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多數時候歷史是對當下時代的映射,但如果僅僅只是總結和映射,那么,歷史作為一個存在,就應該消失。以下是逍遙右腦為大家整理的高二年級上學期寒假歷史試卷及答案,希望可以解決您所遇到的相關問題,加油,逍遙右腦一直陪伴您。
第Ⅰ卷(選擇題 共64分)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32小題,每題2分,共64分。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將選擇題的答案填在下面相應的空格內)
1.“親情是緣,相聚是緣”,這是自古以來就深存于每一個中國人心底的情結。追根溯源,下列制度中與這種珍惜親情、渴望相聚情結形成有密切關系的是
A.井田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郡縣制
2.把讀書、考試與做官相結合,有利打破特權壟斷、加強中央集權的古代選官制度是
A.世官制 B.察舉制 C.科舉制 D.九品中正制
3.下圖為《元朝疆域圖》,其中宣政院管轄的地區是
A.① B.② C.③ D.④?
4.羅馬法在世界法律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主要是因為它
A.給予自由民和奴隸以公民權 B.維護和鞏固了羅馬帝國的統治
C.揭露和批判了私有制的罪惡 D.是近現代西方法律的源頭
5.某條約規定:“清朝政府允許外國公使進駐北京”,這個條約應該是
A.《天津條約》 B.《北京條約》
C.《馬關條約》 D.《辛丑條約》
6.右圖是電視劇《我的團長我的團》的劇照。劇中有這樣一個場景:為鼓舞潰兵傷兵的士氣,軍方播報了關于不久前一個戰役的一段報道:“……倭軍之三十三師團使用迂回穿插之戰術,以兩個聯隊兵力攻占拼墻河(河流名)南北,而我遠征之軍以寡擊眾,披肝瀝膽,做浴血之戰,解救同盟之英吉利軍七千余眾,奪回中外記者教士五百余眾……”上述材料說明了
A.中國遠征軍解放了緬甸
B.英軍在緬甸都依靠中國遠征軍救助
C.日軍在緬甸遭到毀滅性打擊
D.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互相支援和配合
7.關于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的歷史意義,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結束了中國近代百年屈辱的歷史
B.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的力量
C.是第一次反對外來侵略斗爭的完全勝利
D.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勝利
8.“東歐劇變,蘇聯解體,兩極格局崩潰!薄皻W盟成立,俄羅斯走出低谷,‘東方巨龍’騰飛,不結盟運動組織不斷壯大!辈牧贤怀龇从沉水斀袷澜缯胃窬值幕咎卣魇
A.多極化趨勢加強 B.群雄并起
C.大國力量保持均衡 D.軍事政治集團不斷涌現
9.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新中國長期以來外交政策的指導方針,它的首次提出是在
A.1950年《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中 B.1953年周恩來接見印度代表團時
C.1955年萬隆會議上 D.1972年《中美聯合公報》中
10.我國自古以來流行著“想要富,男子立田女織布”的說法。它所體現的是
A.重農抑商 B.重男輕女 C.小農經濟 D.商品經濟
11.中國的官營手工業歷史悠久,素稱發達,在世界上一直保持領先地位的行業主要有
①冶金 ②制瓷 ③絲織 ④造船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2.下列關于北宋的變遷和城市的發展表述,正確的是
A.市、坊界限嚴格分開 B.市、坊的界限被打破
C.在特定的位置設市 D.大都成為國際性商業大都會
13.現代西方學者用三個“G”來概括新航路開辟的動機,即上帝(God)、榮譽(Glory)、黃金(Gold)。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①對黃金的狂熱追逐 ②向海外傳播基督教
③開發土地資源 ④弘揚騎士精神或因功封爵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4.第二次工業革命推動下出現的生產組織形式是
A.手工工場 B.壟斷組織
C.工廠 D.手工作坊
15.下列近代企業創辦于天津的是
A.貽來牟機器磨坊 B.發昌機器廠
C.繼昌隆繅絲廠 D.輪船招商局
16.下表反映了當時中國
1956年國民經濟中公私經濟成分比較表
項目 公有制經濟 私有制經濟
國民收入 92.9% 7.1%
工業總產值 100% ——
商品零售額 95.8% 4.2%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社會主義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C.人民公社化運動的推進 D.改革開放的決策
