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山東省濟寧市汶上一中2015-2016學年高二10月月考 歷史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二 來源: 記憶方法網
試卷說明:

汶上一中2015—2015學年高二10月月考歷史一、選擇題(本卷共25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 西周時期有“刑不上大夫”A.男女分工明確,以家庭為生產單位 B.純粹的海洋漁獵文明,不存在農業生產C.女性居于家庭主導地位,男性地位不高 D.男女平等,排斥男耕女織的生產模式4.羅馬法規定,貨款月息不得超過貨款額的百分之一,超過此限額者應處以四倍于所得利息的罰款。這表明A.私有財產不可侵犯 B.債務人與債權人關系緊張C.高利貸已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 D.運用法律調節借貸關系A.孟子認為君權來自于神和百姓的授予 B.董仲舒的主張將君主權力進行神化C.黃宗羲的主張體現了民本思想 D.他們都對君主擁有權力的正當性提出質疑6.清風吹動旗幡,一人說是風動,一人說是幡動。禪宗六祖慧能說,不是風動,不是幡動,而是兩位的心動。在世界本原問題上,與慧能的觀點有相似之處的思想家是( )A.孔子B.程顥C.朱熹D.王陽明?7.“眼珠子,鼻孔子,朱子高于孔子;眉先生,胡后生,后生長于先生。”這是中國對聯藝術中非常典型的雙關聯。下列對“朱子高于孔子”喻意的最佳解釋是( )A.朱熹的學說比孔子更科學 B.朱熹建立了系統的理學理論C.朱熹繼承和發展了儒家學說 D.朱熹對儒學的貢獻比孔子大8.某思想家說:“我之出而仕也,為天下……為萬民,非為一姓也。”他所反對的是( )A.民主共和制度 B.中央集權制度 C.專制主義制度 D.君主立憲制度9.“圣人不責人之必能是以人人皆可以為圣。這句話最符合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張?A.朱熹 B.李贄C.陸九淵 D.黃宗羲A.歌頌真實、自然的人性 B.刻畫耶穌的英雄形象C.宣揚羅馬教皇的精神權威 D.倡導靈魂得救的觀念15.宗教改革前,關于教皇和皇帝的權力,有這樣一種形象的比喻:教皇是太陽,皇帝是月亮;宗教改革后,人們換了一種說法:上帝的歸上帝,愷撒(泛指皇帝)的歸愷撤。這種認識的改變反映了( )A.教皇和皇帝的權力一直是平等的B.教皇的權力在上升,皇帝的權力在下降C.教皇的權力始終大于皇帝的權力D.皇帝的權力在上升,教皇的權力在下降16.A.古典主義 B.君主立憲制 C.權力制衡 D.法律至上17.有學者斷言:“沒有美洲這片海外給養地,沒有在其上辛勤耕耘的非洲奴隸,或許根本就不會有‘歐洲奇跡’和工業化革命。”其主要觀點是( )A.B.C.D.人們將伏爾泰、孟德斯鳩等人的思想稱為啟蒙思想,對“啟蒙思想”這一歷史概念最準確的表述是( ) A.對舊制度進行了批判,對新社會提出設想的思想B.批判了專制主義,提倡自由、平等的思想 C.批判教權主義,提倡個人自由的思想D.否定封建王權,提倡權利的制約與平衡A.B.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下列文字出現的先后順序是( )A. B. C. D.22.鄭燮的《墨竹圖》,寫修竹數竿,顧盼有情,疏爽飛動,濃淡相映,虛實相照,傲氣風骨讓人感慨。這種借物抒情,表現自我,追求神韻意趣是什繪畫的特點A.原始巖畫? B.漢代帛畫? C.中國文人畫? D.民間繪畫 ——《史記?太史公自序》材料二 《春秋》大一統者,天地之常經,古今之通誼也。今師異道,人異論,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統;法制數變,下不知所守。臣愚以為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并進。邪辟之說滅息,然后統紀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從矣。 ——《漢書?董仲舒傳》材料三 天理流行,觸處皆是:暑往寒來,川流山峙,父子有親,君臣有義之類,無非這理。 ——《朱子語類》卷四十材料四 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下亦遂不敢自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學校。——黃宗羲《原君》回答問題:(1)材料一對于儒學的社會價值有著怎樣的認識?(2分) (2)材料二集中反映了董仲舒哪些思想主張?(2分)對于西漢王朝統治有何意義?(2分)(3)理學又被稱為“新儒學”,據材料三說明其“新”在何處?(2分) (4)材料四作者有哪些新的思考?(2分)這些認識產生的經濟根源何在?(2分)(5)據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歸納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歷程。(4分)分析在2000多年的封建社會,儒家思想為何能一直保持正統地位?