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高二時孤身奮斗的階段,是一個與寂寞為伍的階段,是一個耐力、意志、自控力比拚的階段。但它同時是一個厚實莊重的階段。由此可見,高二是高中三年的關鍵,也是最難把握的一年。為了幫你把握這個重要階段,逍遙右腦整理了《高二上冊歷史期中測試試題及答案》希望對你有幫助。
卷Ⅰ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32道小題,每題1.5分,共48分。答案涂在答題紙上)
1.《荀子•儒效》中說:“《詩》言是其志也;《書》言是其事也;《禮》言是其行也;《樂》言是其和也;《春秋》言是其微也!避髯诱撟C的是
A.儒家各經的核心內容B.儒家經典的內容分工
C.儒家經典的教育功能D.儒家經典內容的豐富
2.“如果一定要在中國思想流派中找出一家與西方科學精神最相近的,我個人認為只有程、朱一系的理學足以當之!逼湟罁浅讨炖韺W主張
A.知行合一B.心外無理C.心即理也D.格物致知
3.元史以前的列女傳,可以說是優秀女性的集成。元朝以后就不同了,一是數量大增,《元史》收入了一百八十七個,《明史》則收入了三百零八個。二是這些女性基本上都是所謂“貞、孝、節、烈”的典型。這主要反映了
A.理學影響了國家法律B.理學思想的廣泛影響
C.婦女地位的大幅提高D.文化主流思想的變遷
4.明朝有學者言:“惟夫國之有是,出于群心之自然……匹夫匹婦之所是,主與臣不得矯之以為非;匹夫匹婦之所非,主與臣不得矯之以為是。”以上言論
A.受西方啟蒙思想影響B.否定了君主制度
C.主張建立法治社會D.強調對民意的尊重
5.王陽明曾說:“圣人與天地民物同體,儒、佛、老、莊皆我之用,是之謂大道。二氏自私其身,是之謂小道。”他的話表明當時
A.佛、道兩家的地位日漸低下B.儒釋道存在融合的趨勢
C.儒家對佛道持批評的態度D.大道為公是儒道佛的共同追求
6.《三國演義》中有如下描述:“義軍見嚴綱兵來,都伏而不動。直到來得至近,一聲炮響,八百弓弩手一齊俱發!庇腥藫送茢嗳龂鴷r火藥已應用于戰爭。這一推斷
A.依據不充分,結論錯誤B.依據不充分,結論正確
C.依據充分,結論錯誤D.依據充分,結論正確
7.利普斯(德)在《事物的起源》一書中寫道:“中國人……造紙的知識隨著阿拉伯人傳入歐洲,……這就為‘知識普及’口號打開道路,標志著我們心目中所謂書籍的開端。”這段材料表明造紙術的西傳
A.改變了歐洲人的閱讀方式B.促進了歐洲文化的發展
C.促成了近代歐洲科學興起D.消除了人們對宗教的迷信
8.宋人洪邁在《容齋隨筆》中曾感嘆說:“唐人詩歌,其于先世及當時事,直辭詠寄,略無避隱。”即使那些“非外間所應知”的宮闈秘聞,詩人“反復極言”,“上之人亦不以為罪”,“今之詩人”則絕不敢如此。這段論述說明了
A.開明的文化政策有利于文化的發展B.唐朝詩歌空前繁榮
C.唐朝詩人熱衷于描寫宮廷秘史D.詩人受人尊重的原因
9.以黃公望為代表的所謂元四家主張“逸筆草草”“不求形式”,詩文印信入畫,詩畫相聯,其畫作多表現“隱居”、“出世成仙”的情感?芍洚嬜鲬獙儆
A.山水畫B.人物畫C.文人畫D.風俗畫
10.蘇軾的《枯木怪石圖》,被人評價為:枝干“虬(qiu,盤曲)屈無端倪”,石“亦怪怪奇奇,如其胸中蟠郁也”。能體現其風格的是
A.“詩中有畫,畫中有詩”B.“筆才一二,像已應焉”
C.“意存筆先,畫盡意在”D.“以清雅之筆,寫山林之氣”
11.屈原《思美人》“思美人兮,攬涕而佇眙。媒絕而路阻兮,言不可結而詒”中的美人是一種托喻。從歷史的角度上看,屈原筆下的“美人”主要表達
A.“大同社會”的理想B.詩人的浪漫主義情懷
C.強烈的探索精神和懷疑精神D.強烈希望國家富國強兵
12.元代是中國戲曲的黃金時代,雜劇、散曲、南戲等都取得巨大成就,后世將其與唐詩、宋詞并稱。后人則充分肯定元曲的藝術風格,稱其“文而不晦,俗而不俚”,“明白如話”,這種風格反映了元代
A.異族統治政治清明B.城鎮市民經濟繁榮
