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江蘇省漣水中學2015-2016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歷史試題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二 來源: 記憶方法網
試卷說明:

歷史第Ⅰ卷 選擇題(共60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小題,每小題分,共計60分。在每小題所列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目要求。請將答案填涂在答題卡上。)某校學生在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時搜集到以下材,四位同學擬定的研究課題名稱,你認為與下列歷史圖片最吻合的是A.甲:古代歐洲民主政治起源及B.乙:古希臘人文主義和民主政治的利弊C.丙:古羅馬法律體系的形成與完善D.�。航鷩抑贫鹊钠鹪磁c發展 A.《南京條約》簽訂后 B.《北京條約》簽訂后 C.《馬關條約》簽訂后 D.《辛丑條約》簽訂后8.從興中會、同盟會創立時的“驅除韃虜”,到民國初肇時的“五族共和”,再到國民革命時的“中國民族自求解放”,可以看出孫中山的民族主義發展軌跡是A. 從反對帝國主義到民族自強自立 B. 從立足漢族本位到追求中華獨立C. 從暴力革命手段到和平主義思想 D. 從反滿興漢目標到聯合滿族人民9.孫中山在1923年提出:“人民有縣自治以為憑借,則進而參與國事,可以綽綽然有余裕。與分子構成團體之學理,乃不相違。茍不如是,則人民失其參與國事之根據,無怪國事操縱于武人及官僚之手。”孫中山認為民主政治推行的關鍵是A.實行地方自治 B.分階段逐步展開C.直接參與國事 D.保障人民的權利10.從梁啟超的“新民”、譚嗣同的“新人”到魯迅的“改造國民性”,到1949以后的“斗私批修”、“破四舊”、“靈魂深處爆發革命”,提倡所謂“純粹的人、高尚的人、脫離低級趣味的人”,構成了理解當代中國社會的一條最主要的思想線索。這條線索是A.思想觀念對政治變革的影響 B.只有改造人才能改造社會C.新文化運動的思想解放作用 D.近代中國思想解放的歷程12.錢乘旦《在傳統與變革之間——英國文化模式溯源》中指出:“‘光榮革命’既是傳統的沿襲,又是變革的手段�!边@里“變革的手段”不包括A.保留了君主制 B.改變了國家性質C.逐漸實現民主政治 D.廢除了君主專制13.“工業革命的本質就是競爭替代了早先控制了財富的生產和分配的中世紀管制。”這主要說明工業革命這不能說明A. 歐洲與其他地區經濟聯系不斷加強 B. 工業國的技術和資本流通速度加快C. 世界性的勞動力市場規模越來越大 D. 歐洲環境和生活質量越來越不宜居17.“不合宜者,漸漸澌滅,其合宜者,得以永存,此為天道自然之理。但其說與耶穌之旨相反,故各國儒士,均不服其言。初始辯駁蜂起,今佩服者漸多,而格致之學從此大為改變�!蔽闹小捌湔f”是指 A.牛頓運動三定律 B.愛因斯坦相對論 C.普朗克的量子論 D.達爾文的進化論 18.美國歷史學家小阿瑟?施萊辛格曾說:“尼克松和基辛格這對奇特的搭檔畢竟使美國的外交政策甩掉了包袱,沖出了禁區,使全國的視線從意識形態轉向了地緣政治,并且調整了美國政策以適應國際關系結構中的深刻變化�!睆牟牧现锌梢钥闯�,尼克松任美國總統期間調整外交政策的特點是A.維持美蘇兩極格局 B.放棄霸權主義政策C.推行現實主義外交 D.淡化意識形態分歧19.世博會關注人類面臨的共同話題,通過完整展現事物發展的過程,探求解決問題的途徑,給人以深刻的啟迪。2000年德國漢諾威市根據世博會的主題,在整個世博會規劃中,為世博會所建造的場館、設施在世博會之后都能利用。據此判斷該屆世博會的主題應是  A.“城市,讓生活更美好”;揭示人類已進入城市化時代  B.“人類.自然.科技—蓬勃發展的全新世界”;倡導可持續發展和再利用理念  C.“交通與通訊——人類的發展和未來”;提醒人類已步入信息時代 D.“科學.文明和人性”;用科學進步促進人類的和諧共處20.魯迅在回憶20世紀初年的情形時說,“有人說G?Byron(拜倫)的詩多為青年所愛讀,我覺得這話很有幾分真。就自己而論,也還記得怎樣讀了他的詩而心神俱旺�!碑敃r愛國青年喜讀拜倫作品,主要是因為它  A.與文學革命運動的方向一致 B.繼承了歐洲古典文學的傳統  C.具有批判現實主義的精神特質 D.