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大題共25題,每題2分,合計50分。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
1.路,宋元時期行政區域名。宋代的路,猶如明清的省。宋代的路較常設的機構有安撫司、
轉運司、提點刑獄司、提舉常平司等。各機構互不統屬,互相牽制。轉運使與提點刑獄司都
有對官吏的監察權,提舉常平司與轉運使都有財權。這主要表明
A. 宋代地方行政制度與明清兩代沒有區別 B. 行政機構分散、權屬交叉有利于集權
C. 行政機構互相牽制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D. 擴大行政區域是中央集權的主要方式
2.福建省漳浦博物館存有一塊明代的青石碑,碑上方正中豎刻“皇帝敕喻”四字楷書,正
中間刻著:“御馬監太監鄧原,今特命爾前去鎮守福建地方,兼管銀場,撫恤兵民,操練兵
馬,防御賊寇……弘治十年(1417年)正月二十七日!贝耸畠热菘捎糜谘芯棵鞒
A.地方機構的改革 B.君主專制的加強
C.宦官與大臣的矛盾 D.抗擊倭寇的情況
3.孫中山曾說:“洪氏之覆亡,知有民族而不知有民權,知有君主而不知有民主!笔Y介石則說:“往者,洪楊諸先民,崛起東南,以抗滿清,雖志業未究而遽爾敗亡……在歷史上足以留一重大紀念焉。”二人對太平天國的評價[
A.符合革命史觀,角度不同 B.符合現代化史觀,立場相同
C.符合革命史觀,角度相同 D.符合文明史觀,具有客觀性
4.“它標示的不只是這場戰爭勝敗的嚴峻性,更因為它標示著以商品和資本來改變中國傳統社會的軌道,作為中國的近代與中世紀的分界線,是顯而易見的!辈牧现械摹八笔侵窤.鴉片戰爭B.甲午中日戰爭C.八國聯軍侵華D.抗日戰爭
5.“弱肉強食多國合謀再宰蹇舛中華,外攘內安清廷搖擺又失錦繡河山!睂β撝械倪@場戰爭給中國造成永久性傷痛有
①圓明園被焚毀,中華文化大浩劫 ②內地設廠,民族工業發展受阻
③東北西北大片國土淪喪,金甌殘缺 ④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A.①③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6.1936年10月,毛澤東與美國記者斯諾的對話中說:“從城市的觀點來看,這個運動似乎注定是要失敗的,因此中央委員會這時就明確地指責我。我被撤銷政治局常委的職務。湖南省委也攻擊我們,說我們是槍桿子運動!辈牧现兴f的“這個運動”是
A.北伐戰爭 B.長征 C.工農武裝割據 D.建立抗日根據地
7.美國總統尼克松在其回憶錄中說:“反對接納北京的傳統投票集團已無可挽回地瓦解了,以前支持我們的幾個國家已經決定在下次表決時轉向支持北京!迸c之相關的歷史事件是A.中國參加萬隆會議B.中國重返聯合國
C.尼克松準備訪華D.中美開始建交
8.有資料說“同月梁啟超等聯合舉人百余人,連署上書,請廢_ ______之制,書達于都察院,都察院不代奏,達于總理衙門,總理衙門不代奏。當時會試舉人集輦轂下者將及萬人……聞啟超等此舉,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遍播謠言,幾被毆擊。”“_________”當添入
A 五經博士 B 軍機大臣 C 八股取士 D 重農抑商
9.1927年《上海民眾國慶紀念大會宣言》中指出,“辛亥革命至少含有兩層重大的意義:其一,民族革命一部分的成功;其二,民權革命的確立……于種族革 命之外,復為中國歷史上開一政治革命的新紀元”。這表明
A.辛亥革命推動了民主革命進程但存在缺陷 B.武昌起義爆發日已被政府作為國慶紀念日x#
C.辛亥革命實現了民族、民權革命的目標D.辛亥革命在民族、種族革命上取得了成功