C.戲曲作者出身低微D.中外文化交流頻繁
13.智者學派指出:法律、正義只是人所約定的習俗。為了避免互相傷害,人們相互約定不傷害別人,這是政府創立的基礎。正義的本質和起源在于人們實踐了先前的約定。該觀點被稱之為“人類最早的社會契約論”。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A.智者學派重視永恒的正義B.智者學派重視法律的作用
C.啟蒙運動萌發于古代希臘D.遵循人性是法律制定的依據
14.“此時人們仍是教會母親的兒子,但是,人們的人生觀已經改變,他們開始穿與以前不同的服裝,不再把全部思想與精力集中在天堂、等待幸福的永生,他們試圖在今生、在地球上建立他們的天堂。”這樣的改變在歐洲最早始于哪一國家
A英國B德國C意大利D法國
15.馬丁•路德指出,主教的權柄與政府的權柄“兩者都有上帝的命令,所以應當盡心尊敬、
重視,看為上帝所賜世人的福分”。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A.論證教權與政權的對等地位B.強調世俗權力的優越性
C.否定主教在世俗領域的地位D.強調政權對教權的遵從
16.人民的議員就不是、也不可能是人民的代表,他們只不過是人民的辦事員罷了;他們并不能作出任何肯定的決定。凡是不曾為人民所親自批準的法律,都是無效的;那根本就不是法律”這段話體現了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張.
A.盧梭B.伏爾泰C.孟德斯鳩D.康德
17.有學者指出,培根(1561?1626年)所確立的實驗觀察和歸納推理法、牛頓(1643?1727年)提出的運動三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不但奠定了現代自然科學的方法論基礎和理論框架,而且引發了觀念形態的革命。上述歷史現象
A.促進地圓學說在歐洲普遍傳播B.成為啟蒙運動理性思想的來源
C.導致宗教改革運動在歐洲興起D.產生現實主義的文學藝術流派
18.錢學森認為:“科學革命是人認識客觀世界的飛躍,技術革命是人改造客觀世界技術的飛躍。而科學革命、技術革命又會引起全社會整個物質資料生產體系的變革,即產業革命。下列各項中,符合錢學森所述觀點的是
A.牛頓力學體系??蒸汽機??工業革命B.電動機??飛機??第二次工業革命
C.電磁感應理論一電動機、發電機??電力工業D.電磁波??無線電??第三次工業革命
19.19世紀初,英國興起抵制教會的“新大學運動”,出現了以自由、民主精神辦學的倫敦大學等一大批高等院校。劍橋、牛津大學也進行改革,取消必須信奉加爾文教的宗教宣誓,并增設許多自然科學課程。該現象出現的主要原因是
A.民族國家的迸一步鞏同B.近代科技和工業化的擴展
C.教育世俗化的不斷發展D.宗教改革運動的深入發展
20.在某一歷史時期,許多作家在作品中喜歡描寫諸如逝去的古代、空想的未來、遙遠的東方、縹渺的夢境等“非凡”環境,塑造諸如驕傲孤獨的強盜、憤世嫉俗的叛逆者、溫柔多情的牧女、至善至美的吉卜賽女郎,等等。據此判斷,這些文學作品的出現主要是因為
A.經濟危機導致了社會問題更加突出B.工業革命以來各國工人運動蓬勃發展
C.知識分子對“理性王國”的大為失望D.西方社會精神危機在文學層面的反映
21.美國拍攝了兩部曾經風靡全球的動畫片??《花木蘭》、《功夫熊貓》。下列關于這一文化
現象表述不正確的是
A.民族的藝術也是世界的藝術B.電影藝術影響人類的精神生活
C.好萊塢電影汲取中國元素D.二戰后電影藝術興盛起來
22.對于大部分藝術品而言,其傳播過程都需要借助復制來實現。比如音樂、舞蹈、戲劇等時間藝術或時空藝術,由于它們的呈現過程都有時間的流動性,因此從嚴格意義上來說,一次初始表演完成后,這件藝術品就不復存在。以后的歷次表演,其實都是對這件藝術品的復制(或再創作)。而能夠“再現”藝術品,最能促進藝術大眾化的是
A廣播B電影C電視D報紙
