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上學期高二寒假歷史試題精編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二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導語】“歷史”的含義在中文中最早僅用“史”一字代表。以下是逍遙右腦為大家整理的上學期高二寒假歷史試題,希望可以解決您所遇到的相關問題,加油,逍遙右腦一直陪伴您。

本試題卷分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部分,共4頁。時間90分鐘,滿分100分。

一、 選擇題(本題共35小題,每小題2分,共7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

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中國有一史學家認為“封建之制,實為吾國雄長東亞,成為大一統之國家之基。而外觀雖號統一,內部之文化實分為無限之階級!边@里的“封建之制”是指

A.地主土地所有制 B.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

C.分封制 D.科舉制

2.《禹鼎》銘文記載:噩侯反叛伐周,厲王命禹出征,生獲其君。這反映了

A.分封制趨向衰落,尚能維護王權 B.宗法制度開始瓦解

C.封國實力削弱,周王權力加強 D.周王鑄鼎顯示權威

3.唐朝政論家柳宗元在評論秦朝政治制度的特點時指出:“公天下之端自秦始!边@里對“公”的理解最準確的是

A.建立了“三公九卿制和郡縣制” B.改世祿世卿制為選賢任能制

C.制定了尊君抑臣的朝儀和文書制度 D.首創自下而上的人才薦舉制度

4.“這是一個劃時代的突破和最駭人聽聞的社會結構,沒有封國封爵,沒有公候伯子男。 ……尤其是儒家學者更是大惑不解,而且不久就大起恐慌,這簡直就是打碎他們的飯碗了”。這個時代是指

A.春秋戰國 B.秦代

C.漢代 D.唐宋時期

5.唐代中樞機構中書省、尚書省和門下省的精細分工體現了

A.施政觀念上的民主追求 B.剝奪相權的創新設計

C.行政運作程序的有效制衡 D.弱化君權的重要進步

6.柳詒徵先生在《中國文化 史》中說:“蓋宋之政治,士大夫之政治也!蹦軌蛑芜@個觀點的史實是

A.設中書門下和樞密院分割相權 B.派文臣到地方做知州

C.置通判監督地方長官 D.設轉運使將財權收歸中央

7.“既非副貳,又非屬官,故常與知州爭權。每云:‘我是郡監,朝廷使我監汝!’舉動為其所制。”材料描述的是

A.西漢的刺史 B.北宋的通判 C.明朝的錦衣衛 D.清朝的軍機大臣

8.“革中書省,歸其政于六部,……置殿閣大學士……視前代宰執,迥乎異矣!边@段材料可能出自

A.《新唐書》 B.《資治通鑒》 C.《元史》 D.《明史》

9.君主專制在從秦到清不斷強化的過程中偶有特殊情況,能反映這一情況的是

A.戰國時期秦國以王為首,統一后秦王稱皇帝

B.漢武帝以身邊近臣組成中朝執掌決策權,隋代實行內史、門下、尚書三省制

C.唐代決策、審議、執行權分離,宋代中央機構形成全面的權力牽制體系

D.明初廢除宰相,清初“軍國政事”由議政王大臣會議決定

10.黃宗羲說“有明之無善治,自高皇帝罷丞相始也”。據此可以作出合理的史論推斷的是

A.明以前政府權力完全被丞相掌控

B.明以前實行皇帝與丞相分權制度

C.中國古代有 把宰相制度看成是“賢人政治”體現的傳統政治觀念

D.宰相制度的廢除是明朝中后期政治黑暗的根源

11.三希 堂,位于故宮博物館養心殿的西暖閣,是清高宗弘歷即乾隆帝的書房,也是其作為養心殿主人留下的最明顯的標志!叭L谩庇幸环鶎β摚禾脼樘煜路钜蝗耍┮砸蝗酥翁煜。其中的如虹氣勢以及威武不言自明。從封建時代皇權與相權矛盾發展的角度看,下列機構或官職的設置最能體現該對聯寓意的是

A.“凡兵民、錢谷、戶口、賦役、獄訟聽斷之事,可否裁決,與守臣通簽書施行!薄八抗儆猩品窦奥毷滦迯U,得刺舉以聞。”

B.“正二品,掌典領百官。左右仆射各一人,從二品,掌統理六官,為令之貳,令闕則總省事,劾御史糾不當者!?

