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浙江省東陽中學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二 來源: 記憶方法網
試卷說明:

命題: 審題:1.美國史學家帕爾默認為,“到1894年,歐洲大陸就分裂成兩個敵對的陣營”。作者的寓意是指到1894年  A.歐洲已出現兩大軍事集團對峙的局面 B.英國放棄光榮孤立的政策與法國結盟C.歐洲兩大軍事集團最終形成 D.歐洲開始進入曠日持久的陣地戰2.1914年薩拉熱窩刺殺事件發生后歐洲各國的媒體都進行了連篇累牘的報道這一事件引起廣泛關注是因為歐洲各國都十分關注巴爾干形勢 ②許多國家要利用該事件大做文章、鄄捎么虤⑹侄我鹆藲W洲各國人民的憤怒④巴爾干地區的矛盾錯綜復雜引人關注  B.②③④“法國軍隊都將血流成河,尸積如山”、“將使法國人民明白,就軍事方面而言,他們沒有什么可指望的”。由此可見,德國發動凡爾登戰役的戰略目的是A.企圖結束西線戰斗 B.徹底瓦解協約國同盟C.迫使法國退出戰爭 D.打開通往巴黎的門戶法國1:28德國1:32英國1:57俄國1:1074.表1為一戰期間各主要參戰國傷亡人數占其總人口的比例。對此表解讀正確的一項是A.法國在戰爭中傷亡人數最多 B.戰爭給主要參戰國帶來巨大的人口傷亡 C.戰爭凸顯了核武器的巨大殺傷性 D.俄國率先退出了一戰5.1917年4月,美國加入協約國集團,對德宣戰;1918年3月,蘇俄同德國簽訂《布列斯特和約》,退出帝國主義戰爭。對上述兩件大事的正確分析有①協約國陣營發生了重大變化 ②協約國集團的力量并未因俄國的退出而削弱③實質上都起到了加速戰爭結束的作用 ④美國和蘇俄都維護了自己的利益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6.從國際格局發展的角度看,第一次世界大戰帶來的重要影響是 A.俄國十月革命取得成功 B.歐洲的世界中心地位開始動搖 C.美國成為世界霸主 D.英國霸權地位得到鞏固7.在巴黎和會上,爭吵不休的戰勝國卻一致同意保留德國在東線的部隊。這最有可能是為了A.確保法國的安全 B.維系歐洲大陸均勢 C.遏制社會主義的蘇俄 D.安撫德國抵觸情緒8.《國際盟約》第22條規定:“在現代世界的緊張形勢下還不能自己站立的民族(指的是從同盟國手中獲得的殖民地居民)……這些民族的監護應該委托給那些先進民族,即因其資源、經歷或地理位置而最能承擔這一責任的民族!毕铝袑Σ牧系睦斫忮e誤的是  A.并非針對列強所占的全部殖民地   B.體現了國聯“集體安全”的原則C.與民族自決的原則背道而弛  D.實質是一種變相形式的殖民統治9.“在當代革命中,東方各民族為了不再僅僅充當別國發財的對象而決定世界命運的時期到來了”。材料反映了“一戰”帶來的影響是 A.歐洲出現無產階級革命運動 B.出現了民族解放運動的新高潮C.建立了新的國際體系 D.俄國爆發了十月社會主義革命10.圖1是20世紀初某國際會議上簽訂的一份文件(節錄)。這份文件應當是A.《圣日耳曼條約》 B.《洛桑條約》C.《九國公約》 D.《關于限制海軍軍備條約》11.在華盛頓會議上美國獲得了最大的利益,然 而日本也不是一無所獲,下列能證明此觀點的史實是 A.英日同盟解散后形成了美英日法四國同盟 B.長期追求的“門戶開放”在中國成為現實 C.日本海軍在太平洋水域占有了絕對的優勢 D.日本在太平洋地區的權益得到他國正式承認12.廣田弘毅上臺組閣后,陸軍發表了聲明宣稱“采取積極政策以革新國政,是陸軍的一致要求!彪S后,日本采取的“積極政策”有: ①發動甲午戰爭,侵占中國臺灣 ②初步建立起軍事法西斯專政 ③禁止工人罷工,限制人民自由 ④與德國簽訂《反共產國際協定》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13.圖2所示戰爭由于法西斯國家和反法西斯國家的廣泛參與,被稱為“小二戰”。在這場戰爭中 ①英法等國的綏靖政策發展到了頂峰②德、意派出大量軍隊直接參戰③蘇聯派出“國際縱隊”同西班牙人民并肩作戰 ④美國商人向叛軍供應了大量燃油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4.威廉?夏伊勒在《第三帝國的興亡》中描述道 “戰馬與坦克搏斗!騎兵的長槍與坦克的大炮對抗!……這是他們,也是全世界第一次領教閃電戰的滋味……”,這里描述的是A.馬恩河戰役 B.德國突襲波蘭 C.德國攻陷法國 D.莫斯科之戰15.丘吉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中探求了二戰的起源,他為本卷定下的主題是:“英語民族如何由于他們的不明智、麻痹大意和好心腸而聽任惡人重新武裝!睂Υ死斫獠徽_的是A.“好心腸”實為英國以犧牲別國的利益來換取自身的安全B.“惡人”主要指德意日法西斯力量C.丘吉爾的回憶錄是研究二戰的重要史料D.丘吉爾的言論揭示了二戰爆發的根源16.研究20世紀世界大戰歷史的學者認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矛盾雙方過分強硬、互不相讓;而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矛盾雙方中的一方的忍讓退卻。