17. “一個蘿卜千斤重,兩頭毛驢拉不動”“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這些宣傳反映了大躍進時期
A.農業生產的真實情況 B.經濟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
C.農業科技的進步 D.不切實際的浮夸行為
18.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使中國農村發生了深刻變化,其優越性在于
A.農民獲得了土地所有權 B.農民獲得了生產經營的自主權
C.實現了分配中的平均主義 D.能夠繼續保留人民公社體制
19.美國《政治周刊》評論,美國新任總統奧巴馬所提出的經濟計劃堪稱“羅斯福新政”當代版。下列有關羅斯福新政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開創了國家干預經濟發展的新模式
B.從根本上消除了經濟危機
C.一定程度上緩和了社會矛盾
D.對資本主義世界的經濟發展產生深遠影響
20.斯塔夫里阿諾斯在《全球通史》中寫道:“歐洲……令人欣慰的景象卻被突然到來的大蕭條
(始于1929年)給徹底破壞了……在西方的經濟確實是一團糟的同時,蘇聯正在繼續進行經
濟發展方面的獨特實驗”。蘇聯的“獨特實驗”是
A.實行戰時共產主義政策 B.實施新經濟政策
C.開創斯大林模式 D.戈爾巴喬夫改革
21.2018年是布雷頓森林會議召開70周年。下列關于布雷頓森林體系建立的影響表述,不正
確的一項是
A.為世界貨幣關系提供了統一的標準和基礎
B.有利于維持戰后世界貨幣體系的正常運轉
C.為世界經濟的恢復和發展創造了條件
D.削弱了美國在國際金融領域的特權和支配地位
22.2018年11月10日至11日,亞太經合組織(APEC)第二十二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在北京
召開,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亞太,聚焦中國,聚焦北京。中國加入APEC的時間是
A. 1989年 B.1991年 C. 1992年 D.1995年
23.20世紀90年代開始,美國在低失業率、低通貨膨脹和低利率的條件下,實現了長達10年的持續增長,年均增長率達到3.5%。突破了此前20多年美國經濟增長2.2%~2.5%的極限。美國的《商業周刊》把這一現象稱之為“新經濟的勝利”。下面對“新經濟”的理解正確的是
①以知識經濟為基礎
②以信息技術為主導
③是一種新的經濟增長模式
④經濟的發展不再受到經濟周期性波動規律的影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4.“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故有無相生,難易相
成。”這一觀點是下列哪一派別的思想
A. 道家 B. 儒家 C. 墨家 D. 法家
25.董仲舒對儒學思想加以改造形成了具有時代特色的新儒學體系!皶r代特色”是指
A.新儒學的內容更加豐富 B.新儒學適應封建統治者的需要
C.新儒學拋棄了傳統儒學的陳舊觀念 D.新儒學形成了完整嚴密的體系
26.下列有關文藝復興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A.人本主義是文藝復興的核心思想
B.文藝復興是一次思想解放運動
C.文藝復興的實質是復興古代文化
D.文藝復興的成就體現在文學、藝術等方面
27.圍繞“中國古代四大發明對西方社會的影響”這一研究性學習課題,四位中學生各自擬定如下小論文標題,其中比較恰當的是
A.造紙術——歐洲近代科學產生的基礎 B.指南針——西方文明的引擎
C.火藥——摧毀歐洲封建城堡的有力武器 D.印刷術——文藝復興的根本動力
28.我國現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統的古代農業科學著作是
A.《汜勝之書》 B.《齊民要術》 C.《農政全書》 D.《農書》
29.兩宋時期,風俗畫是當時畫壇的最大亮點,代表作是北宋畫家張擇端的
A.《游春圖》 B.《清明上河圖》 C.《牡丹蕉石圖》 D.《墨蘭圖》
30.19世紀中期英國誕生的一項偉大理論,戳穿了“上帝創造了萬物”的流言,把越來越多的人從宗教神學的無知、愚昧和落后中解放出來。該理論是
A.經典力學 B.進化論 C.相對論 D.量子論
31.羅素說:“幾乎所有現代世界與古代世界之間的區別,都得歸功于在十七世紀取得最輝煌成就的科學!薄笆呤兰o取得最輝煌成就的科學”指的是
A. 經典力學 B. 生物進化論 C. 量子理論 D. 相對論
32.右圖表明中國在航天技術方面取得的重大突破是
A.開始進入航天時代
B.能成功發射人造衛星
C.掌握了載人航天技術
D.成功登月
第 II 卷(非選擇題 共36分)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3小題,共36分)
33.(12分)閱讀下列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
材料一 明清故宮建于北京城的中央,以南北為中軸線,坐北朝南,充分體現了皇權至上的封建統治思想,故宮城外是皇城,皇城外又有北京城,城城包圍,顯示了森嚴的等級制度。