23.“作畫時,要忘掉你眼前是哪一種物體,想到的只是一小方藍色、一小塊長方形的粉紅色、一絲黃色……創作中的注意力,不是集中于要表現的景物上,而是放到了景物周圍的空間環境、光線、煙霧、氣流所產生的效果上!睂儆谶@一風格的畫家是
A.莫奈B.拉斐爾C.達•芬奇D.畢加索
24.1901年后中國出現一種有趣的文化現象:宣傳西方政治哲學、文化學說的名著,如盧梭的《民約論》(《社會契約論》)、赫胥黎的《天演論》,與史可法、鄭成功、文天祥、岳飛的書刊同時風行。1902年4月26日,為紀念南明永歷帝覆亡242周年,知識分子章太炎等發起大型紀念會。這表明
A.知識分子以“反清復明”為革命旗幟B.革命者宣傳民族英雄以反抗西方侵略
C.革命者把政治革命與種族革命相結合D.革命者把西方學說與中國傳統相結合
25.嚴復曾說:“晚近更有一種自居名流,于西洋格致諸學,僅得諸耳剽之余,于其實際,從未討論!边說他們“意欲揚己抑人,夸張博雅,則于古書中獵取近似陳言,謂西學皆中土所己有……彼實竊我中國古圣之緒余”這類的說法,“令人嘔噦”。由此可見嚴復
A.反對學習西方的“格致諸學”B.批評“中體西用”的“自居名流”
C.堅持學習西方先進政治制度D.反對“揚己抑人”的西學起源論
26.陳獨秀在1921年發表《青年的誤會》一文,其中說:“你說要打破偶像,他就連學行值得崇拜良師益友也蔑視了。你說學生要有自動的精神、自治的能力,他就不守紀律、不受訓練了。……你說要脫離家庭壓制,他就拋棄年老無依的母親……長久這樣誤會下去,大家想想,是青年的進步還是退步呢?”陳獨秀意在
A.反對青年繼續追求獨立自治B.糾正西方文化中的消極成分
C.修正自己對傳統文化的態度D.批評新文化運動中的極端傾向
27.1843年,魏源的《海國圖志》出版,在國內幾無反響,印數不過千冊。1851年,該書傳人日本后,連印十五版,極為暢銷,1859年價格已達首版三倍。該現象說明
A.日本的民族危機比中國更加嚴重
B.中國人的思想觀念整體上比日本守舊
C.《海國圖志》只關注了西方的新技術,中國人對此不感興趣
D.《海國圖志》要求學習西方政治制度,在日本國內更有市場
28.有人把中國前期近代化的各種方案比喻成“自我療傷”“溫藥治療”“猛藥重治”“開顱洗腦”。其中“開顱洗腦”的意義是
A.動搖了封建思想的統治地位B.是移風易俗的社會革新運動
C.真正意義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D.中國近代第一次思想啟蒙運動
29.1977年4月10日,鄧小平致信黨中央:“我們必須世世代代用準確的完整的毛澤東思想來指導我們全黨、全軍和全國人民,把黨和社會主義事業,……勝利地推向前進!睋耍阏J為在當時應該
A堅持“兩個凡是”B深化改革開放
C區分毛澤東思想與毛澤東個人思想D堅持鄧小平理論
30.1986年,鄧小平成為美國《時代》周刊年度風云人物!安还芎谪埌棕垼降嚼鲜缶褪呛秘垺边@句話被摘登在《時代》周刊上,成為世界人民知曉的名言!鞍棕埡谪垺闭撍从车乃枷牒诵氖
A.獨立自主B.實事求是C.群眾路線D.戒驕戒躁
31.“這一發現成為20世紀物理學研究的基礎,從那個時候起幾乎完全決定了物理學的發展。要是沒有這一發現,那就不可能建立起分子、原子以及支配它們變化的能量過程的有用理論。”下列有關“這一發現”的表述,錯誤的是
A.有助于解釋光電效應B.推動了現代物理學的重大發展
C.揭示了時空的本質屬性D.促進了人們深入認識微觀世界
32.1956年4月28日,毛澤東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說:“‘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我看這應該成為我們的方針。對這一方針理解錯誤的是
A背景是社會主義改造即將完成B改革開放后迎來發展的春天
C由于左傾錯誤未能長期實行D只在文學藝術領域實行
卷Ⅱ
二、材料解析題(33題17分,34題17分,35題18分,共52分)
