中,故選D項。 【答案】 D
11【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閱讀分析能力。提取材料關鍵信息,最主要的是“中國共產黨走過的24個春秋”,此次大會“在毛澤東的旗幟下勝利前進”,說明當時是1945年,由此可以判定是七大,這次大會把毛澤東思想確定為黨的指導思想!敬鸢浮俊
12【解析】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問題的能力。毛澤東思想指出中國革命領導力量是無產階級,主力軍是農民階級,革命道路是“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戰略步驟分兩步走,第一步是民主主義革命,第二步是社會主義革命。所以選A項!敬鸢浮俊
13【解析】 本題以社會熱點為切入點,考查學生對基礎史實的再認再現能力。1949
年毛澤東發表了《論人民民主專政》一,為即將成立的新中國作了政治理論準備。
【答案】 A
14【解析】 《論持久戰》是抗日戰爭時期的理論著作,指明抗日戰爭是持久戰而不是速勝論或亡國論,最后勝利屬于中國,這給中國的抗戰指明了正確的方向!敬鸢浮俊
15【解析】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歷史問題的能力。毛澤東思想是中國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經驗的結晶,不包括毛澤東晚年犯的錯誤,要區別毛澤東思想、毛澤東個人思想、毛澤東晚年犯的錯誤間的關系。【答案】 D
16【解析】 本題考查學生對歷史知識的再認再現能力。遵義會議和十一屆三中全會都是具有歷史性轉折意義的會議,但十一屆三中全會發生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符合題干要求。
【答案】 C
17【解析】 鄧小平南方談話為改革開放奠定了思想基礎,在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中提出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兩者的共同點是極大地解放了人們的思想!敬鸢浮俊
18【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中國收回香港,體現了鄧小平“一國兩制”構想的成功實踐。 【答案】 C
19【解析】 本題是對基礎知識的考查。鄧小平理論的內容包括: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對社會主義本質特征的認識、“一國兩制”構想等。
【答案】 D
20【解析】 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都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產物,都遵循實事求是,從中國國情出發原則!敬鸢浮俊
21【解析】 本題較為簡單,考查學生的記憶能力。提出“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是江澤民!敬鸢浮俊
22【解析】 本題考查對“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解能力和判斷能力?茖W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萍歼M步與創新體現了我國生產力的發展和進步。因此答案選D項!敬鸢浮俊
23【解析】 注意題干要求回答“直接目的”。“三個代表”的學習宣傳活動的直接目的在于提高黨的凝聚力和戰斗力。 【答案】 C
24【解析】 本題考查學生的比較分析能力。“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從發展的角度看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問題,是對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發展的主要體現。
【答案】 C
25【解析】 本題考查三大思想理論成果的特點,旨在考查學生的概括歸納能力。社會主義改造完成后,我國面臨的重大任務就是開展社會主義建設,三大理論都有關于社會主義建設的內容,B項正確;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均沒有社會主義革命和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的內容,A、C兩項錯誤;科學發展觀與題意無關,D項錯誤!敬鸢浮俊
26【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閱讀材料和分析、理解能力。第(1)問從材料列舉的理由中歸納、概括出共同點,注意對“滿洲”態度的相同之處就是反滿興漢,把“滿洲”與“中國”相對立,有狹隘的民族主義傾向。第(2)問要求比較不同點,特別是同盟會宣言中增加的“國民皆平等以有參政權”,民主選舉總統、議員等方面。社會條件要結合同盟會成立時,即20世紀初,從中國經濟、階級、思想等方面分析。第(3)問需在閱讀基礎上認真比較體會“中國”的實際所指,并由此得出認識的進步之處。
【答案】 (1)共同之處:滿清對漢人實行民族壓迫。
局限性:帶有狹隘的民族主義、國家主義傾向。(4分)
(2)進步之處:把反清與反對封建專制,建立資產階級民主政治結合起。社會條件:民族資本主義初步發展,民族資產階級力量發展壯大;西方民主思想的傳播。(6分)
(3)材料一、二中的“中國”主要是指漢族政權,材料三中的“中國”指中華民族。擺脫了狹隘的民族主義傾向,把實現中華民族的獨立解放作為奮斗目標。(6分)
27【解析】 第(1)問根據教材列舉;第(2)問結合所學知識答出“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內涵并歸納出重大的理論成果;第(3)問結合所學知識回答。
【答案】 (1)《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和《我的馬克思主義觀》。(4分)
(2)內涵: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始終代表中國先進化的前進方向,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理論成果: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10分)
(3)理由:毛澤東領導中國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進行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
鄧小平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引導中國改革開放,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6分)
28【解析】 本題以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為主題,考查理解分析能力。第(1)問要結合必修一中有關中國共產黨在革命和建設過程中的失誤考慮。第(2)問要抓住“不要貧窮”、“生產力發展”、“國家富強”等信息回答。第(3)問要結合“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意義回答。
【答案】 (1)中國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經驗教訓,尤其是對“左”傾錯誤的深刻認識。(4分)
(2)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6分)
(3)“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解決的重大問題:“建設一個什么樣的黨和怎樣建設黨”的重大問題。(4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41745.html

相關閱讀:湖北省潛江市職教中心2015-2016學年高二上學期9月月考(歷史)
江蘇省淮安市漣水金城外國語學校2012-2013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考
遼寧省沈陽二中高二上學期12月月考 歷史試題 Word版含答案
吉林重點中學2015-2016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 歷史試卷 Word版
高二歷史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單元測試題[1]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