“忍讓退卻”指①英法推行綏靖政策 ②1934—1937年美國通過三個中立法案 ③蘇聯與德國簽訂《互不侵犯條約》④美國通過《租借法》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④下列“二戰”時各國領導人話中反映的史實,按其發生先后排列正確的是①法國的事業沒有失敗……法蘭西的抵抗火焰不能熄滅,也決不會熄滅②我要求國會宣布……合眾國與日本帝國之間存在著戰爭狀態③第二戰場的開辟對蘇聯有多重要呢?……比任何事情都重要④在阿拉曼戰役前,我們戰無不;在阿拉曼戰役后,我們戰無不勝A①④②③ B. ①②④③ C. 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18.一戰中的西班牙宣布中立,并因此獲益;1939年佛朗哥則建立了法西斯獨裁政權,那么二戰期間的西班牙屬于何種身份? A.中立國 B.同盟國 C.軸心國 D.軸心國控制區19.觀察圖3。根據圖中的內容,它的主題應當是A.施里芬計劃 B.慕尼黑陰謀C.諾曼底登陸 D.杜魯門主義20.邱吉爾說:“我知道,今天人們很不愿意回憶那一次會議,在那次會議中張伯倫和達拉第等自投羅網,向希特勒和墨索里尼投降!鼻窦獱栠@樣說的理由是因為“那一次會議”4.3公里)、公國都城九里(邊長3.2公里)、侯伯國都城七里(邊長2.5公里)、子男都城五里(邊長1.7公里)的都城建制。以下對此理解正確的是A.都城規模的差異體現出各國經濟實力的不平衡B.周王室建立了從中央到地方的一整套集權機制C.城市建制的確立反映了西周等級分封的特征D.確定了以宮殿、廟壇為中心的傳統都城的建制24.讀《秦王朝郡的設置圖》(圖4)。圖中“0”為咸陽,“1”為內史,其它數字分別代表不同的郡。下列解讀正確的有 ①該圖反映了秦王嬴政滅六國時的情況 ②“1”地不設郡可能與該地為秦國都管轄有關③秦朝疆域“西至”的臨洮為圖中“46”郡管轄④圖中設郡密集區經濟和文化較為發達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25.《荀子?君道》:“墻之外,目不見也;里之前,耳不聞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遠者天下,近者境內,不可不略知也”。下列符合這句話含義的制度是 A.三公九卿制   B.刺史制度 C.察舉制  D.三省六部制26.漢武帝時期,從身份低微的士人中破格選用人才,參與國家政治中樞的主要決策,皇帝親自任命和直接指揮的高級將領也參議機要,“中朝”由此得以形成。中朝的組成人員主要包括 ①大司馬 ②左將軍 ③常侍 ④御史大夫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7.下表記錄著某學者講授中國古代選官制度的部分教學內容。據此判斷,該學者的講授 主題最有可能是時間史實背景魏晉指定地方官吏中性行中正者,采訪同鄉輿論,開列人才,送中央政府作為錄用根據。地方割據,交通阻梗,中央政府行使職權能力有限,全國選舉難于推行。隋朝選舉權集中到中央,代之以科舉制。國家統一;對人才的渴求;舊制度的落后與弊端日盛。A.中央集權不斷強化 B.專制皇權空前加強C.統一是歷史發展主流 D.科舉制度的影響28. 科舉制是我國古代的選官制度。下列各項中,確切反映唐朝科舉制情況的是A.其形式都是以官舉士 B.采用八股考試方式A.起迄年間為清朝雍正到咸豐 B.是正式統率六部百司的中央政治機構C.軍機大臣只能秉承皇帝旨意辦事 D.由官品較低官員組成,專門“參畫軍要”30.史載明代內閣“掌獻體可否,率陳規海,點檢題奏,票擬批答,以平允庶政”,清代軍機處“名臣賢相不勝屈指,類皆小心敬慎,奉公守法。其弊不過有庸臣,斷不至有權臣”,這說明兩者都①協助皇帝處理國政 ②代行丞相職權,正式統率六部③防止大臣專權,強化君主專制 ④擴大了統治基礎 A.①② B.①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二、非選擇題(見答題卷)東陽中學2013年下學期期中考試答題卷(高二歷史)31.(18分)在國際政治舞臺上,大國間關系的好壞與否,會對國際局勢產生重大影響。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對德國的動向最為敏感的歷來是法國人,德法關系從來都是驅之不去的民族情結;從1870年到1945年法國和德國三次在戰場上兵戎相見!憬|陽中學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232673.html

相關閱讀:遼寧省沈陽二中高二上學期12月月考 歷史試題 Word版含答案
湖北省潛江市職教中心2015-2016學年高二上學期9月月考(歷史)
高二歷史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單元測試題[1]
江蘇省淮安市漣水金城外國語學校2012-2013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考
吉林重點中學2015-2016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 歷史試卷 Word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