33.(17分)儒家思想是傳統文化的主流思想,對中國古代社會影響深遠。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材料一儒家是希望通過“以德服人”的“王道”來實現其“內圣外王”理想的,但其思想并不為戰國時君所重,倒是與儒家相異趣的法家大行其道,并且正是推行“以力兼人”之“霸道”而被儒者視若虎狼的秦國統一了天下。
一一《儒家經學思潮及其所反映的時代精神》
材料二從儒學的發展過程看,董仲舒思想體系的建立,標志著儒學進入理論創造的階段,它的政治教化和倫理教化功能在這一階段得到突出和強化……到了宋明時代,儒學已完全演變為不可動搖、不可替代的官方哲學……宋明儒學進入理論化和體系化階段。
??《儒學歷史演變及其現代價值》
材料三辛亥革命推翻帝制的成功和五四新文化運動的興起,使中國文化生態發生質變……儒學被進一步妖魔化,成為封建文化的同義語,成為文化革命的對象,“打倒孔家店”是先進青年中最時興的口號。
一一《儒學在近現代面臨的挑戰與復興之路》
請回答:
(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儒家“王道”思想和法家“霸道”思想的差異。(6分)
(2)指出材料二中,漢代儒學的“政治教化和倫理教化功能”、宋明儒學“理論化和體系化”的具體表現。(6分)
(3)簡析材料三中,儒學成為文化革命對象的原因,并指出其影響?(5分)
34.(17分)思想是歷史的產物,同時又是歷史時代的見證。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在談到文藝復興的影響時,德國學者鮑爾生寫道:“首先,沒有文藝復興運動就不會有宗教改革運動的產生,也不會有后來的思想與學術的發展,因為哲學與自然科學,以及史學和人文科學,無一不是在文藝復興運動的雨露滋潤下成長起來的。從以封建制度為基礎的中世紀國家,過渡到以民族文化和民族教育的利益為基礎的現代國家,如果沒有文藝復興運動,也同樣是不可想象的事。”
??賀國慶《中世紀大學向現代大學的過渡》
材料二1933年7月,胡適在芝加哥大學作《中國的文藝復興》系列演講時,解釋到五四新文化運動與歐洲的文藝復興運動兩者“有驚人的相似之處”。
材料三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們高舉科學與民主兩面大旗,用近代科學理論反對傳統的實用理性,用近代人文主義反對傳統的仁禮禁忌,力圖建立以自我為價值主體的宇宙觀和人生觀,并以之取代家庭為本位的傳統觀念。所以,陳獨秀倡導民主和科學不僅作為反傳統的理論依據,而且作為現代價值重建的目標。
??陳旭麓《近代社會的新陳代謝》
請回答:
(1)據材料一,簡要分析文藝復興對歐洲社會的影響。(6分)
(2)中國的新文化運動與歐洲文藝復興在本質上有何“驚人的相似之處”,并分析其興起原因。(5分)
(3)據材料三,概括指出“現代價值重建”的表現。(4分)
(4)基于以上分析,概括指出思想演變與社會發展的關系。(2分)
35.(18分)綜合國力的競爭,歸歸根到底是經濟的競爭。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下表是《中國的世界記錄》收錄的中國古代科技成果統計情況
項目數學天文、歷
法、氣象醫學化學農學機械水利輕工兵器
數量2225259257788
材料二《全球通史》一書中曾列出古代中國傳播給西方并對其造成影響的諸多發明:鉆井技術1126年傳入歐洲;冶金鼓風機1200年傳入歐洲;鑄鐵1300年傳入歐洲;1340年在意大利的法布里亞諾建立了第一個造紙的作坊;活塞風箱,1500年傳入歐洲;旋轉風扇1556年傳入歐洲……
材料三新中國的科技成就
時間成就意義
1964年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打破核壟斷,步入核國家
1966年導彈核武器試驗成功中國擁有戰略威懾武器