C.原為承命擬旨,任職者無定員,一般由親王、大學士、尚書、侍郎或京堂兼任,其它人員不得靠近,皇帝與之議事時無關人員不得在旁。宮內人路過時,都是快步走過。

D.巡行郡縣,以“六條”問事。“省察治狀,黜陟能否,斷治冤獄”。

12.古希臘歷史學家普魯塔克在其名著《傳記集》中指出,“……全希臘人的公款,竟被從提洛島弄了出來,為雅典一邦據為己有了……希臘真是受了奇恥大辱,她顯然正遭到暴君的獨裁統治。她眼見自己迫不得已獻出的軍費,竟被用來把我們的城市粉飾的金碧輝煌,活像一個擺闊氣的女人似的,渾身載滿貴重的寶石、雕像和價值累萬的廟宇! 這說明在伯利克里時代雅典

A.民主只限于公民范圍內 B.公職人員侵吞公款盛行

C.用貢金裝點自己的城市 D.對內實行民主,對外謀求霸權

13.《十二銅表法》規定“凡依‘現金借貸’的方式締結契約的,其所用的語言即為當事人的法律……債務人在拘禁期間,得自備伙食,如無力自備,則債權人應每日供給谷物粉一磅,愿多給者聽便”。上述規定體現出

A.《十二銅表法》實際是習慣法 B.一定程度上保護了債務人利益

C.《十二銅表法》兼顧奴隸利益 D.債權人的利益受到嚴格的限制

14.馬克思說:“羅馬帝國到處都由羅馬法官根據羅馬法進行判決,從而使地方上的社會秩序都被宣布無效……”對這段話的準確理解是

A.法官是羅馬帝國的最高統治者 B.法官濫用權力,造成社會秩序混亂

C.羅馬法官建立了羅馬帝國 D.羅馬法穩固了帝國的政治和經濟

15.斯圖亞特王朝的復辟使英國資產階級深深意識到,在革命勝利后必須有一個法律文件來鞏固他們所已取得的成果。1689年10月,議會通過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法案。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①該法案即《權利法案》 ②該法案提出了議會至上的憲法原則

③法案指出英王權力應該來源于議會 ④奠定議會制君主立憲政體的法律基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16.《英國政治制度史》中說:“如果把1688年前后的歷史變化聯系起來看,誰也無法否 認它是英國政治制度史上的一次以政變為形式的革命,而且視野拉的越長,其革命性就越明顯!边@種革命性主要表現為

A.國家權力的重心決定性地自國王轉至議會

B.推翻了封建專制王權,建立了議會制共和國

C.實現了從傳統社會向近代民主社會的轉變

D.工業資產階級獲得了更多的參政權和選舉權

17.從18世紀20年代到18世紀末,隨著兩黨政治結構在英國的逐步形成,內閣制度的各種基本原則通過一個又一個先例的開創而確立起來。這些原則包括

①內閣大臣應由議會中多數黨組成②首相應由多數黨的領袖出任

③內閣必須集體對議會負責 ④議會不信任內閣,內閣應全體辭職,或者重新大選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8.“要想當議員,就得有30美元。這么說吧,我有一頭驢,它值30美元,那我就可以被選為議員了,一年后,我的驢死了,我這個議員就不能繼續當下去了。請問,究竟誰是議員呢???是我,還是驢?”富蘭克林這番話,說明他認為美國獨立后忽視了

A.白人的利益 B.黑人的利益 C.窮人的利益 D.議員的利益

19.1796年,華盛頓在其告別詞中說,“政黨精神是一團火,我們不要熄滅它,但要一致警惕,以防它火焰大發,變成不是供人取暖,而是貽害于人!睂ι鲜霾牧系睦斫猓徽_的是

A.顯示了美國建國初期黨派的出現及其不斷的紛爭

B.對處于萌芽狀態的政黨與派系傾軋的警覺與憂慮

C.美國后世政黨制度的發展與華盛頓的想法相悖

D.華盛頓積極支持黨派活動、搞兩 黨輪流執政

20.拿破侖在回憶錄中說:“如果華盛頓是個法國人,而又生活在這樣一個時期:內處崩潰邊緣,外遭敵人侵略,我想他就不會是華盛頓;如果他堅持自己所為,我想他只會被認為是傻瓜。至于我,只是戴著王冠的華盛頓。”對材料的理解,正確的有

①拿破侖對自己稱帝行為的詭辯

②拿破侖是資產階級的皇帝

③華盛頓稱帝可以更好的維護美國統一的局面

④拿破侖和華盛頓的行為是由兩國的經濟、政治和歷史傳統決定的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④

21.西方國家的代議制,是一種間接民主的形式,其核心是經選舉產生的代表組成的議會,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國家權力。由于各國的政體不同,議會在國家政權組織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有所不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美國參議院有權對犯有罪行的包括總統在內的所有文官提出彈劾