10.“平民權力過于膨脹,是導致雅典衰落的原因之一。一味強調人民權利……忽視對民
主的教育使得這種建立在‘人民’名義上的民主政治遠離了政治正義!斀袷澜缭S多地
方正在重演古希臘雅典城邦的故事!睋死斫庹_的是
A.批評指出了古希臘雅典間接民主的弊端
B.現代國家不應發展古希臘式的直接民主
C.民主政治與“強調人民權利”二者不可兼得
D.民主知識的傳授,有助于民主政治的建立與發展
11.《晨郵報•1789年7月21日論巴士底獄的陷落》:“英國人一定是喪失了所有的道德
和自由感,否則怎么會 對這場世界經歷過的最重要革命,對它正在進行的莊嚴方式,不表敬
仰贊賞。凡有幸目睹這一偉大城市最近三天發展的同胞,一定不會認為我國的話是夸張的。”
“這場世界經歷過的最重要革命”是指
A.尼德蘭革命 B.法國大革命 C.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D.美國獨立戰爭
12.美國總統華盛頓在其著名的告別演說中,一再告誡“那些領導政府的人們,要謹慎行事,把自己限制在各自的憲法范圍內,避免在行使權力時一個部門侵犯其他部門的權力”。他強調的是
A.民主性原則B.司法獨立原則 C.自由平等原則D.分權制衡原則
13.《全球通史》寫道:“列寧幾乎是孤身一人號召立即進行第二次革命。然而時間證明他是正確的,因為戰爭持續得越久,公眾的不滿情緒就越大,他的要求也越得人心。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號,半年后聽起來就完全合理了!边@里所說的“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號”的主要內容是
A.廢除農奴制 度 B.推翻沙皇專制統治
C.推翻資產階級臨時政府D.鞏固蘇維埃政權
14.新華網發表《國際關系的三重鏡像》一文,將二戰后國際關系的演變概括為“見山是山,界線分明;見山不是山,世界變平;見山還是山,利益優先”三重鏡像。由“界線分明”到“世界變平”的標志是
A.美日西歐三足鼎立 B.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 席位
C.世界貿易組織的成立 D.蘇聯解體
15.在殷墟甲骨文中,已有“春、夏、秋、冬”四字!按骸弊窒裰参锷L的形狀;“夏”字像草木繁茂之狀;“秋”字像果實累累,谷物成熟;“冬”字則形如把谷物藏于倉廩之中。由此表明
A.甲骨文以記載農業為主要內容 B.商朝是中國原始農業的起源
C.中國古人注重記錄農業活動 D.商朝時期農業活動已有四季之分.
16.有學者指出:中國古代農業擁有土壤整治、田間管理、多熟種植、維持地力、良種選育、能量循環等眾多配套措施的農藝體系。這一“農藝體系”的主要特點是
A. 精耕細作 B. 男耕女織 C.千耦其耘 D. 集約經營
17.《中國資本主義與國內市場》一書記載:“1933年,工業總產值中(包括制造業和礦冶業),消費資料工業產值占70%以上,而生產資料 工業產值不到30%。1936年,生產資料工業產值占工業總產值的23%,而消費資料工業產值則占工業總產值的77%。”材料反映的實質是
A.消費資料的工業產值比重穩步增長,生產資料的比重逐年下降
B.中國近代工業結構的畸形發展,沒有形成獨立完整的工業體系
C.民族工業在20世紀30年代得到較快發展,但工業布局不合理
D.在官僚資本和外國資本的雙重壓榨下,民族工業發展舉步維艱
18.觀察《1952、1957年中國主要產品產量簡表》,最佳結論是
項目1952年1957年增幅(%)
鋼(萬噸)135535296
煤炭(萬噸)66001310098
棉紡物(億米)38.350.532
谷物(萬噸)163921950519
