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高二歷史暑假作業答案參考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二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導語】世界一流潛能大師博恩•崔西說:“潛意識的力量比表意識大三萬倍”。追逐高考,我們向往成功,我們希望激發潛能,我們就需要在心中鑄造一座高高矗立的、堅固無比的燈塔,它的名字叫信念。逍遙右腦為你整理了《高二歷史暑假作業答案參考》,助你一路向前!

  【一】

  一、選擇題

  1、解析:材料的關鍵信息是“劉邦想廢太子(呂后所生長子),而立戚姬之子如意為新太子”,聯系歷史傳統,關于王位繼承主要是以嫡長子繼承為原則的,以此防止家族內部的權力紛爭,所以應該選擇C項。

  答案:C

  2、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認識,體現了2010年新課標高考《考試大綱》中準確再認再現歷史知識能力的考查要求!耙匀寮摇⒎业葘W說來論證”是中央集權制度的典型特征,郡縣制和三省六部制分別是中央集權制度下對地方和中央的一種管理方式。

  答案:C

  3、解析:首先根據題干材料內容明確“御史”、“丞相史”、“左右丞”、“制糾彈之官”等皆為監察官,從其在不同時期的職責或規定證明了監察制度的不斷完善,故D項正確。A項中的“*”、B項中的“素質”都不能體現材料的主題;C項在材料中沒有體現。

  答案:D

  4、解析:本題通過材料考查學生解讀與獲取歷史信息、調動與運用所學歷史知識的能力。根據材料,第一次“革命”是發生在公元前221年,此時秦統一六國,建立了全國性的*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由此,中國在政治上由早期的政治制度全面向中央集權制度轉變,社會日益*為地主和農民兩大主要階級?傊,這次“革命”,“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的政治和社會結構!

  答案:A

  5、解析:選D。本題考查的是三省六部制中三省的職責,材料中由于魏征的反對而導致提議沒有通過,體現的是門下省封駁審議的職能。

  二、材料解析題

  6、解析:第(1)問主要考查學生讀圖能力,6個諸侯國中,同姓占4個,可知主體是同姓親族。從地理分布可知黃河流域農業區為主。第(2)問結合所學回答。第(3)、(4)問根據材料回答。

  答案:(1)特點:從分封制的對象看,同姓親族是分封的主體,其他被分封的有功臣、殷商舊族等;從封地分布看,同姓親族封地富庶,戰略位置重要。(6分)

  (2)作用:西周初年,形勢動蕩,分封制度的歷史作用在于鞏固西周對新占領區的控制。建立起一套比商代更加緊密、關系更加明確的分封制。不能仿效,因為依靠血緣關系不能保持長久的政治穩定。理由:如西漢初年,劉邦采取郡縣制與分封制兼用的政策導致“七國之亂”發生。(8分)

  (3)肯定了郡縣制有利于秦朝的統一。認為秦亡的原因在于人民的反抗而不是郡縣制的過失。(4分)

  (4)顧炎武也肯定了郡縣制代替分封制是進步的。郡縣制也有弊端,但倒退實行分封制絕對不行。顧炎武還指出郡縣制的弊端是皇權過分*。(4分)

  7、解析:本題圍繞科舉制度選取材料。第(1)問應結合材料指出唐朝科舉取士考查士人的幾個方面。第(2)問要求概括社會風氣和社會觀念。第(3)問應從科舉制具有公平、公正方面作答。第(4)問應綜合評價科舉制的影響。

  答案:(1)熟練掌握經典的能力;文學能力;對時事的分析解決能力。(4分)

  (2)風氣:重視讀書和教育,重視文化。觀念:讀書高貴,讀書是進身之階,讀書可以改變命運。(6分)

  (3)宗法制?婆e制具有公平、公正、調節社會秩序的特點。(4分)

  (4)科舉制有利于選拔有才能的官吏,提*員素質;科舉制促進文化、教育事業發展;科舉制具有公平性,有利于調節社會秩序;科舉制也有局限性。(6分)

  【二】

  一、選擇題

  1、解析:一半左右的政治家因作戰失利受到懲罰,結合柏拉圖的言語,可知反映的是C項,這體現的是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

  答案:C

  2、解析:注意題干的問題是“材料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的特點”,從材料出發,①②③都能從材料看出,④是雅典民主政治的特點,但不符合材料。

  答案:A

  3、解析:以所學知識為依托,準確解讀材料是解答本題的關鍵。材料體現了羅馬法嚴密的訴訟程序,故可直接選擇A項。材料中嚴密的法律訴訟程序與習慣法相比是重大進步,故B項錯誤;材料體現出法律至上,故C項錯誤;材料中涉及奴隸為公民所有,本身就體現出不平等,所以D項錯誤。

  答案:A

  4、解析:A選項與題干中的“當事人若不向法庭起訴,法庭即不予受理”不符;C選項與題干中的“可在宣判前為自己辯護”不符;D選項與“法官審判應重證據”不符,C、D兩項的表述都過于絕對。

  答案:B

  5、解析:在羅馬帝國時期,奴隸是奴隸主的私有財產,不受法律保護,因此,不可能出現C項的場景。

  答案:C

  二、材料解析題

  6、解析:本題是對雅典民主政治特點、意義及與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差別的考查。第(1)問注意結合所學知識回答;第(2)問的難度在于“理解”,“狹隘”就是指消極影響,“充實”就是指積極影響;第(3)問的解答需要結合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相關知識。

  答案:(1)特點:主權在民,輪番而治(或輪流執政),真正享受民主的人是少數。

  (2)禁行:外邦移民、奴隸、他國公民和婦女等。

  理解:狹隘??指雅典的民主政治不是現代意義上的民主,僅是占居民比例9%的公民群體的民主,是少數人的民主。

  最充實??雅典民主政治重視和強調公民的民主權利和責任感,體現人民主權,公民參政的積極性和熱情被充分調動。

  (3)不同:古希臘的民主形式是直接民主,近代西方是代議制的間接民主;古希臘的民主局限于城邦公民,近代西方民主在資產階級范圍內不斷擴大;古希臘采取抽簽、輪流坐莊、民主選舉等參政方式,近代西方是選舉和議會立法。

  7、解析:本題考查有關羅馬法的內容,涉及其原則、內容和對后世的影響等。第(1)、(3)問直接從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對這些信息整合、分析歸納后回答即可;第(2)問對照兩段材料,不難找出兩者矛盾之處。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1209151.html

相關閱讀:浙江省溫州2012年高二歷史下冊階段性測試題(帶答案)
高二歷史物理學的重大進展測試卷(有答案)
2018學年高二上學期歷史寒假試題
湖南師大附中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
上學期高二寒假歷史試題精編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