充滿追求自由和解放的浪漫主義精神第Ⅱ卷 非選擇題(共60分)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合計60分。要求: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21.(13分)國把1787年憲法想象由22個邦和3個自由積的55%和人口的61%(1)據材料一,說明元代是如何規定中央和地方的權限的?并指出其作用。(4分)(2)據材料二、三,概括美、德兩國的國家結構形式的特點。并結合所學知識,分別說明其形成的歷史背景。(7分) (3)據上述材料,你認為導致各國國家結構形式形成的主要因素有哪些?(2分)22.(1分)良好的制度是一個國家走向振興和強大的可靠保障。閱讀下列材料:自1215年后就個中國,(1978年)前后三十年的基本國情和自然稟賦并無質的(1)據要努力。(分)(2)運用材料二、三,結合所學知識,以17世紀的英國和20世紀70年代末至80年論證。(9分) (要求:觀點明確;史論結合;邏輯嚴密;表述清楚;250字左右)(2)據材料二和所學知識,請從政治、思想方面指出史學界部分學者將戊戌變法看作是“中國現代化進程的起點”的主要依據。(3分)(3)據材料三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日本明治維新“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傳統和文化的因素”的主要表現。(3分)(4)綜合以上材料,簡述俄、中、日三國近代化的改革給我們的重要啟示。(2分)25.(10分)在人類歷史長河中,曾涌現一大批著名的具有時代象征意義的歷史人物,克倫威爾以其鮮明的個性和行動,有力地影響了英國歷史的發展進程,但也引起了爭議。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 他(克倫威爾)在許多方面是“一個優秀人物,甚至是一個卓越的天才”,然而他卻是“靠了欺騙和暴行才使他成為國家第一把手的”。他是一個“勇敢的壞人”。因為他既有那么多的受到咒罵、應入地獄的罪惡,又有些引起若干人長期懷念的美德�!猍英]查爾斯?弗思《克倫威爾傳》材料二 列寧說:“無可爭辯的歷史經驗證明,在革命運動史上,個人獨裁成為革命階級專政的表現者、代表者和執行者,是屢見不鮮的事。個人獨裁與資產階級民主制,毫無疑義是彼此相容的�!辈牧先‰m然,天下人云者,常人居其千百,而非常人不得其一,以常人而論非常人,烏見其可?故譽滿天下,未必不為鄉愿;謗滿天下,未必不為偉人。語曰:蓋棺論定。吾見有蓋棺后數十年數百年,而論猶未定者矣。各是其所是,非其所非,論人者將烏從而鑒之�!簡⒊独铠櫿聜鳌氛埢卮穑� 高二年級學期末考試 歷史試題(選修)參考答案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合計60分。要求: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23.(1)基本立場:反孔非儒,但并非全盤否定傳統文化。(2分)原因:儒家思想是維護封建專制與帝制復辟的工具,與西方民主自由平等學說背道而馳。(2分)(2)胡適對宋明以來的儒教持嚴厲的批判態度,但對孔子和早期儒家是相當尊崇的。(2分)區別:陳獨秀反孔激烈,而胡適態度相對溫和。(2分)(3)陳獨秀早年認為儒學與西學絕無調和兩存之余地,兩者只能任取其一。而晚年則主張以儒家的思想和現代價值互相溝通。(2分)胡適早年主張全盤西化,晚年則主張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人文精神與理性,不再主張全盤西化。(2分)(4)要批判地繼承中國傳統文化,取其精華,去其槽粕,做到推陳出新,古為今用。(2分) 江蘇省漣水中學2015-2016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歷史試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323007.html

相關閱讀:湖南師大附中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
上學期高二寒假歷史試題精編
浙江省溫州2012年高二歷史下冊階段性測試題(帶答案)
高二歷史物理學的重大進展測試卷(有答案)
2018學年高二上學期歷史寒假試題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