A.重工業發展迅速,輕工業相對緩慢 B.農業生產發展滯后,忽視輕工業
C.片面強調重工業,以農業為代價發展工業 D.全面發展,重視分享社會主義建設成果
19.美國歷史學家斯塔夫里阿諾斯指出:1500年至1763年的這些歲月是全球開始統一的時期,是從1500年以前時代的地區孤立主義到19世紀歐洲的世界霸權的過渡時期。不能佐證這一觀點的是
A.新航路的開辟B.歐洲國家的對外擴張
C.英國確立了殖民霸權D.工業革命密切了國際交流
20. 恩格斯曾經指出:“婦女解放的第一個先決條件就是一切女性重新回到公共的勞動中去!薄岸@只有依靠現代大工業才能辦到。”這主要是因為
A. 工業革命前,歐洲國家的婦女個體還沒有參與公共勞動
B. 婦女個體參加公共勞動必須是在英國工業革命發生以后
C. 大工業開啟婦女的活動空間與社會圈子,鍛煉了她們能力
D. 工業革命引起社會、家庭、倫理道德、思想觀念的變化
21.下表為1927~1930年美國社會離婚率統汁表(編自威廉•曼徹斯特《光榮與夢想》)。以下推論符合客觀事實的是
年份1927年1928年1929年[ 1930年
離婚率10%15%12%3%
A.“新政”強化了人們抱團取暖意識 B.福利保障制度大大緩解了社會矛盾
C.“大蕭條”影響人們家庭婚姻關系 D.“大蕭條”期間的婚姻自由受限制
22.“凡災異之本,盡生于國家之失。國家之失乃始萌芽,而天出災害以譴告之;譴告之而不知變,乃見怪異以驚駭之;驚駭之尚不知畏恐,其殃咎乃至!币牡某鎏帒
A.《道德經》 B.《論語》 C.《韓非子》 D.《春秋繁露》
23.有學者對某位思想家有如下的敘述:“他想把濂溪、康節、?渠、二程種種意見都包容和會通,再上通諸孔孟先秦儒,兼及釋、道,而且組織一大系統……思想上還是沿襲二程,尤其沿襲伊川的最多!边@位思想家是
A.孟子 B.董仲舒 C.朱熹 D.康有為
24.在中國古代隨著商業不斷發展,城市走向繁榮,市民階層壯大,適應商業和市民需要的文化領域取得非凡成就,這些成就不包括
A.魏晉書法的形成和發展 B.宋朝風俗畫的發展
C.明清小說的出現和繁榮 D.元雜劇的昌盛
25. 在某一歷史時期,許多作家在作品中喜歡諸如逝去的古代、空想的未來、 遙遠的東方、飄渺的夢境等“非凡”環境,塑造諸如驕傲孤獨的強盜、憤世嫉俗的叛逆者、溫柔多情的牧女、至善至美的吉普賽女郎,等等。據此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人間喜劇》是該類文學的代表作 B.西方社會精神危機在文學層面的反映
C.中國“文革”后的傷痕文學具有類似的文學手法 D.這類文學在英國的代表是雪萊
第Ⅱ卷 非(共50分)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題,滿分50分。
26.法制是政治文明最堅實的基礎,法律是 治理國家的最高權威手段。下列材料:
材料一:《羅馬法》規定:“死者的財產需按其遺囑進行處理。……一家之主有權將他的財產遺留給任何他所喜愛的人。”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時期頒布的《人權宣言》規定:“私有財產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權利。除非由于合法認定的合公共需要的明顯要求,并且在事先公平補償的條件下,任何人的財產不能被剝奪!
(1)恩格斯曾說:“羅馬法……包含著資本主義時期的大多數法權關系”。請依據材料一論證恩格斯的觀點。(3分)
材料二:“……美國政府也被公正地稱為一種妥協的制度,……它既不像歐洲舊政府那樣建立在傳統之上,也不像追隨法國革命的政府那樣建立在原則之上,而是建立在一系列的相互妥協和暫時擱置對立原則的對抗的做法上,這些原則中的任何一個都不能居于支配地位!