1967年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研制經費少速度快
1970年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中國擁有自己天空眼睛
1997年銀河一III巨型計算機研制成功
計算機枝術跨人世界先進行列
2002年中國第一頭克隆牛成功國際人類基因組計劃取得重大成果
2003年神五飛船發射成功世界上第三個把人送入太空的國家
2008年神七飛船發射成功太空行走實現衛星放飛探測手段的多樣化
2010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中國科學家“納米科學和納米技術發展貢獻”獎章標志著中國在此方面的研究水平居世界前沿
2018年“遼寧”號航母正式入列人民海
軍表明中國海軍航母已經開始進入戰斗力生成階段
請回答:
(1)根據材料一,分析中國古代科技發展的特點。(2分)
(2)材料二說明了什么?(4分)
(3)16世紀歐洲誕生了近代科學,中西方科技地位發生逆轉。聯系所學知識分析,為什么近代科學沒有在中國產生?(6分)
(4)材料三表明20世紀70年代前后,中國科技發展的重心有何變化?新中國成立以來科學技術的進步產生了怎樣的影響?(6分)
高二歷史答案
CDBDBABACCDBDCAABCBCDCACDDBACBCD
33.(1)王道:以德治國,實行仁政;霸道:實行法治,主張建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國家。
(6分)
(2)漢代董仲舒提出“大一統”“天人感應”“君權神授”,有利于強化皇權專制,加強中央集權;提出“三綱五!钡葌惱硭枷耄欣诰S護社會秩序。(3分)
宋明時期朱熹等提出“存天理,滅人欲”,形成了以“理”為核心的理學體系,從哲學高度論證了專制統治和等級秩序的合理性。(3分)
(3)原因:袁世凱為復辟帝制掀起尊孔復古逆流;儒家思想成為維護專制統治的工具;先進知識分子為維護民主共和,掀起新文化運動,把斗爭矛頭指向儒家思想。(3分)
影響:動搖了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促使人們追求真理,追求進步,促進了思想解放。(2分)
34.(1)影響:文藝復興解放了人的思想,推動了宗教改革;為近代自然科學和各種學術的發展清除了思想障礙;有利于現代(民族)國家的形成;推動歐洲社會的轉型。(至少三點6分)
(2)相似:都是資產階級的思想解放運動。(2分)原因: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資產階級維護其利益的需要;封建思想(傳統文化)的束縛。(3分)
(3)表現:①用科學理性取代傳統;②用個性解放取代禮制禁錮;③用自我價值取代宗族本位;④用民主自由取代專制獨裁。(任3點4分)
(4)關系:思想演變既是一定社會發展的產物,又對社會發展產生重要影響。(2分)
35.(1)成果主要集中在農學、天文歷法和醫學領域,機械等領域成果少;科技實用性強,主要是經驗技術總結。(2分)
(2)說明:中國古代科技發展長期世界;大量科技成就傳入西方,為世界文明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4分)
原因:僵化腐朽的君主專制制度;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重人倫、輕自然的文化傳統,制約了思想文化的發展,阻礙了近代科學的產生。(6分)(回答閉關鎖國、八股取士、文字獄等也可得分)
(3)變化:70年代前重點發展以“兩彈一星”為核心的國防科技;70年代后在高新技術的多個領域取得眾多突破。(2分)
影響:有利于中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的提高;促進了中國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有利于改善人民的物質和文化生活水平。(4分)