B.英國下院議員由選民普遍直接選舉產生

C.法國參議院由普選產生,選民資格有一定限制

D.德國帝國議會權力高于聯邦議會

22.鴉片戰爭后,清朝把《南京條約》看作“永相和好”“永息兵端”的“萬年和約”,開始著手處理與各國“妥議稅餉章程”等“善后事務”,以確!爸型庀喟病薄4耸卤砻

A.清政府滿足了列強的要求,自此中外相安 B.清朝統治者看不清西方列強的本質

C.清政府和列強的關系發生本質變化 D.清朝統治者開始開眼看世界

23.著名歷史學家黃仁宇先生寫道:“《南京條約》簽訂之后十年,感到不滿意的不是戰敗國而是戰勝國!睘榇,戰勝國將要采取的行動是

A.掀起瓜 分狂潮 B.發動戰爭擴大市場 C.擴大資本輸出 D.割占中國臺灣

24.有學者說太平天國運動開啟了中國近代民主革命的序幕,得出這一結論的依據是

A.《天朝田畝制度》的頒布 B.建立與清政府相抗衡的政權

C.提出推翻清朝的專制統治 D.進行了反封建反侵略的斗爭
26.康有為在詩中寫道:“海東龍泣艦沉波,上相錨軒(古代使臣乘坐的一種輕車)出議和……臺人號泣秦檜歌,九城謠諜遍網羅。”該詩反映的歷史事件有

①甲午海戰 ②《馬關條約》的簽訂 ③臺灣人民反割臺斗爭 ④百日維新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7.參加過辛亥革命的老人吳玉章說:“從前皇帝自稱為天子,如果有人說皇帝是強盜,可以打倒,大家一定把他看作瘋子。孫中山就曾經是一個被人看作是瘋子的人。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擁護別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瘋子。”出現這種變化的根本原因是

A.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 B.帝國主義扶植袁世凱

C.民族資本主義進一步發展 D.民主與科學在中國實現

28.五四精神反映了五四運動不同于此前近代中國民主革命的新意:一是啟蒙與救亡的自覺廣泛的統一;二是知識分子與勞動群眾的統一;三是刻苦耐勞的精神與進取創新精神的統一。根據所學知識說明五四運動的首要任務是

A.挽救中華民族危亡 B.成就工人階級登上歷史舞臺

C.宣傳民主與科學的思想 D.徹底地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務

29.傅立葉說:“……在文明制度的經濟體系中,每一個人都這樣處在蓄意與群眾斗爭的狀態中。醫生希望自己的同胞患寒熱病;律師則希望每個家庭都發生訴訟;安裝玻璃的工人希望下一場大冰雹打碎所有的玻璃。”下列理解正確的有

①其言論背景是資本主義的迅速發展造成兩極分化加劇

②在資本主義經濟體系中,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相矛盾

③是傅立葉對喪失不公正、不合理的社會制度的絕妙諷刺

④此類匪夷所思的經濟活動表明資本主義已病入膏肓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30.《共產黨宣言》中說:“資產階級,由于一切生產工具的迅速改進,由于交通的極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蠻的民族都卷進了文明中來了。”此話表述的觀點是

A.資本主義具有改變世界的能力 B.資本主義必然崩潰

C.資產階級文明代表最先進的文明 D.資產階級能夠改造所有的民族

31.這是一份俄國傳單,“被奴役的人民解放的時刻到來了,向沙皇政府報仇并懲辦它的時刻到來了。已經不能再容忍下去!赤手空拳、袒胸露背的無產階級起來了──而且他 在革命部隊中找到了兄弟般的伙伴。打倒戰爭!打倒沙皇專制政府!”由此我們可以得出的結論有

①士兵站到無產階級一邊說明革命的客觀形勢已成熟

②這場革命指二月革命,領導者是工兵代表蘇維埃

③革命的直接目標是推翻沙皇政權,建立民主共和國

④這是一場以建立蘇維埃政權為目的的社會主義革命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32.列寧在《四月提綱》中說:“不要議會制共和國,從工兵代表蘇維;氐阶h會制共和國是一種倒退!边@表明列寧主張

A.進行社會主義革命 B.建立工兵代表蘇維埃

C.進行民主革命 D.全部政權收歸蘇維埃

33.“爭取一省與幾省首先勝利,……沒有工人階級的罷工高潮,沒有中心城市的武裝暴動,決不能有一省或幾省的勝利。不特別注意城市工作、想以‘鄉村包圍城市’,‘單憑紅軍來奪取城市!’是一種極錯誤的觀念。”對上述材料理解最準確的是