---(英)約翰•達爾貝格-阿克頓《美國革命的政治原因》)
(2)綜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如何理解約翰•達爾貝格-阿克頓(18世紀)“美國政府也被公正地稱為一種妥協的制度”這段話。(8分)
材料三:第8條所有法國人都享有民事權利。第537條除法律規定的限制外,私人得自由處分屬于其所有的財產。第1134條依法成立的契約,在締結契約當事人間有相當于法律的效力。前項契約,僅得依當事人相互的同意或法律規定的原因取消之。
——《拿破侖法典》
(3)材料三體現了《拿破侖法典》的哪些基本原則? 該法典有何影響?(6分)
27.下列材料:
材料一:明清時期的上海,已是“江海之通津,東南之都會”;但作為松江府轄下的一個濱海小城,上海始終仰慕蘇州,追隨杭州。
材料二:上海開埠后,即在世界上引發了淘金熱潮……。1881年《申報》載文:“人之稱譽上海者,以為海外各地惟數法國巴黎斯為第一,今上海之地,不啻海外之巴黎!焙髞沓霭娴摹渡虾V改稀酚萌齻排比句來形容上海形象:上海,世界第六大都市;上海,東方的巴黎;上海,西方的紐約。
材料三:近代上海的崛起,不僅改變江南固有的城市格局,而且加速了上海與江南腹地的互動,并以一種新的經濟力量,重構江南地區的社會經濟秩序和人文秩序。20世紀初期,就已有人把這種互動中的重構,不無夸張地稱為“普遍的‘上;薄R郧笆巧虾!俺侵心教K、揚余風”,現在輪到蘇、杭來沐浴“海上洋氣”了;以前富庶莫過蘇杭,現在是“申江鬼國正通商,繁華富麗壓蘇杭”!K智良《上海城市的現代化歷程》
(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回答明清時期上海的“社會經濟秩序和人文秩序”呈現怎樣的特色? (4分)
(2)根據材料二、三并結合所學,近代上海所形成的新的“經濟力量”和“人文秩序”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4分)
(3)基于上述材料,怎樣看待近代上海地位的變遷?(9分)
28. 油畫中歷史(16分)
問題:
(1)該油畫呈現的歷史場景發生于何時何地?(2分)
(2)油畫中的情景,在歷史上可能存在嗎?說明理由?(7分)
(3)觀察油畫,作者是從哪些方面來表現主題的?(3分)
(4)從歷史的角度怎樣看待該油畫的價值?(4分)
參考答案與評分細則
27.(17分)
(1)以自然經濟為主,農村中家庭手工業比較發達,商品經濟較活躍(2分);以(程朱理學為核心)儒家倫理作為人文秩序。(2分)
(3)新的經濟力量:近代工業在上海興起,采用機器生產,包括外資企業、洋務派企業、民族企業等(商品經濟發展,中國資本主義產生);上海近代商貿獲得長足發展,如洋行、銀行、錢莊、錢號等;房地產等。(任二,2分)
人文秩序:近代西學傳入中國,思想觀念趨向多元化;近代城市市政建設發展,生活方式發生,如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現;近代文化教育方式轉變,新式學堂,民間社團,創立報刊,翻譯印刷書籍等;價值觀念和社會風氣變化。(任二,2分)
28.(16分)
(1)新文化運動時期,或民國初年,或五四運動前后;北京大學。(時間1分;地點1分)
(2)可能。新文化運動時期,蔡元培主持北京大學,使北京大學逐漸發展為新文化運動中心(3分)。這里既聚焦了陳獨秀、李大釗、胡適、魯迅等一大批新文化人,同時也兼容一些堅守傳統文化的人,包容東西,新文化運動就是在寬松的氛圍中發展起來的。(3分)油畫情景就是這一歷史現象的反映。(1分)
(3)通過服飾、發型和動作表情(拿著報紙、雜志討論、交流狀)等,來表現“寬容”主題。(能具體說明的也可)(3分)
(4)作者以藝術的形 式詮釋了新文化運動歷史,并寄寓著自己的理解和理想(2分);該油畫雖然不是原始史料,卻反映著歷史。(2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324156.html
相關閱讀:2018學年高二上學期歷史寒假試題
高二歷史物理學的重大進展測試卷(有答案)
浙江省溫州2012年高二歷史下冊階段性測試題(帶答案)
湖南師大附中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
上學期高二寒假歷史試題精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