(4分)27. (18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光榮革命以后,英國歷史上不再出現重大的暴力沖突,和平和漸進的改革成為英國歷史發展的特色。 ——錢乘旦、許潔明《大國通史?英國通史》材料二 一些比較務實的人,則希冀并致力于逐步消除各種禍患和通過國家干預或組織工會來調和對立階級之間的矛盾……還有一些人,以馬克思為首,則鼓吹無產者與資產者之間進行無情而不可避免的階級斗爭的理論!缎戮巹蚴澜缃1830-1870》材料三 二十世紀上半期的動蕩是現代化進入新階段后轉型期的震蕩,是生產力獲得了巨大發展,而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沒有隨之進行相應的調整,引起社會矛盾激化所造成的。嚴重的動蕩、戰爭和危機暴露出了結癥所在,使改革和調整勢在必行。——楊寧一《20世紀的文明演進》(1)請以18、19世紀英國在政治方面的相關史實來說明材料一的觀點。(4分)(2)材料二的這些主張是在怎樣的背景下提出的,馬克思的主張在法國和俄國有何實踐?(4分)(3)二戰后,現代化進入了相對穩定時期,概括指出20世紀四五十年代西方發達國家經濟進行了怎樣的改革和調整。(4分)(4)20世紀70年代中國在內外壓力下,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和調整,請歸納發生的變化有哪些?(可從政治、外交、思想和經濟方面著手)(6分)28.(12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公元前3世紀前后古希臘的著名雕像《維納斯》透露出女性體態豐滿,具有協調性,反映了人體之美。 材料二 中古時期的《三女神》畫像。中古時期,由于受到宗教上的束縛,人們并不欣賞人體美。作品中的三女神平板、單調、僵硬且面無表情。 材料三文藝復興時期的《三女神》畫像。作品極力贊揚人體之美,將世俗生活中人的形象注入神的形象中,所塑造的宗教人物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感情的人。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1)結合所學知識,簡析古希臘能夠誕生像《維納斯》這樣杰出藝術作品的原因(6分)。(2)從材料二到材料三作品的思想發生了什么變化(2分)?這一變化的原因是什么(4分)?參考答案:1-5 BBADD 6-10 DCCBD 11-15 CACAD 16-20 BBACC 21-25 CCBAA26.(1)認為儒學有助于維護封建等級秩序(或對維護君臣、長幼秩序方面有可取之處)(2分)(2)“春秋大一統”、“罷黜百家,獨尊儒術”;(2分)鞏固國家政治統一,加強中央集權。(2分)(3)把理和儒家傳統道德結合起來(或把儒家傳統道德上升到理的高度)。(2分)(4)批判君主專制,藐視君主權威,限制君主權力。(2分))明清商品經濟發展(或資本主義萌芽)。(2分)(5)演變歷程:春秋戰國??儒家學派產生;西漢武帝??儒學成為正統;宋明??融合佛教道教思想,儒學發展為理學;明清??儒學遭到批判,正統受到沖擊,但仍為主流。(4分)原因:①儒家思想適應了統治者維護封建專制統治的要求。 ②儒家思想具有很強的“兼容性”,能夠適應時代需求(或與時俱進,兼收并包)(4分)27. (1)責任內閣制的確立。三次議會改革,普選權擴大。政黨政治的成熟。(4分)(每點2分,只要答出其中任意2點即)(2)背景:工業革命提高了社會效率,但缺乏公平,社會矛盾突出。(2分)實踐:(法)巴黎公社革命;(1分)(俄)十月革命。(1分)(3)改革和調整:國家大力干預經濟(或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答建立國營企業、制定經濟計劃、擴大政府開支也可以);人民資本主義和經營者革命;福利國家建立。(4分)(每點2分,答出任意2點即可)(4)政治:結束文化大革命。外交:①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②1972年中美關系改善;③1972中日關系正;虎1979年中美建立外交關系。(只要答出其中任意1點即可)經濟:改革開放。思想: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思想解放。(6分)(答出任意3點即可)28.(1)思想:古希臘對人的重視(或古希臘文化充溢著人文主義精神)。政治:自由民主的政治氛圍。經濟:工商業發展為藝術創作提供了物質基礎。(6分)(2)變化:從材料二的無視人體美到材料三的贊美人體之美。(2分)原因:1 4世紀以來,資本主義工商業在西歐出現、發展;新興資產階級追求財富與人生享樂,要求打破天主教會的精神束縛;古希臘、羅馬文化的影響。(4分)山東省濟寧市汶上一中2015-2016學年高二10月月考 歷史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330544.html

相關閱讀:高二歷史物理學的重大進展測試卷(有答案)
上學期高二寒假歷史試題精編
2018學年高二上學期歷史寒假試題
浙江省溫州2012年高二歷史下冊階段性測試題(帶答案)
湖南師大附中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