A.中國革命必須走中心城市武裝暴動的道路

B.工農武裝割據的革命道路尚未被全黨認可

C.大革命失敗后,中國革命仍處于高潮

D.中共沒有找到一條正確革命道路

34.1931年9月19日,北平部分國民黨員致電國民黨中央,提出“請息內爭,共抗外敵”;11月4日。北平大學教授也提出“立泯系派之見,共赴國難”。這說明

A.中日民族矛盾開始上升為中國社會最主要的矛盾

B.國民黨內部發生了分化

C.中共統一戰線政策被接受

D.國共內戰受到一定遏制

35.右圖是20世紀40年代初國內某報刊登的一幅照片《連乞丐也捐獻自己的一頓飯錢》,該照片可以用來說明

①國民政府對人民巧取豪奪

②國共合作抗日局面的到來

③全民族抗日局面的到來

④民眾愛國主義思想的覺醒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二、綜合題(包括2小題,36題14分,37題16分,共30分)

36.閱讀下列材料,并回答回題。(14分)

材料一:我們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稱為民主制,是因為權力不 掌握在少數人手里,而是由全體人民掌握。 ??摘自伯利克里“在陣亡將士葬禮上的演說”

(1)結合所學,指出雅典民主制的主要特征及其積極影響。(4分)

材料二:代議制又稱議會制,是指由選舉產生的代表民意的機關來行使國家主權的制度,這種代表民意的機關就是議會。代議制最早在英國產生,以后又被歐美和世界上許多國家效法。 ??摘自《歷史必修Ⅰ》(大象出版社)

(2)資產階級代議制在英、美、法、德四國確立的標志分別是什么?上述四國的代議制有哪幾種類型?(6分)

(3)以美國為例說明資產階級代議制有哪些基本特征?(4分)

37.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6分)

材料一:1840年3月,英國對華棉織品出口商、曼徹斯特商會主席莫克•維卡在致英國外相巴麥尊的信中說:“是他們自己陷入了錯誤的處境,逼得我們不得不走上為國家所受的侮辱,為個人所受的委屈要求補償的地步!斍熬謩,可能提供機會,完成兩國關系的改善,隨著關系的改善,我們輸出(棉織品)的擴張程度將是不可估量的!

??摘自《英國資產階級紡織利益集團與兩次鴉片戰爭史料》

材料二:1862年5月10日,英法軍隊以軍艦大炮打敗太平軍,占領了寧波港。5月16日,夏福禮給普魯斯的報告說:“……結果打敗了太平軍,并把他們趕出城。就在太平軍撒離寧波的那天 晚上,我們立刻把滿清官員送去衙門復職,并把寧波正式移交給他們!

材料三:下圖是19世紀末一位愛國志士繪制的《時局全圖》。

材料四:瓦德西說,“無論歐美日本各國,皆無此腦力與兵力可以統治此天下生靈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實為下策”。

請回答:

(1)根據所學知識,指出材料一中莫克•維卡所說的“當前局勢”指什么?為什么他認為“擴張程度將是不可估量的”?(4分)

(2)材料二說明了什么?(2分)

(3)材料三反映了中國社會面臨怎樣的現狀?(2分)

(4)根據所學知識,指出瓦德西為什么說“故瓜分一事,實為下策”(2分)?

列強又采取了什么方式侵略中國?(2分)

(5)結合上述材料,指出清政府與列強關系的變化并談談你的認識。(4分)

36.參考答案:

(1)特征:人民主權,輪番而治。影響:為人類提供了一種集體管理的新形式,創造出了差額選舉制、任期制、議會制、比例代表制等民主運作方式,為后世民主政治積累了經驗。(4分)

(2)標志:(6分)

英:1689年《權利法案》的頒布;

美:1787年憲法的制定;

法:1875年憲法的頒布;

德:1871年德意志帝國憲法的頒布。

類型:君主立憲制、民主共和制。

(3)特征:以議會形式代表民意行使國家權力(議會至上原則);實行分權制衡原則;實行民主原則;實行資產階級政黨政治。(4分)

37.參考答案:

(1)“當前局勢”指林則徐虎門銷煙為英國發動侵華戰爭提供了借口。原因:中國地廣人多,有望成為巨大的原料產地和商品銷售市場。(4分)

(2)列強幫助清政府鎮壓太平天國運動,中外反動勢力勾結起來。(2分)

(3)現狀: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中華民族出現嚴重的民族危機。(2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1114880.html

相關閱讀:高二歷史物理學的重大進展測試卷(有答案)
2018學年高二上學期歷史寒假試題
浙江省溫州2012年高二歷史下冊階段性測試題(帶答案)
上學期高二寒假歷史試題精編
湖南師大附中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