當我們把視線從華夏大地移向地中海世界,去尋找西方文明之源時,雅典衛城赫然印入我們的眼簾……它記敘著一種與古代中國迥然不同的政治制度。
——人教版必修一
(1)根據材料一指出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特點?“與古代中國迥然不同的政治制度”指什么?(4分)
材料二 凡未經議會同意,以國王權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實施之僭越權利,為非法權利!参唇涀h會準許,借口國王特權,為國王而征收金錢,超出議會準許之時限或方式者,皆為非法。……議會之選舉應是自由的。
——《權利法案》
(2)依據材料二,英國《權利法案》為限制王權作了哪些規定?英國確立的君主立憲制與傳統的君主制度最根本的區別是什么?(4分)
材料三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人民行使權力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其他國家機關,一律實行民主集中制。
——195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⑶ 據材料三,指出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的基本特點。(4分)
34(12分)隨著世界市場的形成和發展,人類由分散隔絕狀態逐漸進入整體發展的一體化進程。閱讀下列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材料一 有學者認為,經濟全球化在人類史上經歷了三次大的浪潮。經濟全球化的第一次浪潮起步于15世紀。這次經濟全球化的源頭來自歐洲,先是葡萄牙、西班牙、法國,后是英國……英國成為世界工廠和霸主以后,對經濟全球化起到了巨大的擴張作用。
(1)材料一中所說的“經濟全球化的第一次浪潮起步于15世紀”,與哪一歷史事件有關?促成英國成為世界工廠和霸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4分)
材料二
愛迪生發明的白熾燈 三輪汽車 萊特兄弟制成的飛機
(2)材料二展示的是哪次工業革命的成果?分別給世界、中國帶來的主要影響是什么?
(4分)
材料三 毫無疑問,中國入世談判是多邊貿易體制史上最艱難的一次較量,在世界談判史上也極為罕見,自1986年7月10日中國正式向WTO前身—關貿總協定遞交復關申請起,直到2001年12月11日,中國才正式成為WTO的成員。
(3)中國加入世貿組織有何積極作用?作為發展中國家的一員,你如何認識經濟全球化?(4分)
35.(12分)閱讀下列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材料一 康有為在《孔子改制考》一書中著重宣傳了所謂孔子托古改制的理論。 它宣稱:《六經》全是孔子所作,《六經》中記載的有關堯、舜的“盛德大業”都是假托古圣先王的言論來宣傳自己的政治觀點和變革主張的。
——《中國近代史》
西洋人因為擁護德、賽兩先生,鬧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賽兩先生才漸漸從黑暗中把他們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們現在認定,只有這兩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國政治上、道德上、學術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為擁護這兩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壓迫,社會的攻擊笑罵,就是斷頭流血,都不推辭。
——陳獨秀《本志罪案之答辯書》
(1)依據材料二和所學知識,說明維新派和新文化運動的領袖對待中國傳統儒學和西方先進文化分別是什么態度?(4分)
材料二 “我們革命的目的,是為中國謀幸福,因不愿少數滿洲人專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專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數富人專制,故要社會革命。”
——孫中山
(2)材料二闡述的是近代中國哪一重大思想理論?孫中山等資產階級革命派是如何實踐該理論的?(4分)
材料三
(3)結合所學知識,分析這兩次會議在中共思想史上有何突出貢獻?對20世紀的中國革命或建設分別產生了哪些影響?(4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1151466.html
相關閱讀:2018學年高二上學期歷史寒假試題
高二歷史物理學的重大進展測試卷(有答案)
浙江省溫州2012年高二歷史下冊階段性測試題(帶答案)
湖南師大附中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
上學期高二寒假歷史試題精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