【導語】逍遙右腦整理《高二地理知識點:物質運動和能量交換2》,以及最全的高考備考資料,有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歷史、地理、文綜、理綜復習學習資料,復習講義、聽力材料、作文素材,歷年真題試題下載及答案解析,完備的資料庫為廣大考生提供全面的備考參考。
(1)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①吸收作用:具有選擇性,臭氧吸收紫外線,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紅外線。對可見光吸收的很少。②反射作用:云層和顆粒較大的塵埃。云層的反射作用最顯著。③散射作用:空氣分子或微小塵埃,使一部分太陽輻射不能到達地面。
。2)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大氣吸收地面輻射并產生大氣逆輻射(射向地面的大氣輻射),把部分熱量歸還給地面,云層越厚大氣逆輻射越強。
5、全球近地面有7個氣壓帶(高低壓相間分布),6個風帶。
(1)低緯度環流:
、俪嗟赖蛪簬В阂驗闊崃ψ饔眯纬,氣流輻合上升,易成云致雨,形成多雨帶。常年受其控制形成熱帶雨林氣候(亞馬孫平原、剛果盆地、東南亞的馬來群島)
、诟睙釒Ц邏簬В阂驗閯恿ψ饔枚纬,氣流在30度緯度上空聚積而下沉,形成少雨帶(東亞季風區除外),常年受其控制的地區形成熱帶沙漠氣候(北非的撒哈拉水沙漠、西亞的沙漠、北美美國西部的沙漠、南美智利、秘魯西部的沙漠、澳大利亞大沙漠)
、坌棚L帶:由副高吹向赤道低壓的氣流,在北半球右偏成東北信風,在南半球左偏成東南信風。
。2)中緯度環流:
、芨睒O地低壓帶:由來自低緯的暖氣流與來自高緯的冷氣流相遇運動上升而形成。形成溫帶多雨帶。
⑤中緯西風帶:由副高吹向副極地低壓帶的氣流,在北半球右偏成西南風,在南半球左偏成西北風,習慣上叫西風,受其常年控制的地區,在大陸西岸形成溫帶海洋性氣候。(歐洲西部、北美西部如加拿大的溫哥華附近、南美南端的安第斯山西側、澳大利亞南端及塔斯馬尼亞島、新西蘭等)
(3)高緯環流:
、迾O地高壓帶:因為熱力作用而形成,冷空氣下沉,形成少雨帶。不過極地因為氣溫低,蒸發更少,所以極地屬于降水量大于蒸發量的地區,為濕潤地區。
、邩O地東風帶:由極地高壓帶吹向副極地低壓帶的氣流,在地轉偏向力作用下,北半球右偏成東北風,南半球左偏成東南風。
。4)氣壓帶和風帶的移動:△移動的原因:隨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而動。△移動方向: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5)單一氣壓帶或風帶作用形成的氣候類型:熱帶雨林氣候(赤道低氣壓帶)、熱帶沙漠氣候(副熱帶高氣壓帶)、溫帶海洋性氣候(中緯西風帶)。
。6)氣壓帶、風帶移動形成的氣候類型:熱帶草原氣候(夏季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冬季受低緯信風帶控制)、地中海氣候(夏季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冬季受中緯西風帶控制)。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1116754.html
相關閱讀:上學期高二寒假歷史試題精編
浙江省溫州2012年高二歷史下冊階段性測試題(帶答案)
高二歷史物理學的重大進展測試卷(有答案)
2018學年高二上學期歷史寒假試題
湖南師大附中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